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合作学习

2020-06-06张汉川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19期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教师

摘  要 阐述实现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提出实现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合作学习的策略,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地理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9-0112-02

1 前言

合作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责任感、操作能力等,对于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合作学习让教学和学习两方面的压力都相对减轻,教学的进度进一步加快,为教学内容的丰富奠定基础,提升了教学效率。但随着初中地理教学的要求逐步提高,传统的合作学习模式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需要结合时代发展以及时代特点来优化合作学习模式。信息化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很好地应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完善与优化,推动教学效率提升,实现简化教学,让教学逐步立体化、具体化,以及增加学生探讨合作的空间,提升学生的參与度,让学生对于地理的探究欲望进一步提升,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因此,需要深入探究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合作学习的策略。

2 实现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

教师需要明确信息化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思考空间,给予学生发表自我观点以及疑惑的机会,让学生逐步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以及课堂体验感。在此基础上,借助学生习惯用的通信软件,如微信、QQ,建立地理学习群,包含全体学生以及地理教师,给予学生自由发言、提问、答疑交流的空间,能够让学生处于一个无固定对象的相对自由的合作学习状态,让学生的交流以及互动更为轻松,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会进一步增加,能够拉近彼此关系,学生逐渐适应与教师交流,实现更为主动地向教师寻求帮助,以及与教师进行地理知识的沟通交流。教师再让学生自行建立小组,教师适当调整,构建相应的小组群,保证小组内既有能力突出的,也有能力相对不足的,确保学生在这一群里进行更为细致深入有针对性的合作学习,同时能够进行资料共享,共同整理知识等。这样才能够让合作学习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学生逐步习惯这一学习模式,逐步在此过程中实现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有效提升地理综合素养。

3 实现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合作学习的策略

策略一:教师确定主题  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合作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让学生逐步适应这一新学习模式,要让学生自行发现这一学习模式的优势及其对于自身学习的提升效果,进而主动尝试、主动应用。初中地理信息化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初期,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确定学生合作学习的主题,让学生就这一主题展开信息化合作学习。通过资料的搜寻、互相分享以及共同研究分析,让学生在线上进行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资料汇总、分析,探讨结论,反复推敲、反复论证,再将得出的结论通过作业的形式上交,或者在课堂上进行表述。在初期,一般都是采取小组群的沟通讨论模式,让学生逐步适应线上沟通交流的形式;在后期,再引入大群沟通交流合作学习形式。

以初中地理中“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教学为例,教师以黄土高原为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让学生逐步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在确定研究主题之后,小组内进行线上合作学习,通过各种手段,如查阅课外书籍等,进行资料搜集。在线上进行资源的交互、汇总、整合分析,再发表观点以及讨论。对线上的交流方式,教师不加干涉,可以是语音、视频等。教师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就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清楚自己合作学习模式的可取之处以及问题所在。教师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合理科学的合作学习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挥自我价值,进一步优化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整合、补充,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更全面。

策略二:结合教材确立主题  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合作学习实现的第二个策略是结合教材确立主题。在学生适应这一学习模式后,让学生就学习的材料板块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向以及合作学习的内容。确定主题后,开展线上合作学习,让学生按自己适应的合作学习节奏进行,同样要以课堂呈现的形式将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教师加以引导、优化。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给予的引导以及评价,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进而进一步加深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纠正认知偏差,解决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以及争议,从而让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更为完善,让学生的地理知识框架更充实、完整,为学生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这一合作学习模式仍以小组线上合作学习为主,同时辅以大群合作学习模式,即学生能够在大群中分享心得体会,分享所收集的新资料,提出小组存在的争议、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及影响合作学习进行下去的问题等。这样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进一步提升,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深入。

以初中地理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教学为例,小组可以自行确定各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或是某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规律以及原因等。对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无法统一的意见,学生在大群中进行提问,对于无法获取的资料也可在大群中询问。对于自己获取的资料,学生可以主动分享到大群里,让资料的交互更为高效,让各小组之间的交互更为频繁,能够接触到的主题更为多样化,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关知识的了解更为全面。这样能够让学生逐步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地理知识的存在意义,让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强化。在交互沟通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互帮互助的乐趣,体会到独立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强化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弱化存在感,避免对学生形成干扰和影响。对于学生的最终成果,教师要进行评定,按照一季度一整合,评出表现最为优异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其学习动力。

策略三:自主确立主题  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合作学习实现的第三个策略是自主確立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定期讨论一个学习方向和主题,不定期地根据学生的灵感以及学生遇到的问题确立学习主题,保证合作学习的持续进行,保持合作学习的状态和氛围。在此过程中,学生处于一个不断思考、不断探讨的状态,能让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扩充知识面。在大群中,学生可以提问各种问题,如知道答案,但是认为这一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和趣味性,或无法探究出结果的问题、课外问题等,让学生共同探讨、合作学习,将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到底。

要让学生处于一种每天都可以接触到新知识,每天都可以探讨新方向,每天都可以有新内容学习的状态,这样可以让学生处于一个相对愉悦的学习状态,处于一个满足的状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的基础知识更稳固。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积极性以及对于知识的探讨积极性进一步强化,沟通学习能力也进一步强化,能养成不累积问题、不丢弃疑惑的好习惯,学习更透彻、更深入。

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对宗教文化产生深厚的兴趣并与小组成员探讨,确定这一主题有研究的意义,进而开展对于宗教的研究,包括宗教的种类、宗教的形成、宗教的分布、宗教的核心思想、宗教的发展等。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深入分析,将获取的知识以及理解分析进行综合,得出一个逻辑清晰、知识涵盖面相对完整的宗教知识体系。同时将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存在不同想法、不同观点、意见无法统一的知识点,进行汇总整合,通过各种渠道研究解决;如果实在无法解决,可通过向教师求助来解决。学生在团体学习过程中能快速提升自我,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知识漏洞并进行弥补,且能够积极思考,对地理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更为深入和全面,实现互补共进。

4 结语

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能够让学生的合作学习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及时发表自己的想法与疑问,让学生的沟通交流更为顺畅,提升学生合作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进而促进初中地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莉莉.自主合作探究,让学习真正发生:评第十六届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初中地理组的两份获奖作品[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3):39-40.

[2]秦贞玲.利用互联网建构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9):116-117.

[3]沈启武.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南北桥,2019(14):148.

[4]田华.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17-118.

[5]朱树名.初中地理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方式的探究[J].中外交流,2019(17):183.

[6]张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地理质疑能力的培养[J/OL].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5):186.

[7]王辉.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方法[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9(2):14.

作者:张汉川,寿光市上口镇广陵学校(262733)。

猜你喜欢

信息化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