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产民族药岩五加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2020-06-05邓言欢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五加浸出物药材

张 华,邓言欢,史 娟,陈 贵,李 姗

(1.黔南州检验检测院,贵州 都匀 558000;2.黔南州中医医院,贵州 都匀 558000)

岩五加为葡萄科植物崖爬藤Tetrastigmaobtectum(Wall.)Planch.的全草,收载于2013年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崖爬藤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等省区,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流注痰核、痈疮肿痛、毒蛇咬伤[1]。关于该植物化学成分的报道较少,文献报道崖爬藤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吲哚类生物碱及黄酮苷类成分,并且有7个新化合物[2];与其同属的三叶崖爬藤报道相对较多,其含有绿原酸、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及异荭草苷等成分[3]。本研究通过对收集的岩五加样品进行分析,制定了岩五加药材的质量标准,为岩五加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徕卡DM500显微镜(德国徕卡仪器有限公司);101-1AB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BSA224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X-4-10型箱式电阻炉(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IKA A11 basic研磨机(德国艾卡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2 材料

水合氯醛、间苯三酚、浓盐酸、稀甘油、蒸馏水、乙醇均为分析纯。10批次岩五加药材样品均经贵州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标本馆馆长李扬鉴定为葡萄科植物崖爬藤Tetrastigmaobtectum(Wall.)Planch.的全草,凭证标本存放于黔南州检验检测院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样品来源见表1。

表1 供试样品来源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

通过对采集的10个药材样品去除杂质后晒干,对药材样品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断面等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和描述,并对具有代表性的药材进行拍照。发现不同产地的药材除了在大小方面稍有差异,其他特征相对比较稳定。该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归纳总结如下:本品为木质或草质藤本,茎呈圆柱形,灰棕色至棕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粗糙,可见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小枝稍有棱,无毛或被疏柔毛。叶为掌状5小叶,小叶菱状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两面均无毛,总叶柄长1~11 cm,小叶柄极短或几无柄,无毛或被疏柔毛。气微,味辛。见图1。

2.2 显微鉴别

本品横切面和粉末性状的显微鉴别所用样本来至于贵州不同地区野外采集的10个药材样品。切片和制作标本,研究其共性总结归纳得出该药材粉末显微鉴别特征:通过对10个药材样品的粉末进行观察和测量,其显微鉴别特征总结如下:本品粉末黄绿色或棕黄色。淀粉粒极多,多为单粒淀粉,圆形、椭圆形或类圆形,脐点点状、短缝状或人字状,复粒少见;黏液细胞类圆形或方形,有的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成束或散在;导管为具缘纹孔导管。见图2。

图2 岩五加粉末显微特征

2.3 水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832水分测定法第二法进行测定。样品测定结果为9.2%~12.6%,平均值为11.2%,暂定水分含量不高于13.0%。

2.4 总灰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302总灰分测定法进行测定。样品测定结果为8.7%~14.3%,平均值为11.8%,暂定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14.0%。

2.5 浸出物

分别用10%乙醇、20%乙醇、30%乙醇、40%乙醇、50%乙醇、60%乙醇、70%乙醇、80%乙醇、90%乙醇、100%乙醇作溶剂,热浸法测定1批岩五加浸出物含量,结果10%乙醇、20%乙醇、30%乙醇、40%乙醇作溶剂的样品溶液无法滤过,其余测定结果见表2。根据测定结果,用稀乙醇作溶剂,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2201热浸法,测定了10批样品,测定结果见表3。根据测定结果,暂定浸出物标准不得少于15.0%。

样品来源50%乙醇浸出物60%乙醇浸出物70%乙醇浸出物80%乙醇浸出物90%乙醇浸出物100%乙醇浸出物罗甸县沫阳镇18.418.116.115.514.07.4

表3 岩五加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测定结果 (%)

3 讨论

3.1 岩五加药材的历史沿革

据《四川中药志》[4]记载,走游草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崖爬藤的全草,文献记载为“本植物喜温暖,阴湿,通常生于山区缠绕于高大的树木上,或附着于墙崖上”“草药医于四季采集入药。辨别其特征:以本品形略似爬山虎而小;藤粗如火柴梗,节间较长,藤叶紫红色,叶略肉质,根少”。以上特征与《中国植物志》[5]及《贵州植物志》[6]中收载的崖爬藤一致。《贵州草药》[7]亦收载崖爬藤作为药材,文献记载其“别名:走游草(各地均称),毛五加(清镇),小走游草、岩五加(贵阳)”“药用部分:全草。四季均可采集。”由此可见,《四川中药志》收载的走游草、《贵州草药》收载的崖爬藤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8]中收载的钝叶小五爪龙均为该植物的全草,另外《重庆草药》[9]《中华本草》[1]和《贵州中草药名录》[10]中收载的走游草均为该植物的全草或根。经过上述考证,岩五加作为葡萄科植物崖爬藤的干燥全草,有足够的本草支撑,可以作为药用。

3.2 性状与显微鉴别

岩五加与常用药材三叶青(葡萄科植物三叶崖爬藤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Gilg的干燥全草)性状的主要区别在于:岩五加叶为掌状5小叶,小叶菱状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两面均无毛,小叶柄极短或几无柄,无毛或被疏柔毛;三叶青叶互生,展开后呈三出掌状复叶,无毛,叶缘具刺状疏齿。二者在显微鉴别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岩五加的部分嫩枝有非腺毛,而三叶青没有非腺毛。另外,在样品采集的过程中,发现崖爬藤有两个相近品种,无毛崖爬藤和毛叶崖爬藤,二者与崖爬藤最大的区别在于:无毛崖爬藤全株无毛;毛叶崖爬藤小枝、叶柄、叶片和花梗下面被疏柔毛。

3.3 薄层鉴别

根据文献调研三叶崖爬藤等相近品种所含成分,课题组曾以绿原酸(110753-201415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作为对照品对其进行薄层鉴别。在筛选好的试验条件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分离度好,斑点显色清晰,但因为绿原酸专属性不强,未列入标准正文。

4 结论

本文建立的质量标准具有较好的专属性,能明显地区别于同属的其他常见的相近植物,可应用于岩五加药材的质量控制。

猜你喜欢

五加浸出物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墨江县紫五加发展的思考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剌五加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
新资源食品短梗五加开发应用初报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
冲泡条件对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