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易混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
——以“尊重”“尊敬”为例

2020-06-09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偏误尊重用法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词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以其数量丰富、意义多样和使用灵活的特点,成为语言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赵金铭指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外国学生识词、辩词、选词、用词的能力,而锻炼学生的辩词能力是其中的重要任务。”[1]该说法主要针对的问题便是汉语中存在的大量同义词。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汉语中的某些同义词对于留学生来说并不存在歧义问题,由此张博先生就此问题作出明确说明,认为面对母语非汉语的学生,应立足于中介语立场、着眼于目的语理解和使用中的词语混淆现象,用“易混淆词”与汉语本体的同义词做一区分[2]。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十分重视“易混词”的辨析,依照“常用”和“考虑留学生学习汉语难点”两大易混词选收原则,文章参照新旧《汉语水平等级考试词汇与汉字大纲》,选取了旧大纲中的乙级词、新大纲中的4 级词“尊重”及与之难区分的5 级词“尊敬”两个词语,以北语BCC 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首先分析二者的本体用法,其次筛选出有关此二者的偏误案例进行分析归类,最后总结出偏误原因并给出相应教学对策。

一、“尊重”和“尊敬”本体分析

若要使知识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呈现得清晰明确,就必须对其在汉语本体中的用法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总结,以便于教师针对具体教学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设置恰当的教学环节等。针对“尊重”与“尊敬”在汉语本体中的用法,文章主要参照了两者在北语BCC 语料库中的收录情况,拟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句法方面

1.充当句子成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有关两词的解释表明“尊重”和“尊敬”都兼有动词和形容词词性,属于形动式兼类词。两种词性作为谓词所拥有的相同语法特征便是可以充当谓语,如:

(1)这不是尊重他,而是尊重“那人”。(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2)一个作家我们去“尊敬”他,实在不如去“怜悯”他为恰当。(沈从文/我的人生哲学)

(3)走江湖的人都是互相尊重。(林语堂/朱门)

通过分析语料发现,关于两词用作谓语的情况多如(1)和(2),也就是后面直接带宾语成分;前加状语修饰构成“互相+尊重/尊敬”共同做谓语中心的情况也常出现如(3);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状语共同作谓语中心的结构如“受人/令人/值得+尊重/尊敬”。

二者还可以作定语,如:

(4)真是叫我无法面对各位尊敬的上人。(杨志军/藏獒1)

(5)熟人老友总是以尊重的口气和他说话。(陈忠实/绿地)

虽词典中只注明两词有两种词性,但在一些语境中二者还可以作名词使用,用来充当句子的宾语[3],如:

(6)还因为这是对成年人人格的尊重。(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7)他也能把已经做过的工作,向你请示作法,来表示对上级的尊重。(魏巍/东方)

(8)即使对自己的女儿,他也给予平等的尊重。(张洁/沉重的翅膀)

用作宾语时,除例(5)(6)直接修饰陈述对象外,还可像例(8)在尊重/尊敬的前面加上一定的修饰语共同作宾语,该类修饰语还可以是“平等的/更大的/同样的/适当的/普遍的/双倍的……”等,有很大灵活性,具体依语境而定。

除此之外,两个词还均可充当状语。

(9)贺子磊却上前尊敬地叫了声:“大爷,晒太阳啦!”(刘玉民/骚动之秋)

(10)万良尊重地看着他缓缓走过,不打算打扰他。(毕淑敏/看家护院)

(11)金三锤倒立刻亲热而尊敬地拉过来一个凳子,说……(路遥/平凡的世界)

这一用法相较于以上两种用法来说比较少见,通过对“尊重地”和“尊敬地”两个单位进行检索发现,得出的结果分别只有7 条和87 条。且语料表明,两词在做状语时,需要在末尾加上结构助词“地”。

2.句法搭配。经分析语料库和查阅《现代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等资料发现二者在句法搭配方面常有以下几种情况[4]:

(1)尊重/尊敬+代词

该种搭配是在上文所提及的做谓语直接带名词性宾语的句法结构基础上,将名词换作代词,如:

