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足月水囊引产联合缩宫素试产的临床研究

2020-06-07夏海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水囊宫素球囊

夏海波

(泗阳县中医院,江苏 泗阳)

0 引言

通常孕妇妊娠时间在38~42 周分娩都被称之为“足月产”,而该阶段孕妇的子宫收缩频率处于未成熟状态。产妇宫颈成熟度将直接影响到缩宫素引产成功率,绝大部分孕妇由于自身宫颈条件较差,必须软化宫颈。通常临床采用剂量偏小的静滴缩宫素来进行引产,然而在促进孕妇宫颈成熟该方面其有效率并不显著,导致最终的引产成功率[1-2]。大部分处于足月妊娠阶段的高危孕妇,常常采用引产方式适时停止妊娠,从而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孕妇宫颈成熟与引产成功率有着直接联系,针对宫颈不成熟者则要在进行引产前给予相应的处境宫颈成熟药物[3-4]。操作最为简便,且安全性较高的引产方式为改良式水囊引产,该引产方式对母婴间造成的影响微小[5]。而目前临床实用最多的药物为缩宫素,但是其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本实验针对到院接受试产的孕足月孕妇30 例,探究分析实行缩宫素以及水囊引产共同分娩的重要性,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在孕妇处于完全之情状态下并签署相关协议后自愿参与,随后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对到院接受试产的孕足月孕妇30 例予以研究,以上30例孕妇全部处于妊娠足月阶段准备分娩,由于自身子宫处于尚未成熟状态,因此出现强烈的收缩,排除伴有精神类疾病以及意识障碍类孕妇,随后根据实施引产方式不同将30例孕妇均分为15 例参照组与15 例研究组。其中将单一缩宫素试产运用于15 例参照组孕妇中,将缩宫素以及水囊引产联合运用在15 例研究组产妇中。对以上30 例孕足月孕妇相关基线资料加以比对,结果显示组间数据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将剂量为500 mL 5%葡萄糖与2.5 U 缩宫素混匀对孕妇实行静脉滴注,每分钟5~6 滴,治疗1 h 后查看孕妇实际宫缩状况,并适当调节滴注速度,保持宫缩间隔的时间处于2~3 min,整个维持时长为1 min。倘若调节后没有效果,那么在第二日重复对孕妇实行静脉滴注缩宫素,查看并记录孕妇生产情况。

研究组:在对孕妇进行引产以前,医护人员需要协助孕妇将膀胱内的尿液全部排空,随后根据严格的标准操作流程对孕妇进行消毒处理。利用阴后窥器械实行扩张,确保孕妇宫颈部位能够充分暴露视野,再次对孕妇的宫颈部位以及阴道位置进行消毒处理,紧接着沿着孕妇宫颈管侧壁位置缓慢地将子宫颈扩张球囊小心插入,确保顺利达到宫颈内口上方位置处。材料选择由Cook.Urological.Incorporated 提供的J-CRB-184000 型号球囊,将其导管插入的时候需要确保2 个球囊均顺利经过孕妇宫颈内口处,随即将40 mL 生理盐水小心注入至子宫球囊中。观察球囊是否处于充盈状态,若充盈以后,则将其导管往外拉一直到球囊与子宫内口相接近为止。在孕妇子宫外口处查看到阴道球囊以后,将40 mL 生理盐水小心注入至子宫球囊中,明确孕妇的宫颈处于2 个球囊间,随后将40 mL 生理盐水小心注入至2 个子宫球囊中。当处于引产产程活跃阶段时,保证球囊的放置时间整体<12 h。治疗结束后叮嘱孕妇保持最少半小时的休息时间,随后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进行自由活动,护理人员随时观察孕妇的体温、宫缩、血压、可能出现的出血症状以及胎心等等变化状况。等到孕妇出现临床症状以后,医护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对孕妇的阴道进行检查,同时将孕妇的宫口扩张至3 cm 左右以后再将水囊小心取出,并对孕妇实行静脉滴注缩宫素。最后,医护人员全程加强对孕妇使用缩宫素以及水囊实行引产以后每位孕妇的具体生产状况的观察力度,并做好记录。

