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穿过朱门红墙的日子

2020-06-08吴悦然

新作文·初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杂院院门声响

吴悦然

灰色的墙、朱红的院门、长长的胡同,这就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北京史家胡同,在这里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

我每天都自己走路放学回家。春天,叽叽喳喳的小鸟伴我从刚萌出新芽的老树下走过;夏天,好似有一位绅士为我一路打伞,遮天蔽日,骄阳丝毫晒不着我;秋天,踩着沙沙作响的厚厚的落叶,透过树叶的斑驳阳光照耀着我直到院门;冬天,下雪的日子,我踩着白地毯蹦蹦跳跳不愿回家,因为胡同里的小伙伴们都“倾巢出动”了,堆雪人,打雪仗,大人们丁零零按着自行车铃儿和我们打招呼,嗔笑着躲避我们。

胡同里的大人孩子几乎都互相认识,即便叫不出名字,见面都会打招呼。我回答着一路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同一问候“放学了?”,闻着一路扑鼻的各种饭菜香味,推开朱红院门,进了住着我们十几户人家的大杂院。

东屋刚下班的叔叔、西屋退休在家的爷爷,还有对门的大媽,已经支起小桌,嗑着瓜子喝着茶,打起了扑克。但他们依然能看到放学归来的我。叔叔说:“你妈还没回来,进家别忘了先喝杯温水。”大妈说:“饿了吧?大妈刚出锅的牛肉包子,你自己去拿两个先垫垫肚子。”大杂院邻居的温暖、热情,让晚归的大人根本不用操心孩子的安全和温饱。

大杂院里的夜晚是热火朝天的:对门九十多岁的太奶奶,眼明心亮,每天都要看新闻频道,电视开到很大声,因为太奶奶听力很微弱;隔壁八十多岁同样听力很弱的老爷爷,则是位体育迷,电视固定在体育频道,篮球足球乒乓球,各种体育赛事老爷爷都落不下;野猫如婴儿哭泣般的叫声,间或狗吠声,人们踩过井盖的声响,风把屋门吹得“砰”地关上的声音;有时,还会有邻居家大人训斥孩子的高分贝怒吼声。这些纷杂的声响,我觉得像背景声儿一样,丝毫影响不到我,我也按自己的节奏吃饭、写作业、看电视……

就在这样喧闹、温暖的大杂院,我度过了十二年的幸福时光。升入初中后,我们搬到离中学很近的楼房生活。没有了那些嘈杂的声响,没有了夜里去上公厕的烦恼,没有了大雨天屋顶漏雨的担忧。但是我每次想起那些日子,心里都是暖暖的,却也空落落的。再也听不到放学回家一路上一声声亲热温暖的问候和叮咛,闻不到一路从各家各户飘出的各种饭菜香味。

多想能再回到每天穿过朱门灰墙的日子,感受大杂院里人们朴实真挚的温情。

大院和胡同是北方生活的一个年代特色。好几户人家在绿树成荫、红砖红瓦的简朴大院里共同生活,造就了孩子们亲密无间的生活环境。在北方,很多工厂子弟,在同一个食堂领饭,去同一个茶炉打水,有自己的医院和幼儿园,每天在菜市场就能碰见自己的老师和医生。彼此都很熟悉。男孩子们爬墙上树,女孩子们跳皮筋跳格子。年复一年的陪伴,拥有了共同的成长和回忆。即便长大后,去了不同的地方求学,放飞梦想,但一想到共同生活过的大院,心中就会涌起一种亲切和信任。大院,是童年的乐园,承载了无可替代的成长。(清扬)

猜你喜欢

大杂院院门声响
失落的院门
无从知晓
只剩下风
书 事
白塔寺胡同大杂院改造
北京胡同里的大杂院
掌声响过再敬礼
掌声响起来
大杂院上面的天空
孤独的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