①一个人应当知道自重,同时还应当知道尊重别人。(沈从文/老实人)

②我得对得起她,关心和尊重她。(王小波/东宫·西宫)

(2)尊重/尊敬+了着过

③“这样叫,对首长太不尊敬了吧?”(魏巍/东方)

④我从来没有这么舒心过,从来没有这么被人尊重过。(毕淑敏/女人之约)

⑤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互相尊重着对方。

此种结构所要表达的语义主要视结构助词代表的语法义而定,如例(4),“过”用作动态助词置于动词后时,表示曾经有过类似动作,加上否定词后便表示以前都没有受到别人的尊重。例(5)的“着”则更侧重一种“尊重”这种状态正在进行或持续。

(3)程度副词+尊重/尊敬

一般情况下,只有为数不多的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才能够受程度副词修饰,因此该种搭配形式往往更强调一种心理状态,表示尊重或尊敬的感情是打心底里发出来的,如:

⑥季尚铭对童霜威始终十分尊重、十分吹捧。(王火/战争和人)

⑦他俩也是班上学习最好的,又都爱好文学,互相都很尊重。(路遥/人生)

类似的程度副词还可以是这么、非常、特别、无限、愈加、极其等。

(4)否定副词+尊重/尊敬

无论是动词还是形容词,都可以受否定副词修饰与限定,如:

⑧他倒并不是不尊重先生,只是天性如此。(毕淑敏/最后一支西地兰)

⑨你这是不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

⑩当着小学校长,挺好的一个美差,人民教师,谁不尊敬?(莫言/生死疲劳)

关于两者的搭配情况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尊重”可带动/时量词,而“尊敬”却不适用,如:

当“尊重”后接动量词时要在尊重与动量词之间插入其他的成分,可以是例子中的动态助词,也可以是人称代词,如:

(二)语义功能差异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对“尊重”的解释有以下几条:“1.动,尊敬;敬重。2.重视并严肃对待。3.形,庄重(指行为)。”对于“尊敬”的解释为:“1.动,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2.形,可尊敬的”。[5]由词典对两个词的解释可见,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表示一种重视、恭敬的情感与态度,语义上存在很大的交叉性,在一些语境中可以替换,这也正是二者容易混淆的原因。因此本文将对两个词语的差异进行重点分析。

1.语义范围不同。可以看出,“尊重”释义的第一条中已包含尊敬,因此其在语义整体范围上要大于“尊敬”,在一些语境中两者只能各司其职,不可替换。

两者都可用于修饰人,其中“尊敬”只能修饰人,试比较分析以下举例:

(1)虽然没有不尊重太太的主张的意思。(老舍/牛天赐传)

虽然没有不尊敬太太的主张的意思。

(2)“就是,要尊重妇女。”(王朔/顽主)

“就是,要尊敬妇女。”

例(1)中,修饰的对象是主张,这时应该用“尊重”,换作“尊敬”显然不正确。但同在修饰人的状态下,“尊敬”依旧有范围限定,如例(2)中对象虽是妇女,但同样不可用尊敬。如上所述可知“尊敬”主要用来修饰长辈或地位、级别比自己高的人,而“尊重”除此以外还可修饰比较抽象的事物,如权力、信仰、科学、风俗习惯等;某类人群如妇女、少数民族等。

经分析总结我们认为此两者的语义范围差异主要体现在所修饰的宾语范围上。

2.语义程度轻重。“尊重”和“尊敬”所体现的敬意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即“尊敬”要重于“尊重”。

(1)祖父是一家之主,尤其要尊敬……(冰心/冰心全集第七卷)

(2)用一种尊敬、和缓的声音叫道:“童秘书长,您好!”(王火/战争和人)

试体会以上两例,“尊敬”表示出了在当时语境下人们发出的一种由衷的情感,心中的敬佩之情十分浓厚,此时用“尊重”一词来替换并非不可,但是语义的程度与所要表达的情感明显没有原句强烈。