1.3 观察指标

以上两组孕妇引产有效标准:其中研究组孕妇至开始到引产结束后的3 d 内顺利阴道分娩作为标准,对其引产成功率进行评定。对孕妇静滴缩宫素以及水囊引产以后,孕妇子宫收缩呈有规律状态则为有效,反之则视为无效;参照组孕妇给予静滴缩宫素后,孕妇子宫收缩呈有规律状态则为有效,反之则视为无效。同时将两组孕妇引产成功利率进行记录并加以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 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孕妇引产有效率

如表1 所示,通过对两组孕妇实行不同引产方式后,与参照组孕妇引产有效率相对比,研究组孕妇引产有效率显著偏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孕妇引产有效率(n, %)

2.2 对比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

如表2 所示,通过对两组孕妇实行不同引产方式后,与参照组孕妇引产成功率相对比,研究组孕妇引产成功率显著偏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孕妇引产情况(n, %)

2.3 对比两组孕妇意外情况

两组孕妇在实行引产过程当中,均未发生意外事件。

3 讨论

在临床产科中最常使用的生育方式之一是自然分娩,并且是现今临床所广泛采用并推广的分娩方式。据相关研究人员实验证明,当孕妇处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时,采用改良式水囊引产方式,不仅在操作方面更为简便、安全性较高,同时还能显著提升孕妇的舒适度,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6]。将水囊引产方式应用在临床中,能够确保新生胎儿脱离不利环境,增强胎儿的个人生命安全保障,可有效减少孕妇受到的意外伤害,同时还能降低孕妇处于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确保母婴之间的生命安全。当孕妇处于生产过程中,自身宫颈为不成熟状态,则将一定程度上增加引产的失败率,造成剖宫产率的增加。因此,加强宫颈成熟是势在必行的,可显著提升孕妇引产率。当孕妇的孕周处于38~42 周这一时间段,受到机体缩宫素的影响孕妇会出现不定期的宫缩现象,当该现象达到剧烈阶段以后将进行分娩,部分足月产期自身子宫处于未成熟状态,并且未能形成充足的宫缩便停于待产,所以加强处于足月孕阶段产妇宫缩力度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加强宫缩素的分泌[7]。而相关的引产方式多种多样,最简单的方式之一便是水囊引产,无论在操作或是选材方面,均存在一定优势,就性价比而言会偏向更高。

现今临床最常使用的引产方式为催产素,该引产方式虽然能在某些程度之上对孕妇的子宫造成刺激,从而加快其宫缩,然而就整体而言,针对孕妇宫颈扩张作用并不显著。有规律的宫缩以及成熟的宫颈能够加快分娩,倘若单一的对孕妇实行静脉滴注催产素,将会直接导致整个引产效果受到影响,降低引产成功率。而水囊引产属于一种物理引产方式,对孕妇子宫采用水囊机械进行刺激,增强收缩力度,让孕妇经最强烈宫缩以后顺利分娩胎儿,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缩宫素的分泌[8]。将改良式水囊引产应用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分娩过程当中,在对孕妇的子宫造成刺激同时还会受到宫颈机械性压迫,增强子宫规律性收缩力,显著促进孕妇的宫颈处于成熟状态。本次研究结果证明,通过对两组孕妇实行不同引产方式后,与参照组孕妇引产有效率以及引产成功率相对比,研究组孕妇引产有效率、引产成功率显著偏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在给予孕足月产妇缩宫素试产同时加入水囊引产,不仅能提升整体安全性,同时还能显著提升引产成功率以及引产有效率。

猜你喜欢

水囊宫素球囊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低位双腔水囊引产在晚期妊娠的临床分析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