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文本的虚拟化呈现与审美嬗变

2020-06-08秦宗杰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0年4期
关键词:虚拟化审美

秦宗杰

摘要:在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生产领域中,以VR、AR等虚拟技术为代表的媒介“虚拟化”的生产与呈现技术, 正在改变传统新闻编辑部的工作流程。这种虚拟化的媒介技术潮流表征何种新闻生产趋势,这一趋势于受众、于媒体自身产生何种影响,成为本文着重考察的对象。研究发现:媒介的这种虚拟化形势代表着受众的一种从“二维式”审美向“三维式”的审美转变;“虚拟化”是媒体取悦受众的一种手段,它改变了受众感知新闻的方式,而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也会阻碍受众对事实的认知。

关键词:VR AR 新闻文本 虚拟化 审美

一、问题的提出

从15世纪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印刷机始,几百年间,人们的媒介表达技术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广播、电视、卫星电话、互联网等传播技术不断问世,这些新技术就像肾上腺激素一样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今天的媒介环境,已是一个各种媒介形式相互交叉、重叠、互动的场景。新闻信息生产所借助的媒介常见的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这是一个涵盖了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的媒介阵营,形成了一个“全”媒体的媒介场域,并且随着时间的演进,还会有新的媒体形式开发、利用、流行开来[1]。

今天的媒介场域中,以移动互联设备为硬件支撑,以VR技术为代表的虚拟媒介形式尤其引人注意,虽然关于何时为VR技术爆发的“元年”还时有争论,但是在新闻生产领域,这些虚拟媒介确确实实已经侵入了进来,并且在某些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获取了一些受众的青睐,还得到了资本的宠幸。

在新闻文本的制作中,一种虚拟化的倾向已经出现。即借助于新的媒介技术(包括但不限于VR),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事实的还原、建构和呈现。毫无疑问,从空间的意义上讲,这是一种三维新闻生产与呈现形式,与此对应的,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生产和表达形式,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是一种二维的逻辑模式。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新闻文本带给受众的是自主、深入、系统的阅读体验,受众的阅读过程从始至终是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的。通过这一过程,受众可以获得“纯粹”的阅读体验,这是二维空间式的阅读带给受众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但是在虚拟化的新闻文本中,受众获得的是一种“超真实”的三维空间式的体验,在图像感觉上,这种形式带给受众较逼真的感官刺激、感官体验与审美愉悦感,这是三维空间式新闻文本的特点。

今天的新闻文本虚拟化呈现、沉浸式体验在市场上获得青睐的现象的实质是什么?空间在人们的阅读体验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样一种新闻文本呈现方式的变化背后表征着什么?什么因素在驱动着这一内容形式的恣肆?这样的变化趋势对于新闻生产机构,对于受众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是本文所关切的。

二、二维到三维——新闻文本的空间转变

(一)空间

在古人的表述中,“空间”被称为“合”或“宇”。所谓“四方上下曰六合”,认为空间有六个向度,并且具有可逆性和对称性。中国古代哲学家从“道”“心”等角度出发,对空间的概念和特性作了独到的解释。在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空间理解为永恒的、无限的、虚空的区域,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方式;笛卡尔则从几何的角度审视空间,认为空间是物体的生存场所;黑格尔看到了空间的物质性,并且相信,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2]

人类生存在空间里,我们能感知到的空间恰好是三个维度。一维空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二维空间则是一个平面,即所谓的“线动成面”,三维空间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即“面动成体”,这个空间有长、宽、高。在这个空间里,能感受到天高地迥和宇宙之无穷,能体会到兴尽悲来和盈虚之有数,总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这个空间里发生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能感受到“空间”的概念。如果家中居住的人口过多,你就会发现居住空间的不足;如果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过多,你会发现交通空间的拥挤;如果个人时间被大量侵占,你会发现私人空间的不足......空间无刻不在。在此意义上,人是空间化的人,人的一切活动都带有空间的印迹,人对空间的感觉深刻影响着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感受和评价。

(二)作为文字(印刷)新闻的二维式审美

传统的新闻是作为文字的面貌与受众见面的,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受众产生的是对文字的审美观照。从文字诞生以来,受众的阅读习惯就是文字式的静态阅读,審美的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的是一种静观的、深入的、自主的、沉思性的思想活动,并由此形成对审美客体的主观认识。