(三)语用分析

语用分析侧重语言符号与它的使用者、使用环境之间关系的分析[6]。“尊重”与“尊敬”在语用上最大的不同便是两者的语体色彩。其中,“尊敬”常用在演讲、书信等开头,较为正式,带有书面语的色彩,而“尊重”则没有这一用法,如:

(1)他跑去对会计师说:“尊敬的会计师同志。”(左琴科/也有这样的事)

(2)尊敬的伯父、伯母:您们好!我是您们的侄女梁阿宁……(毕淑敏/紫花布幔)

以上两例中的“尊敬”均不可以换作“尊重”。

二、“尊重”和“尊敬”偏误类型分析

通过本文分析我们发现,“尊重”和“尊敬”两者的用法虽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存在的细微差别无疑会给留学生学习造成很大困难。在《汉语水平等级考试词汇大纲》中,二者分别为4 和5 级词汇,属于中等偏难水平,由此更可见其掌握的难度和必要性。

我们在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分别对“尊重”和“尊敬”两个词进行检索,经筛选用法正确、重复、无效语料后得到有关“尊重”和“尊敬”有效偏误案例数量及具体偏误类型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1 偏误总体情况统计

表2-2 具体偏误类型情况统计

结合汉语本体总体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由于“尊重”一词在做句法成分和某些固定搭配中的语境适用度较高,且没有语体方面的专有用法,因而该词的偏误数量要远少于“尊敬”,这也是几乎所有偏误类型都成为只偏向于“尊敬”的单向偏误的原因。

参照错序、误加、遗漏和误代几大主要偏误类型,本文将对已有类型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以便于为后文分析原因提供更有利的参考。

(一)两词互为混用

该类偏误数最多,共有69 例,占总体语料的一半以上。语料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语料库中直接将误用的一方标注为CC(错词),并在错词标注前附上正确答案,让我们直观看出是二者发生混淆;另外一种则是语料库并没有在两个词上做偏误标记,需要我们通读全句,判断两者在整个语境中的用法是否正确。归纳分类后发现产生此类偏误是由于留学生对汉语同义词区分不清,具体体现在搭配对象、意义轻重和色彩义中的语体色彩方面。

1.搭配对象。搭配对象不同是同义词辨析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般体现为其中一个修饰搭配意义较具体或所指范围较小,而另一个修饰搭配意义较抽象或所指范围较大的词。在“尊重”和“尊敬”混用偏误中,搭配对象不当是最典型的情况,共占36例,其中尊敬35 例,尊重只有1 例,属于明显的单向偏误。如:

(1)丈夫因为尊重{CC 尊敬}妻子的要求,才帮{CD 了}她自杀。

(2)第三,双方应该尊敬对方的文化,不应该把自己的文化当成第一。

(3)以往,我们年轻人只是尊敬长辈{CC 晚辈}罢了。

(4)从那儿,也学习了什么叫做“[BC‘]尊重{CC 尊敬}女性”[BC’],所谓女性,也包括了家中的妈妈和姐姐。

前文已分析过“尊重”比“尊敬”的搭配对象范围更加广泛,除了单个人还可以是特定人群及一些抽象事物。因此留学生运用“尊重”要更加自如一些,导致许多该用“尊敬”的地方都用作了“尊重”。例(1)(2)的“要求”和“文化”属于抽象性事物,应该用“尊重”;例(3)是对象的等级正好相反,但这其中不排除学生错写的可能;例(4)同样应使用“尊重”来修饰某类人群。

2.意义轻重。意义轻重即[+/-程度重]。该类偏误也属于单向偏误,只有“尊敬”的17 例。学生常把“尊重”用成程度较重的“尊敬”,导致句子的语义偏重,如:

(5)我想安乐死是一种尊重{CC 尊敬}病人的表现。

(6)我们俩虽然是通过亲戚介绍后结婚的,但是我们一开始就尊重{CC 尊敬}对方{CC 各方}。

(7)……无论有没有权利、钱、名誉,都得受到别人的尊敬……

通过感受语义可知,句中无论是病人还是男女之间的关系都没有达到“尊敬”的程度,例(3)结合语境意为平等社会中人人都应被尊重,而尊敬语义过重。

3.语体色彩对应错误。“尊敬”在感情色彩上有独特的一面,也就是在语用方面,常被用于正式场合,如书信、演讲等的开头,而“尊重”不具备这一用法。留学生常忽视该点,把“尊敬”误用为“尊重”,写出的句子虽在语法上没有问题,但却违背了汉语的表达习惯。

(8)尊敬{CC 尊重}的爸爸与妈妈[BQ:]{CD曾}来到北京{CD 来到中国}留学快要满两年了。

(9)尊重的李文先生,您好!

以上两例便是该类情形,此种语境下就只能用“尊敬”一种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强调这一点,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与其他词语错用

留学生在使用两个词时,除了二者互相混用外,还会与其他词语发生错用。在提取的25 个偏误案例中,这类词语包括意义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同素词语,如孝敬、尊严、敬爱、重视、恭敬、敬意和敬重等;还有意义相差较远的一些词,如遵守、爱惜、礼貌、可爱等。

(10)我期望长大以后好好报答他们以及孝敬{CC 尊敬}他们……

(11)如果尊重{CC 遵守}遗言的话,那就算是违反法律。

(12)……也要尊重{CC 恭敬}他们[C]的经[C]验。

(13)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尊敬{CC 可爱}的人是谁,那么我可以说:那是我的父亲。

例(9)错在没有结合自己给出的具体语境选择词语,“尊敬”之情并不非要长大以后才要产生;例(10)则是没有区分好“尊重”和“遵守”,后者主要接时间、规则或纪律,而且“遵守遗言”违反法律也不符合实际;例(11)中没有抓住“恭敬”与二者最大的不同是不能带宾语这一点,作为易混词之一,教师讲解时可将其进行一同区分。关于(12)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大概是学生汉语水平有限,故意规避未掌握的词语,而又对掌握不牢的词语进行过度泛化造成的。

(三)其他

此外还有一些偏误类型如成分缺失、赘余、汉字错写及词语前后修饰成分错误等,数量较少,只有18例,如:

(14)以后我也变成了尊敬{CC 尊人}年纪大的{CJ-zxy 人}{CQ 的}年轻人。

(15)我还要主张安乐死这个问题不用提{CQ到}社会上讨论[BQ,]每个人的生命{CC2 命}该{CQ 受到}尊重。

(16)对后辈来说,他们先要对前辈表示尊敬{CJ+by 的态度}。

(17)尊敬的公司[BQ:]您好,我看了你们的公司告示,就写信了。

例(14)是典型的书写偏误,可以看出学生清楚自己要表达的语义,也知道用以修饰年长之人,但却将尊敬错写为“尊人”这一汉语中本不存在的结构;(15)这类偏误较为典型,语料库给出了CQ(缺词)的标注,表示“尊重”前往往要有“受到、值得”等成分的修饰;例(16)是“的态度”成分赘余,“表示尊敬”就已表述完整;例(17)代表“尊敬”后修饰对象形式错误,相同案例还有尊敬直接接人名、“尊敬”后成分的音节数量错误如“尊敬的爸”等。

三、产生偏误的原因

偏误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刘珣将偏误来源概括为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等五个主要方面[7]。但单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容易陷入公式化,尤其是母语负迁移。由于大家对英语了解较多,因此更容易分析母语为英语的学生的偏误成因,针对那些母语是冷门语言的学生,我们很少能展开深入中肯的分析论证。因此分析偏误原因时,需要在围绕几大主要原因的基础上立足于具体案例,才能更精准定位,发现偏误原因并给出相应对策。

