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能给寄宿制的孩子们带来什么

2020-06-08蔺晨阳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开放寄宿制健康成长

蔺晨阳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和优化教育资源的不断深化,寄宿制学校数量也呈增长趋势,大量学生吃、住、学、行在学校,面对家庭教育有所缺失的现状,学校管理如何弥补这一缺失,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积极进取,精细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已成为住校生管理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在管理中体现“爱、勤、严、细、实、恒”的工作作风,给住校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寄宿制  学生  精细化管理  开放  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1-0132-02

寄宿制的学校,孩子不仅需要“一个温馨的家”,更需要“一个可触机会”,“一份赏识激励”,“一把启智钥匙”,“一片宽松星空”。为师者在工作中应讲艺术性,做到“深入人心”。过去简单粗放的方法置换为“情感交融”和“爱心润泽”。育人者应该以精细化育人水平能够明察秋毫:掌握孩子的成绩起伏,清楚孩子的家庭状况,洞察学生的思想波动,透视孩子的情感变化。育人者应该能够指导孩子的生涯规划,筑起孩子的精神长城,拓展孩子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视师如父母,视校如家庭,在快乐温馨中健康成长。

1   换位思考,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肥湿沃土有利于种子萌发,和谐环境有利于学生成长。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尊心具有强烈性、敏感性、脆弱性。教育中最为重要的营养元素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表现、自尊心理。这就要求育人者注意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该事事处处尊重、爱护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站在學生中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竖起为学生通往成功的阶梯。学生课堂回答错误,应该引导其认真纠错,而非讽刺挖苦或恶语伤人,我们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也许会注入学习功课的神奇力量,燃起他自主学习、认真学习的雄心壮志。

对于违纪学生也应该给其足够的尊重。人有各种类型,学生、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但都拥有自尊心。因此我们必须要尊重违纪生。育人者应潜心挖掘他们错误根源、内心所向、精神所需,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对违纪学生做到不歧视、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不对孩子张贴“标签”。关心他们,同情他们的痛苦和不幸,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和点滴进步,关心他们各方面发展,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让孩子们在自尊中得以健康发展。

2   大爱浇筑,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对每一个人来说,家都是一棵枝繁叶茂、遮挡烈日、阻挡风雨的大树,是一件穿越寒冷、汇聚温暖的棉衣。孩子们何尝不是呢!育人者应心怀大爱,家长般地呵护每一位孩子,鼎力创建温馨的集体生活环境,着力创建富有内涵的教室文化、公寓宿舍文化,给孩子一个适宜生活的家。寄宿制的学校,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和“宿舍文化建设”是全班同学、宿舍舍友智慧的结晶,良好的室舍文化与有序的校园生活依依相存并互为作用,是诠释竞争、合作的最好场所。在室舍里孩子们享受着三个共同:共同感受---感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同学的情谊,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分享学习的意义,分享友情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成长---学习新的知识,汲取新的营养,获取新的进步!

师生齐心缔造的“校家”,能使学生寂寥的情感有所归属,使一颗颗孤立的独心连缀成一个心系。孩子们在宿舍制定、张贴的共同口号如“静净竞”、“拼搏是动词而不是名词”、“团结协进,互助相长”、“进人此室就为圆梦”等就是最为有力的明证。

3   捕捉亮闪,给孩子一个“机会”

学生才艺往往是在集体的活动中显露出来并且伴随不断的实践锻炼会不断地提高。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感染力的课堂,只有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他们搭建自我锻炼的平台,才能使孩子在思想上、道德上、审美情趣上、团队精神上、意志力或其他方面有所收获,使班集体永远充满活力与生机。多给孩子一些权利和机会,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定的困难,让他自己去历练解决;给孩子一个素材,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片星空,让他自己去前行。育人者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善于挖掘、放大这些泽泽光辉。班主任要“煞费心机”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在班级体中找到一个满意合适的角色。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在班级设置大量的职务岗位,除传统的班长、副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等职务外,可以创设一些班上需要的、能发挥学生潜质的其它职务:如对计算机能力强、网络水平高的同学可以设置“信息委员”职务;对班级宿舍的美化亮化具有较高设计水平的同学设置“文化委员”职务……另外,由班级量化考核及奖励评定的需求,可以设置“班级考核考评小组”,设定组长、副组长、组员等职务,吸纳品行端优但缺少特长的同学参与进来,负责班上同学的考核考评任务。

这种因人制宜营造出“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育人氛围,使每位同学在班集体中都能找到自信满意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形成凝心聚力的班集体组织。

4   悉心赏识——给孩子一份“能量”

有句实用的总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育家诺尔特说:“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讽里,他将学会害羞;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他将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将学会欣赏。”育人者做到诚信以待,以心交心,大爱抚育,走进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蹲下身来看学生,悉心去欣赏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将会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育人者需要拿出十足的耐心,哪怕是我们眼中“浑身都是毛病”的学生,都坚信他迟早有成为一名“乖孩子”的一天。

面对学生违纪时,育人者可以大胆使用诸如“孩子我知道你绝不是故意的”、“刚才你冲动了,你再想想”、“我深信你会改变的”、“没事我会原谅你的”、“其实你是好样的”、“我信任你不会再出现下次的”等等令学生暖心且有利于其反思改正的话语。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宽容体贴,不可面对学生的课堂违纪或回答错误而出语不当伤及孩子的心灵。良言一句三冬暖,一些简单又贴心的话语,是孩子们自信和快乐的基石,是生命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的一剂良药。

宽容是无形的巨能量,正如小诗中描述“土地宽容了种子,才获得了丰收;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彩霞,才显示出绚丽”,为什么老师不能宽容学生呢?为什么学生看到老师要诚惶诚恐呢?老师的威望是学生对你的信任、制度制约的综合效应,厉声怒斥、违纪处分实乃下策。有一則发人深省的寓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一只大锁轰然打开。铁棒奇怪地说:“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锁的心。当我们毫不吝啬的敞开师长的悉心赏识之门,铸一把“心匙”,成功开启每一位孩子的心灵之锁甚至所谓的“死锁”,坚信每位孩子都会有一个亮丽的星空。

5   全面培育,为孩子塑造“综合素养”

其一,塑造学生的综合素养既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培育,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家校互动全员育人,这是寄宿制学校极为重要的育人条件。学生的教育成长及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不能搞封闭式,不可局限于学校院墙内,三位力量的组合,便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寄宿制学校生源地域相对较为复杂,家长离学校路途较为遥远,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有点“鞭长莫及”之势。为形成三位结合的教育合力,育人者应当依靠网络途径积极与家长沟通互动,通过信息渠道使家长广泛的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成长环节当中,发挥监护人的监护能动性,或使家庭和社会中的消极影响得到限制改造,转变为积极的影响。其二,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形成“一对一、全方位”的导育和帮扶局面。导师育人,应当切合时代发展需求,顺应发展潮流,做到导育有“的”、导法有“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理念;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规划、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综合素养且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传道受业解惑”是为师者的根本,教育启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育人者的“初心”。这就需要我们捧出一颗心,用师德和教育情怀来践行“爱、勤、严、细、实、恒”的硬朗作风,在孩子广漠的心灵领域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于教坛,在崇高的教育事业中缔造更加丰硕的育人成果。

猜你喜欢

开放寄宿制健康成长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