传统审美过程的展开是需要审美主体充分利用自身的直觉、想象、联想、回忆、移情等手段,来达到对审美客体的审美体验,进而产生审美意象。这个过程是审美主体视觉与心灵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心灵的作用甚至会成为主要矛盾。试想,欣赏一幅抽象的艺术画作时,如果不作任何心灵思想活动的话,那么看到的、体察到的作品的艺术震撼和艺术价值将会大打折扣。所以,审美静观的对象具有表象化、感性化的特征,审美主体的主动性、意识的延展性和增殖性在审美中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3]。

在文字性新闻文本阅读中,就像斯图亚特·霍尔的研究所显示的那样,背景不同的受众会对新闻文本作出角度不同的解读。甚至阅历丰富的人可以对一篇新闻文本作出多种解读,常常这种解读往往是新闻生产者所没有料想到的。在鲁迅的小说中,有的人体会到旧中国社会环境的黑暗,有的人看到民众的愚昧,还有的人看到民众的淳朴与善良,甚至有的人能从中看到一些关于生活的哲学。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受众,或许也会有一千种新闻感知。

文字在新闻作品里的重要性,也影响了新闻生产机构里文字工作者的地位。以传统报社为例,通常称作编辑的就是指文字编辑,而不是指视频编辑或者时下火热的新媒体编辑。整个报社机构的新闻生产逻辑是文字性的,以文字为起点,以文字为归宿。

所以,以文字为主要构成的新闻文本里,受众是在二维空间里展开阅读、思考、联想与欣赏的。这是一种二维式的审美,其优点和不足都很明显,它虽然能带来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却又需要受众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想象力;它虽然能带领受众进入深度思考,却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尤其在今天受众注意力被严重分割的情境下更难实现。这些特性都使得二维式的审美在今天成为一种“奢侈”。

(三)作为虚拟新闻的三维式审美

虚拟新闻,即新闻的虚拟化呈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一种沉浸式媒介体验,它复制的世界可能来自现实环境也可能来自想象空间,用户与虚拟现实世界的互动方式是身临其境,这种新闻形式逐渐开始受到业界追捧,并且学界對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全面、深入[4]。虚拟现实新闻带给人的感觉是刺激的、新鲜的、梦幻的。在许多报道里,它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事件发生的“原景”,给人以逼真的审美体验。

虚拟新闻的诞生基于技术的基础之上,同时诞生在传统媒体谋求转型之际,所以从登场初始就获得了拥抱。欧美的一些主流媒体,包括《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德国《世界报》、瑞士《观察报》、瑞典《每日新闻报》、德法公共电视台、英国《卫报》、天空电视台、欧洲新闻电视台、ABC、BBC等,都在试水虚拟新闻[5]。最令人难忘的即是纽约时报关于《雪崩》主题的系列虚拟新闻产品。2012年12月,《纽约时报》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雪崩》(Snowfall)的关于美国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脉雪崩事件的专题报道。《雪崩》完美融合了新闻报道与多媒体交互技术,用图片、文字、视频和3D模拟动画等技术再现了这一自然事件的演进过程,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且事后调查发现了纽约时报的用户得到增加[6]。

后现代表达的一个主要主题就是视觉形象及其再现。它把人们的阅读习惯从传统的单纯依靠文字符号里解放出来,通过借助新的媒介技术帮助人们生产与拓展意义空间。文字和图像是再现世界的两种基本途径,虚拟时代之前,人们使用文字符号表征现实,在虚拟时代,人们依靠电子化程序来再现世界[7]。人与文字之间的关系被人与虚拟现实之间的关系所侵蚀、取代。

在虚拟新闻里,形式的新颖刺激了感官的兴奋,在一定时期内带给人一种“空虚的”愉悦感。人们所观看到的好像不是现实而是现实的“仿像”,形成了一种可以被称之为“虚拟美学”的镜像。相较于传统的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审视、联想与思考,虚拟美学关注的是人的身体的电子化程序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各个感官被“充分”激活起来了,嗅觉、触觉、听觉、视觉都被被动地调动起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新闻作品带来的虚拟体验。如前文提到的《雪崩》,在作品体验过程中,受众可以感受到雪崩发生时的“天崩地陷”与“天地为之震撼”的惊心动魄。自然地,依靠传统的新闻文本,受众几乎不可能有如此般的审美体验。“一切快感都有固有的和积极的价值”,“确实快感是美感的要素”,学者本雅明作出的这种概括恰恰反映了传统审美向现代审美的变化[8]。虚拟新闻中,受众获得的是三维的审美体验,并且会产生快感、刺激、肤浅的感觉,看完过后产生空虚无聊之感。对于虚拟新闻带来的结果,后文还将讨论。

