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2020-06-07张锦钰张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外渗分值化疗

张锦钰,张萍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当下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方式主要还是依靠化疗加以药物服用,化疗通过静脉注射的形式将药物注入体内进行病灶控制。一方面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另一方面进行静脉穿刺有可能会损伤,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的情况对患者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有着极大的损害,严重者则会损伤神经系统[1-2]。因此在化疗期间做好对患者的药物外渗预防以及护理意义非凡,基于此,本文对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展开探究,研究流程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54 例在2017 年7 月至2019 年11 月在我院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选定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含有患者27 例,观察组含有患者27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15 例,女性12 例,平均年龄49.8 岁,有肺癌、肝癌、乳腺癌以及胃癌各有8 例、7 例、7 例、5 例;观察组患者男性16 例、女性11 例,平均年龄50.3 岁,有肺癌、肝癌、乳腺癌以及胃癌各7 例、6 例、8 例、6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年龄、性别及肿瘤类型均无较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意义。

1.2 方法

1.2.1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护理

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不进行药物外渗预防措施干预,在进行化疗前稳定患者的情绪,介绍化疗中的注意事项,之后做好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病情观测。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还要进行药物外渗预防措施干预,干预措施如下。

(1)化疗介绍。许多患者在治疗前不明白什么是化疗,因此在进行化疗之前,详细且耐心地向患者介绍化疗的原理、流程以及化疗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得其能够配合化疗工作的进行。

(2)化疗前准备。首先要求患者将膀胱和肠道排空,以免在化疗中造成不便;其次是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进行缓解;再次是保证患者穿刺静脉血管的饱满、清晰,以免在穿刺时戳破或位置穿刺位置错误;最后是选取穿刺经验丰富、能力高的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既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又对后续的化疗安全有保障。

(3)穿刺时一是要确保药物进入血管内,二是要防止药物刺激到血管壁,如上肢受阻患者和乳腺癌患者,前者血液通透性高,后者血液循环受阻,因此在进行静脉穿刺是尽量避免选择上肢和侧肢穿刺。

1.2.2 药物外渗后的护理措施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中出现药物外渗后要立即进行相关护理,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进行相同的外渗处理方式,措施如下。

(1)当患者出现药物外渗时,立即停止化疗治疗,并拔掉滴注针头,之后使用注射器将外渗药物进行抽取。之后再进行解毒剂的注射,使用20 mL 生理盐水+地塞米松1 支+利多卡因5 mL 在药物外渗处进行扇形皮下注射,进行局部封闭,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情况。

(2)对于可以进行冷敷的化疗药物,则在药物外渗24 h 之内对外渗部位进行冷敷,既缓解疼痛,又减少对药物的吸收。对于不能进行冷敷的化疗药物则根据情况进行热敷,热敷温度保持在45 ℃左右,可将黄柏、黄连等中药材用于热敷之中。

1.3 疗效标准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化疗药物外渗情况以及统计患者中出现的静脉炎、组织坏死等情况。

评价指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评价表对此次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由此来评价患者对此次化疗的满意度,满意度分值满分10 分,不满意则代表分值在6 分以下,一般满意则代表分值在6~8 分,非常满意则代表分值在8 分以上[3]。总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用SPSS 19.0 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药物外渗、静脉炎以及组织坏死等情况,对照组中出现这些情况的患者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后出现的药物外渗、静脉炎及组织坏死人数比较[n(%)]

比较两组患者对此次化疗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对照最患者对此次化疗的满意度远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低,两组满意度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所示。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化疗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化疗治疗是现阶段抑制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式,随着近几年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增加,该方式的运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4]。一方面化疗对患者的生命健康维持效果显著,但另一方面化疗过程漫长且痛苦,化疗药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稍有不慎就会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尤其是在化疗中由于护理人员失误导致的化疗药物外渗情况,既耽搁患者的化疗治疗,又会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降低医院的公信力。因此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过程中予以预防措施干预是非常必要的[5-6]。

预防药物外渗的措施主要在进行化疗穿刺前进行,首先要让患者了解化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次是要保证医护人员的穿刺技术,做好患者的血管护理,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进而提高患者化疗时的安全[7-8]。当患者在化疗时出现了药物外渗的情况,也要及时做出处理,将药物外渗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此次研究发现经过预防措施处理的观察组在化疗中出现的药物外渗和其他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明显更满意此次化疗治疗,两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进行预防,有助于减少药物外渗的情况出现;且当出现药物外渗时积极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对患者的损害。

猜你喜欢

外渗分值化疗
CT增强扫描检查中高压注射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小儿临床药物外渗中的效果研究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规范化护理对降低CT增强造影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的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