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0-06-09王越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8期
关键词:护患差错输液

王越凤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0 引言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给药方式,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入病人血液循环中,达到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静脉输液治疗是将药物直接注射进人体血液中,无任何缓解过程,在此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不良事件;同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极易出现穿刺困难、输液渗透等护理差错事件,引起病人的不满,不利于医院良好形象的树立[1]。同时由于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多为老年慢性病和小儿感冒发热者,由于这两类人群体质的特殊性,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护理难度更高,也更容易出现一些不良事件。因此,为了提升静脉输液护理的水平,我院对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1 月行静脉输液的10 例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和个性化输液护理,试分析后者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1 月我院行静脉输液的10例病人(多为老年慢性病以及小儿感冒发热)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将病人分为实验组(n=5)和参照组(n=5)。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选择个性化输液护理。参照组中男3 例,女2 例;年龄3~71 岁,平均(35.1±2.6)岁。实验组中男2 例,女3 例;年龄4~70 岁,平均(36.2±2.4)岁。所有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对比无显著差别(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告知后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相关文件,经我院相关医学部门准许。

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肝肾器官严重受损者;精神意识不清晰,无法正常交流者;哺乳或妊娠期妇女。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消毒、压脉等操作,同时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输液相关知识、注意事项,指导其正确按压。

1.2.2 实验组

实验组病人选择个性化输液护理,具体包括:(1)环境护理:首先需营造一个良好的形象,使病人易于接受,医护人员穿戴服装需干净整洁,无血迹和破损,避免对病人造成心理刺激,产生恐惧感。在交流的过程中,语气要和蔼可亲,热情主动,输液穿刺过程中行为轻柔,避免给病人造成额外的疼痛感,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2]。由于老年和幼儿体质较弱,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温度适宜,适当的通风散热,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室内噪音,做好清洁工作,为病人营造一个干净温馨的环境。(2)穿刺护理:选择病人较为明显且富有弹性的静脉作为穿刺点,不得在关节、韧带以及有静脉瓣的血管周围穿刺;若患者血管不够充盈,可先扎止血带1 min,随后解开,手臂下垂30 s 后再扎止血带,可使病人血管快速充盈,有助于穿刺成功[3]。对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3)选择合适的输液方式:若病人是单剂量或短期给药治疗,可选择留置针输液方式;若病人输入液体为高营养、高刺激性的药物,或需要长期给药治疗,则可以选择PICC、CVC 输液港等方式,减轻病人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4)细节护理:在病人输液前,护理人员需仔细核对病人信息并填写输液卡,输液时需对输液药物进行检查,确保药物质量无误、在使用期限内,并确认药物信息与病人的信息一致,以免出现用药错误[4]。同时医院需对护理人员的排班、交接进行规范管理,确保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能得到实时有效的护理服务;此外,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是影响输液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培养,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5)静脉炎预防护理: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使用生理盐水将导管中的残留药物融合注入,尽量减弱对血管的刺激,从而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同时当病人连续注入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在更换药物时需兑入生理盐水,避免不同药物间出现化学反应对病人的血管造成刺激。当病人输液结束后,护理人员需指导其揉捏肢体血管,促进血液回流;若已经发生静脉炎,则需对其进行评估分级,并按照相关处理规程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加以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病人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评估参考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最高分为100 分,85 分及以上为满意,60~84 分为比较满意,60 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 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病人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

实验组病人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分别为0%、0%,参照组病人分别为20.00%、20.00%,组间对比实验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对比[n(%)]

2.2 对比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较大(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静脉输液具有见效快、药效强的特点,并且能够快速补充病人机体所需的营养或血液,因此大部分病人会选择该方式进行治疗,但在临床中发现静脉输液时由于操作不当极易使病人出现感染、肿胀等不适反应,医源性事故增多。同时静脉输液也是护理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在该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风险,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实施的个性化输液护理通过营造良好的输液环境,关注病人输液时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情感疏导,可有效缓解或消除病人的消极情绪;在病人输液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输液护理方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疼痛护理等干预措施,使病人充分了解静脉输液的作用机制、治疗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加强对输液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升病人或家属的安全意识,并有助于提升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在护理过程中考虑到病人的疼痛感,给予细致、轻柔的护理,缓解病人的疼痛感;从护理人员穿着、医院环境方面为病人提供干净舒适的输液环境,降低病人的不适感,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5]。此外,医院注重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在静脉输液治疗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穿刺部位受感染的可能;仔细核对病人的基本信息以及用药信息,避免用药错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优化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在保障对病人的有效护理服务基础上,为护理人员提供合理的休息时间,以提升护理人员的精力和工作积极性。密切观察病人局部皮肤以及不适症状的发生,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有效减少了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6]。本文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促进病人身体的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对静脉输液病人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使病人在享受舒适护理的同时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护患差错输液
护患沟通:妇科护理工作中具体应用探讨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基于组织行为学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必要性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