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护理在ICU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2020-06-07郑良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气道病房

郑良涛

(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广西 桂林)

0 引言

呼吸衰竭是ICU 患者中常发生的状况,为提升救治成功率,需要依靠机械通气帮助患者有效呼吸[1]。由于患者自身疾病情况严重,自主呼吸能力受限,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不良事件[2]。因此,在此过程中的护理方式尤为重要。人性化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心理角度出发,给予患者舒适感更高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本文将对人文关怀护理在ICU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于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ICU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选取其中的8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给予护理A 组40 例患者常规护理,给予护理B 组40 例患者人性化护理。护理A 组:男性28 例,女性12 例,年龄32~75 岁,平均(53.67±6.52)岁。护理B 组:男性26 例,女性14 例,年龄34~76 岁,平均(55.21±6.8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展开比较。

1.2 方法

护理A 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协助患者变换体位、气道护理、并发症护理等。

护理B 组:在护理A 组护理方式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观察病情。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防止突发性不良事件的发生,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以及潜在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准备好各抢救用品、器材,尽量缩短抢救延迟时间。

(2)气管插管护理。随时关注患者的气道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吸痰处理,防止患者出现气道分泌物堵塞引起呼吸困难,每次吸痰时间保证在15 s 以内。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吸痰操作时动作必须轻柔、准确、快速,以防止患者黏膜受损。

(3)口腔护理。为避免患者口腔细菌繁殖,预防口腔感染,保持患者口腔清洁、湿润非常重要。针对昏迷患者,使用干湿度适宜的棉签对其口腔进行擦拭,清洁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需要注意的是,棉签不宜过湿,避免棉花遗漏在患者口腔内。针对清醒状态下的患者,可让患者使用漱口液清洁口腔。

(4)环境护理: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卫生,每天早晚各对患者病房进行1 次消毒,每次消毒时间在1 h 左右。严格控制探视时间和次数,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必要时,可谢绝探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但凡护理人员需要接触患者或与患者有关的物品时,一定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为保证ICU 患者的休息和防止交叉感染,患者家属在病房时间不宜过长,可采用暖光灯,尽量为营造温馨感。

(5)心理护理。由于ICU 患者呼吸衰竭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往往由于对机械通气治疗的认知不足,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自身病情的担忧,容易出现悲观的心理,加之独自住在病房,会产生恐惧、不安、紧张等情绪。在此种情况下,患者很容易失去治疗信心,依从性低,影响治疗进展和效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与鼓励,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对于患者所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可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以此鼓励患者,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此外,可让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即使不能进入病房,可在病房外陪伴患者,通过病房玻璃与患者进行眼神与肢体上的交流互动,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可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口鼻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声带损伤;呼吸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潮气量、用力呼气量、气道峰压。

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非常满意:90~100 分;一般:80~89 分;不满意:<80 分。非常满意和一般均计入总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和机械通气时间

结果显示,护理A 组与护理B 组住院时间分别是(19.26±5.47)d、(15.87±3.95)d,机 械 通 气 时 间 分 别 是(7.62±1.24)d、(5.78±0.96)d,护理B 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护理A 组(t=3.178、t=7.421,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护理B 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护理A 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2.3 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

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相当(P >0.0 5);经过护理后,护理B 组患者的肺活量、潮气量和用力呼气量均明显高于护理A 组(P<0.05),且气道峰压比护理A 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

时间 组别 例数 肺活量(L)潮气量(mL)用力呼气量(%)气道峰压(cmH2O)护理前 护理A 组 40 1.26±0.57 336.97±51.54 61.37±5.24 35.65±8.91护理B 组 40 1.29±0.61 332.65±48.36 60.54±5.08 36.27±9.22 t 0.227 0.387 0.719 0.306 P 0.821 0.700 0.474 0.761护理后 护理A 组 40 2.65±0.81 418.69±75.52 68.46±8.63 27.42±6.35护理B 组 40 3.23±0.89 537.51±78.73 73.85±7.47 22.58±6.76 t 3.048 6.888 2.987 3.300 P 0.003 0.000 0.004 0.001

2.4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

结果显示,护理B 组满意度比护理A 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n(%)]

3 讨论

由于ICU 病房患者需要与家人分离,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和对疾病的担忧,会让患者产生诸多负面情绪,加之呼吸衰竭患者需要通过机械通气来达到有效呼吸,言语表达困难,对患者造成一定不适感,可能会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3]。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护理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次研究中,接受人文关怀护理的患者,比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更早,且住院时间更短。在人文关怀护理过程中,不仅对患者进行病情方面的护理,还注重对患者舒适度的护理,尤其是心理舒适度。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还能够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爱[4]。ICU 患者在住院期间,与医护人员沟通、接触的时间最多[5]。通过人文关怀,能够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进而提高其依从性,从根本上保证了后续治疗能够顺利进行,进一步促进疗效的提升。因此,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治疗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其满意度自然会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给予ICU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该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气道病房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