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病人的炎性因子含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

2020-06-05梁勇廖波万波李春林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介素胆囊炎胆囊

梁勇 廖波 万波 李春林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造成胆囊内的胆汁滞留,高浓度的胆汁损害胆囊黏膜上皮组织,进而引发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1]。急性胆囊炎发病急,进展快,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会严重危及病人身体健康[2]。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手段是手术治疗。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创伤大,不利于术后恢复[3]。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成为研究的热点。我们对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病人的炎性因子含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病人10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8.28±4.27)岁;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7.93±4.51)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入选标准:确诊为急性胆囊炎;入院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好。排除标准:入院时临床资料不完整;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传染性疾病;有手术禁忌证。

表1 两组病人手术及住院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炎性因子含量比较(mmol/L)

注:与术前1 d对比,aP<0.05;与对照组对比,bP<0.05

表3 两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二、方法

1.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仰卧位,全身麻醉,选取右肋缘下腹直肌切口,依次切开腹部各层次,在胆囊三角处找出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离断并结扎,在进行胆囊切除手术[4]。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全身麻醉,取头高脚低,左侧倾斜仰卧位。建立人工气腹,采用三孔法进行镜下探查,用超声刀、电凝钩分离胆囊与周围黏连组织,使胆囊前后三角充分暴露并进行扩大。生物夹闭胆囊动脉和胆囊管,然后切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胆囊床电凝止血,并用生理盐水冲洗,确认无出血点和胆漏后,留置引流管[5]。两组病人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引流情况拔除引流管。结束手术后根据病人恢复情况鼓励病人尽早开始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观察指标:记录病人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及下床活动时间,并统计病人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术前1天、术后1天及术后7天炎性因子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病人的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水平。

三、统计学方法

结 果

1.两组病人手术及住院情况比较见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及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炎性因子含量比较见表2。结果表明,术前1天,两组病人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及C反应蛋白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1天,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及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及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见表3。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4.00%(47/50)和86.0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病人并发症比较见表4。结果表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对照组为12.00%(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并发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讨 论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是大量细菌堆积在胆囊中或胆囊腔内压升高导致胆囊壁及黏膜受压缺血、磷脂酶作用胆汁产生溶血导致炎症引发该疾病[6]。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案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胆囊[7]。该治疗方案能够在广阔的视野里进行手术,但创伤大,操作繁琐,影响术后恢复[8]。因此,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是研究的热点[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减小手术创伤、降低出血量及术后不良反应,被广泛用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10]。开腹手术刺激机体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导致全身病理变化,影响病人预后。创伤刺激时,机体大量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等炎性介质,通过级联反应诱使机体分泌大量的炎性因子,炎性因子参与机体的病理疾病,其水平与病人机体病理情况密切相关[11]。白细胞介素能改变中性粒细胞形态,使机体释放超氧过氧化酶,引发机体的并发症。肿瘤坏死因子α能够激活且聚集血液细胞,从而使得白细胞进入到血液循环,引发机体靶器官损伤,加重病情。C反应蛋白是急性反应期蛋白,当机体受到外来创伤或者外来刺激时,其含量增加。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可减少病人的炎性反应[12]。

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及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三孔法进行治疗,在保证手术视野的情况下有效缩小手术切口;同时,利用计算机软件能够清晰显示胆囊动脉、胆囊管、胆总管及胆囊三角。腹腔镜设备中的超声刀可发挥电凝止血的效果,降低病人术中出血量,并有效缩短病人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同时,小切口降低病人的炎性反应,进而降低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及C反应蛋白含量。

综上所述,腹腔境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能有效降低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介素胆囊炎胆囊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脑脊液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应用于鉴别诊断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价值分析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胆囊壁增厚怎么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冬防胆囊炎多吃白萝卜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