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观察

2020-06-07王颖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小儿饮食患儿

王颖颖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 儿科,新疆 巴州)

0 引言

小儿腹泻是一种主要以患儿大便的次数以及形状发生改变为主的疾病,婴幼儿较为常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呕吐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表现[1]。临床一般认为是由于病毒以及细菌感染等导致,也可由于肠道菌群紊乱以及过敏和气候等因素导致[2]。本文将结合临床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并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详情见于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于我院的就诊的小儿腹泻的患儿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0 例患儿,其中男40 例,女20 例,年龄为1~5 岁,平均(2.21±0.17)岁,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60 例患儿,其中男35 例,女25 例,年龄为2~5 岁,平均(3.02±0.71)岁,予以整体护理干预。所有患儿经临床检查诊断确诊,患儿的家长均同意参与本研究,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做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并予以相应的用药以及饮食指导。

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患儿一经入院,密切观察患儿生命指标变化,加强巡视,并予以相应积极有效的治疗,口服补液盐以及足量水预防脱水,并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症状;注意臀部护理,防治尿布疹与臀部感染,对患儿肛周皮肤进行护理;结合患儿家属予以患儿心理护理,言语轻柔、态度温和,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增强治疗配合;对患儿家属进行详细用药指导,谨遵医嘱严格控制剂量以及次数,对病情进展变化进行严密监护,防止用药不良反应;人工喂养患儿的饮食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主,随着病情进展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母乳喂养则可以适宜增加喂养次数以及时间;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以及指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饮食习惯。

1.3 疗效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止吐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分别以()(%)进行表示,P<0.05 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

观察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于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对比 d)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对比 d)

组别 例数 止吐时间 退热时间 止泻时间对照组 60 3.17±0.55 2.88±0.15 3.48±0.74观察组 60 1.76±0.44 1.24±0.07 2.01±0.56 t 11.879 127.889 10.626 P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于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对比[n(%)]

3 讨论

小儿腹泻一般依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腹泻以及重型腹泻症状,轻型腹泻一般常有胃肠道症状,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重型腹泻一般还伴有严重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全身症状。临床诊断一般结合发病季节、病史及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等进行确诊[3]。

另据临床研究表明,寒冷季节时的小儿腹泻多是由于病毒感染等导致的,常见的病毒感染类型主要有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克病毒等,细菌感染类型则常见大肠杆菌、弯曲菌以及沙门菌等,肠道外感染因素则可见消化功能紊乱或是由于应用抗生素等导致[4]。此外,小儿腹泻症状还常见于一些人工喂养的小儿,由于不定时喂养以及饮食成分小儿肠胃吸收较差;气候的忽然变化,腹部受凉,导致肠胃不适;天气炎热时容易口渴,饮用水较凉或是吸乳过多等诱发腹泻[5]。

目前临床对于患儿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并予以相应的饮食治疗、液体治疗,同时还要对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症状及时纠正,对于细菌性肠炎还要根据病原选择对应抗生素控制感染症状,此外还需对患儿补充适量的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对于并发症等进行积极防治[6]。

护理干预一般是指在基于一定的科学理论以及护理诊断的指导下,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按照事先预定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7]。依据本研究,对小儿腹泻的患儿予以了整体护理干预,在患儿进行治疗的整个过程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即对患儿的二便性状以及呕吐、发热情况进行严密监护以及记录,静脉补液时注意速度,还要按时喂水以及予以口服补液盐。另外对于感染性腹泻的患儿要进行隔离,防治交叉感染,要注意臀部护理,并对人工喂养患儿的喂养方式进行调整,可予以奶-谷类混合物、牛奶混合米汤以及治疗后期可予以少量熟植物油、蔬菜、鱼肉末或肉末的稠粥等[8]。

结合本次实验研究,观察组在对腹泻患儿治疗时予以适宜的护理干预方式,结合临床治疗、心理护理、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指导、并发症防治等整体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能够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对小儿腹泻的患儿治疗之间能够取得非常好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建议临床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小儿饮食患儿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春节饮食有“三要”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