从审美的视角出发看,虚拟新闻的出现和当下的“燎原”之势,与此相比,文字性新闻文本相对的弱势关怀,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一种从二维式向三维式的审美情趣的转向。在技术决定论者、技术“善”论者和经济基础决定论者看来,这种转向恰恰契合了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并且在乐观主义者那里,虚拟新闻愉悦了人们的审美体验,让人们在快乐中完成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和消费。

三、转变引起的思考

(一)被动改变,还是主动选择?

如前所述,观察多家新闻媒体机构试水虚拟新闻文本,受众对其是倾向于接受而不是排斥。那么受众对这一形式的接受属于自主的选择、认同还是被动地刺激、强加?在面对这一新形式的选择,受众是否是自由的、自觉的?

在人的选择和发展中,理性主义者普遍拥护人的自主意识。人的自主意识是人自主决定自身生命活动的意识。由于人的活动并非是纯粹的不受他人影响的自然活动, 而是在人和人之间形成的社会网络、社会关系下的社会活动,受一定社会交往规则的制约。因而, 在一定的社会交往形式中,个人为了实现自主活动就会产生现存实践的意识, 即自主意识[9]。在人的自主意识中,实现自主活动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即人的自主意识是建立在人的实际活动对人提出的需求之上的,先有需要,再有自主意识。

人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拥有生存手段。在现代社会中,获取信息能力是生存手段的重要部分之一。人需要对他所处的周遭世界作出复合真实情况且有利于自身的判断,才能在社会中生存、立足和发展。比起传统的报纸和电视等媒介手段,虚拟新闻文本具有沉浸性、交互性等特征,更强调现场感和时空穿越感[10]。这就是说,虚拟新闻文本的本质属性、价值依归是刺激受众、黏引受众、娱乐受众,而不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提供关于受众确实需要的应知和欲知的新闻。

虚拟新闻文本的作用是取悦受众,在人的注意力被严重分割的当今社会,让受众在众多的信息文本当中被迅速吸引和长时驻足在三维的社会现象重构的电子图景中,这是虚拟新闻文本的现实任务。

从新闻信息论的角度出发,虚拟新闻文本给受众提供的有效信息不足,甚至妨碍(如果把大量时间沉浸在虚拟新闻文本中)了受众对于有效信息的寻找和利用。

受众对这一新形式新闻文本的欢迎,只能说是处于好奇与娱乐的心态,沉浸过程中,受众得到了精神上的快慰。在这一方面,虚拟新闻算得上对人有所帮助。但是对于受众接受更及时、更重要的信息时,虚拟新闻文本起到的是阻碍作用。如果新闻媒体机构以虚拟化文本制作为主要产品形态,那么就是粗暴地改变了新闻作为信息的功能,强制地改变了受众的阅读趣味。受众在获取关于自身有用的信息时,遭到了粗暴地、无理地忽视。

(二)现实空间,还是虚拟空间?

空间的体验决定着人的生存体验。人生活在现实空间,其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认识都既是以现实空间为起点,也是以其为终点的;如果将人置于一个虚拟的空间,那个空间没有劳动、没有生产、没有同伴、也没有社会关系,那么人将不为人,而成了虚拟空间的没有感情的木头人,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现实空间才是人的终极生存空间和价值空间。

毫无疑问,作为新闻文本,不论是传统的文字性的样态,还是虚拟性的样态,其故事题材都来自于新闻事件。所以,新闻描画的是现实空间,即使是作为虚拟形态的新闻文本,其制作蓝本还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其原型是现实空间。

但是在虚拟新闻文本中,其所“拟化”与呈现出来的事物只是现实的“仿像”。学者指出,在艺术创作中,意象是追求意义的表意符号,而“仿像”则是一种贬低意义的符号模式[11]。虚拟的世界是一个依靠计算机的编码世界,呈现出来的事物是缺乏自然界事物的那种灵动。在感知的过程中,人的审美感知是僵化的、仪式化的。而且,人对虚拟出来的“仿像”的感知是是不自由的,不是人经过自己大脑的联想刻画出来的。