(一)词语自身属性的影响

汉语词汇用法的复杂程度是影响学习难度的重要因素。

1.词性和词义的交叉性。汉语中存在很多不同类型的易混词,包括异素双音节易混词如建议和意见、解释和说明、聪明和伶俐等,以及一些同素易混词,有单双音节易混淆词如看和看见、帮和帮忙等,还有共素逆序词语如产生和生产、合适和适合、来往和往来等,另外还有一些没有明确标志的如成长和生长、帮助和帮忙、尊重和尊敬等。这些词之所以容易混淆,最根本的是因为它们在词义(理性义和色彩义)或是词性上有很大的交叉性。随着留学生词汇量的不断增加,习得的词语越来越多,加上学习者能力水平有限或教师没有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对词语及时进行复现等诸多因素,学生更加容易在搭配对象或语义程度等方面区分不清,将其中一词误用为另外一个。

2.用法不规则性。现代汉语语法的一大特征是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同一种词性的词语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这一特征较英语来说给学生增加了学习难度。“尊重”和“尊敬”都兼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可以作谓语和定语,但两者又有一定的特殊之处,词典中只表明其具有两种词性,但是在应用过程当中,二者分别可以作名词使用从而充当句子的宾语,又可以加动态助词“地”作状语,这便充分显示了汉语的不规则性;在重叠问题上,按规则来讲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 式,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BB 式,但“你能不能尊重尊重我?”一句说得通,换成“尊敬尊敬”却违背表达规律;两词一般不构成AABB 式重叠,但与两词相近的“恭敬”一词却又常作“恭恭敬敬”使用。汉语是重视语用的语言,许多情况下不只要求句法结构的正确性,更要符合其特有的语用习惯,两词在语义用法相似情况下,书面语体中只能用“尊敬”而不用“尊重”,这也是其不规则性的体现。由此可见,词语用法的不规则性着实为留学生学习汉语增加了许多困难。

(二)目的语泛化

学习者在达到中高级水平时,往往已经有一定的词汇量基础,这个阶段的学习者在习得新的语言点时,会习惯以类推的方式将其套用在其他的语言点上,从而造成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8]。这既是对新语言点用法的不确定而产生的规避心理,也是没有牢固掌握旧知识点的体现。如:“年轻人应该尊重{CC 尊敬}长辈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学习者在习得两个词语后将含有看重、重视的语义过度泛化,加上对语言点使用规则掌握不透彻,忽略了抽象的事物只有“尊重”才能修饰这一语法点,造成两词错用;另外一点体现便是学生会依照自己的理解生造出像“尊佩、尊爱”等这样的词语来。

此外,对于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尊重”和“尊敬”在英语中是用同一个单词“respect”来表示的,本身不存在用法上的混淆,此种程度的母语负迁移促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中这两个词时会带有一种疑惑心理,面对具体语境时也会区分不清到底应该使用哪一个,这也是造成目的语泛化的一大原因。

(三)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80 年代由托马斯提出的,目前国内的一些研究者也把语用方面的规律性错误叫做语用偏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可体现为结构语用方面的偏误和交际语用方面的偏误。在上文所统计的偏误类型中,其中语体色彩的偏误就属于语用方面。出现偏误的原因除了有对“尊重”和“尊敬”的基本用法区分不清外,更是由于留学生不了解目的语社会的文化习惯或交际原则和规律,促使说话方式和内容不得体,不符合目的语社会的使用习惯而产生的交际语用方面的失误[9]。具体则体现在学习者对汉语某些语用规则掌握得并不到位,在使用时会过度泛化,产生一些错误的言语行为,只意识到“尊重”和“尊敬”的相似性却忽视了“尊敬”在中国语用上的独特用法。类似例子还包括(上课时学生临时请假,老师同意后)老师,我告辞了。这里留学生只知道“告辞”用于告别,却忽视在汉语里其主要指向主人告别的语用限制。此外,母语负迁移、不清楚中国社会的礼貌原则等都是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

