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炎性因子、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

2020-06-09刘卫华

实用临床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卡韦肝功能纤维化

刘卫华

(郑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郑州 450000)

乙肝肝硬化是指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导致肝脏发生炎性反应,引发肝纤维化后逐渐发展为肝硬化[1]。临床上常将抗病毒保肝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以便减少肝脏炎性反应,降低肝纤维化。但大量的抗病毒药物会导致耐药性增强,无法有效治疗肝硬化[2-3]。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能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且具有较高的抗耐药性和安全性,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首选药物[4]。鉴于此,笔者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究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炎性因子、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7~69岁、平均(43.01±2.04)岁,病程1~10年、平均(4.57±0.87)年。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6~70岁、平均(43.15±2.10)岁,病程2~9年、平均(4.41±0.57)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谷胱甘肽片(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口服0.4 g·次-1,3 次·d-1;复方甘草酸苷片(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饭后口服2~3片,3次·d-1,疗程为12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恩替卡韦分散片(湖南千金协力药业有限公司)0.5 mg·次-1,1次·d-1,疗程为12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2组炎性因子、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

1)炎性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炎性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2)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酶(HA)、Ⅳ胶原(Ⅳ-C)、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等。

3)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东芝PBA-FX8)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肝功能指标,包括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炎性因子比较

2组治疗前TGF-β1、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1。

组别nTGF-β1 ρ/(μg·L-1)TNF-α ρ/(pg·mL-1)hs-CRP ρ/(ng·L-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0280.21±67.35189.28±44.19*332.01±80.57106.83±22.31*438.48±42.9265.38±12.84*研究组40276.22±64.53144.93±35.21*321.82±78.4282.42±22.28*424.51±40.7248.80±10.64*t0.2714.9640.5734.8961.4936.288P0.788<0.0010.568<0.0010.139<0.001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2.2 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HA、IV-C、LN、PC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各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2。

表22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组别nHAIV-C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0234.50±45.30157.83±35.37*116.42±12.4689.47±8.52*研究组40233.45±45.32102.18±32.35*115.09±12.4667.83±6.70*t0.1047.3430.47712.627P0.918<0.0010.634<0.001组别nLNPCⅢ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0225.68±84.62121.27±55.42*283.57±63.31153.82±45.81*研究组40226.01±84.5497.44±34.57*284.07±64.63121.83±34.57*t0.0172.3070.0353.525P0.9860.0240.972<0.001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2.3 肝功能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AST、AL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3。

组别nAST/(U·L-1)ALT/(U·L-1)TBil c/(μmol·L-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0131.73±25.5169.40±15.34*161.21±28.3675.59±13.63*96.14±21.1065.26±13.25*研究组40130.04±25.1347.62±14.56*158.74±30.2045.48±15.04*97.31±20.0140.22±18.31*t0.2996.5130.3779.3820.2557.007P0.766<0.0010.707<0.0010.800<0.001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3 讨论

乙肝肝硬化是由于乙肝病毒长期潜伏在肝脏细胞内反复复制病毒的核酸部分,不断刺激免疫系统,破坏肝脏细胞,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纤维因子,增强纤维母细胞合成胶原的作用,不断增生肝内纤维组织,从而产生肝硬化[5]。临床上常用核苷类似物、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但是干扰素的疗效不高且不良反应较多,而核苷类似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肝纤维化、抑制炎性因子,保护肝脏细胞,因此其常作为治疗乙肝肝硬化的首选药物[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因子、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说明药品恩替卡韦可以抑制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炎性因子,降低肝纤维化,改善患者肝功能。分析原因在于恩替卡韦是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高效的抗病毒性,且耐受性较好,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的活性,阻止基因逆转录负链的形成及其正链合成,从而选择性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少TGF-β1、TNF-α、hs-CRP等炎症因子,进而达到抗病毒的目的[7-8]。此外,恩替卡韦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细胞的平衡,保护肝脏细胞,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可以抑制乙肝肝硬化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降低肝脏组织纤维化,改善患者肝功能,保护肝脏。

猜你喜欢

卡韦肝功能纤维化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抗乙肝恩替卡韦 有“三绝”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