戈夫曼曾经讨论过人们在前台和后台的表演中“角色切换”的问题。他认为,在表演中,前台和后台的切换需要给演员留够适当的时间,以使得演员自如地从一种表演行为转化到另一种行为当中[12]。从此处可以联想到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当中发生的角色转换不充分而发生的令人痛心的事实:少年错杀同学,觉得对方应该身穿有“黄金铠甲”;玩家从数层高楼跃下,认为其有轻功……当虚拟新闻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甚至成为人们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那么频繁地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发生角色转换,则会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感知被重新定义。

在虚拟技术被应用于新闻生产领域时,是作为一种吸引受众的有效手段来使用的。但是,在广阔范围的应用中,这样的一种新媒介技术应用对人的影响却不像其他媒介技术那样“轻微”,它将要改变人的空间感知方式,而这方面是和人类生存方式息息相关的。

(三)技术加持,还是技术挟持?

虚拟新闻文本的最大特点就是“使人沉浸”,遨游在由程序化数字提供的虚拟空间里,人们“体验”着新闻事件、“消费”着新闻事件。传播过程原理(“香农—韦弗”定律)揭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噪音”的干扰,所以,随着传播过程的延长,信息的质量就会有所失真,信息的数量也会打了折扣。

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式新闻文本是记者头脑中建构的新闻事件的文字化表达。在此意义上,新闻事件从文字到读者眼前经过了记者一次的加工和建构。在虚拟新闻文本中,程序化的情景建构不是直接来自于新闻事件,而是来源于记者已经建构完成的文本。即在虛拟新闻文本中,新闻事件到读者受众的眼前经历了两次建构的过程。所以,在虚拟新闻文本中,新闻事件的原始意义无可避免地被大大“贬值”与“阉割”了。

新闻生产机构是人们生活信息的最重要提供者。在新闻报道领域,新闻机构是虚拟技术使用的普遍群体。我们都知道,技术的每一次迭代都会引起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媒体对虚拟新闻技术的采用无疑是增强了媒体的生存适应能力,使得媒体在受众注意力有限的今天,占得先机。但是如果对技术不限制地滥用,就会使媒体产生极强的技术依赖性,以文字为核心逻辑的生产新闻生产方式就会转向以虚拟技术为核心逻辑的生产方式。一如学界所讨论的那样,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提供。做技术不是媒体的强项,如果媒体转化为以虚拟技术为核心逻辑的机构,那么媒体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媒体是否还是一个文化属性为主的机构值得存疑。

结语

从欣赏文字到沉浸虚拟的新闻体验转变,实则是人们的审美发生了转向,一种从二维审美向三维审美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向除了带给受众一些娱乐与快感之外,更多的带来的是阻碍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接近。那么虚拟新闻文本的诞生有何价值以及它的归宿在哪里?我的建议是,对于一些受众不太了解的行业中的新闻事件,可以虚拟化以使得人们可以体验得更直观,这种情况下,虚拟新闻文本扮演的是一种科普的角色。对其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归宿。

注释:

[1]郜书锴.全媒体: 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 37-42.

[2]伍乐平,张晓萍.国内外“文化空间”研究的多维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3):7-12.

[3][英]鲍山葵著,周煦良译.美学三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4 ~ 5.

[4]杨慧,雷建军.作为媒介的VR研究综述[J].新闻大学,2017(6):27-35,151.

[5]刘义昆.重构新闻业的想象: 虚拟现实新闻的创新价值与实践困境[J].南京社会科学,2018(7):113-118,132.

[6]张小强,周晓淇. 国外报业数字化先驱媒介融合的进展与挑战——以《纽约时报》和《卫报》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5(8):109-115.

[7]谢宏声.图像与观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54.

[8][美]桑塔耶那著,缪灵珠译.美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4.

[9]姜爱华.马克思关于社会交往与人自主意识的建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5):63-65.

[10]喻国明,张文豪.VR新闻:对新闻传媒业态的重构[J].新闻与写作,2016(12): 47-50.

[11]常新.智能化时代审美的表征:对虚拟真实的一种理解[J].江海学刊,2019(2): 64-70.

[12]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3-104.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虚拟化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浅谈虚拟化工作原理
用户怎样选择虚拟化解决方案
虚拟化整合之势凸显
虚拟化技术:绿色IT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