四、教学对策

(一)分开教学,避免干扰

“易混词”是我们在对教学内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在教授语言点时,教师感受相关语言点的神经极其敏感,因此很容易急于将所有相关知识点一并灌输给学生。但是对于“易混词”这样形式和意义都存在相似性的词语,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越高,学生越容易利用已有的认知展开联想,造成目的语的泛化从而形成偏误。针对该情况,方绪军认为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减弱词语之间的相似性,才能避免在词语识别和使用时因不适当的联想而引起混淆[10]。也就是说,如果过分重视或急于进行相似词语的辨析也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语言点的教学要尽量分散开来,如课文中出现了“尊重”一词,教师首先要遵循“因文释义”的原则,对该词在课文中出现的意义及用法作详细的讲解,随后延伸至全部用法。经过相应的复现周期后,再进行“尊敬”的知识点教学,给予学生消化理解语言点的时间,待学生对两者用法都熟悉后再开始词语的辨析工作。而此时需要教师对专业知识有更高的掌握程度,也就更突出知识点在汉语本体中教学的重要性。

(二)语境教学,精讲多练

词语教学是定义知识和语境知识的结合体,学习一个词也是个掌握基本知识和语境知识的连续过程。在易混词辨析阶段,可有效利用语境教学的优势,展开有针对性的辨别练习。主要形式包括辨别词性与选词填空。前者主要考查对一组句子中同一词的不同词性和用法进行辨析和分类[11],如“尊敬”:

1.孩子应该以自己的父母为尊敬的老师,请教他们。(形容词)

2.年轻人应该尊敬长辈。(动词)

后者学生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和句法功能选择最合适的词语,这种练习的重点像易混词这样十分相似的词语。教师可通过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捕捉其认知误区,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如:

尊重 尊敬

1.双方应该()对方的文化,不应该把自己的文化当成第一。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的权利。

3.()的王老师:我是您的学生李华……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语境同现法,也就是将相似的词语设置在同一语境中,让学生进行选填或判断对错等,如:

1.他无比()他的父亲,这么多年来,()着父亲的思想、生活习惯和给自己提的宝贵意见。

2.只有尊敬别人的想法,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第一种是在同一语境中让学生填写正确的词,搭配对象的不同可以直观展示给学生;第二种是判断对错,重在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该方法也很锻炼教师设置语境的能力,一个恰当准确的语境可以提高词语的复现率,从而涵盖尽可能多的用法,以达到更好地辅助教学的目的。

(三)重视交际语用教学

汉语作为“语用优先”的语言,拥有着其他语言不具有的鲜明色彩和独特魅力。通过偏误分析我们发现:在一些情况下,学生尽管能够正确掌握词语的用法,造出句法结构正确无误的句子,但却因该词在汉语中有其独特规则而不符合留学生造句的语境。这些规则的形成与汉语独特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包括汉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价值观等,体现在中国人的文化习俗、礼貌原则、面子心理、人情世故、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因此交际语用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讲解“尊重”和“尊敬”二词时,应着重抓住两者间相异语素“重”和“敬”,重视文化对比。我们知道在英文中书信的开头常用“Dear XXX”,正式场合演讲等习惯用“(问候语)+everybody,it’s my honor to……”,与中国固有的“尊敬的XXX”表达方式不同,此时教师便要强调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将礼仪奉为人与人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而礼的核心思想就是“勿不敬”,以礼来处理人际关系时则要“尊人抑己”,时刻保持对人的“敬”意。了解了这一点,相信学生在运用“尊敬”“尊重”时会减少许多偏误。同时还要注意,汉语中很多词都带有鲜明的语体色彩。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等级越高的词语语体区分度越明显,说明对外汉语教学还要重视语体教学,培养留学生能够根据不同交际场合、对象和话题内容选择具有特定语体功能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材料的能力[12]。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尊重”和“尊敬”及其他存在明显语体色彩区别的词语,设定具体交际场合,让学生进行口语和书面语的转换练习,以避免在书面写作上的偏误。

五、结语

汉语中的易混淆词语始终是留学生难以攻克的语言点,而对具体某类或某几个词语的研究更是数量有限,因此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要更加细化,尽可能将注意力下移至每一个具体的语言点上。教师若有广泛的词汇学知识,具体知晓每一个词语的重难点及影响学习难度的要素,便可以有效安排词汇教学活动,减少习得偏误的产生。

猜你喜欢

偏误尊重用法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作”与“做”的用法
特殊用法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ü”偏误调查与“v”替代的拼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