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理念的河北城市文化研究

2020-06-04梁晓辉李永霞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态文化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

梁晓辉 李永霞

摘 要:文章在深入分析生态文化内涵及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河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問题,立足生态文化视角,为构建河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化体系,提出进一步加快推进河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包括: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持续加强物质投入;与时俱进,健全文化产业制度;充分借助新技术,促进河北文化产业可持续性传承创新。

关键词:生态文化;河北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是当前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推动文化繁荣,加快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实现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生态文明被纳入到了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等。生态文化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日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传统文化主体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和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步确立,资源丰富的河北文化产业在新时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针对如何面对生态文化视域提出的新要求和挑战,借助生态文化的新动力,实现河北文化产业的新发展,研究者开展了专题研究。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与要求

生态文化被誉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其作为新生事物,虽然是人类和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共生文化,但不同学者对其认识和界定不同。有学者认为生态文化是追求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处、协同并进的文化[3]。有学者从哲学视角出发,认为生态文化以实现人、社会、自然相互之间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这一生态价值观为核心,以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建而成的全新文化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需求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4]。从文化视角看,生态文化一般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生态文化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型文化。生态文化对生产、生活带来了新挑战,它是人类与自然、社会共建共享的新要求,将人类与自然视为生命共同体,突出人与自然协调并进、和谐相处的“大格局观”,强调“绿色、开放、共享、可持续”的新理念与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

二、河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中物质生产资料投入与消费潜力开发尚需进一步加强

通过调研发现,就物质层面而言,河北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的投入力度和河北文化产业消费潜力开发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为虽然河北省近年来抢抓发展机遇,持续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和消费力度的刺激,但是面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特别是雄安新区建设及冬奥会等重大战略在河北的落地,区域内民众对河北地域文化产业需求越来越大。为不断满足广大民众对河北文化产业质与量的需要,科学统筹协调地解决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经济社会需求及自然环境承载等的关系,尚需要进一步对河北文化产业增加生产资料投入力度。河北省虽然是大省,但人均经济生产总值居全国平均以下,区域内人民对文化产业消费及购买力尚不足,尚需要进一步挖掘河北文化产业中的消费潜力,以进一步提升消费水平。

(二)文化产业企业欠缺深层次的制度维护和保障

调研表明,就制度建设层面,河北文化产业在基于生态文化视域下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深层次制度维护和保障不健全的情况。制度保障是河北文化产业及企业良性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虽然河北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布《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规划类文件,但是针对河北本区域民族、地域性、特色性、非遗类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文件,以及对河北文化产业企业具体实施性保障的制度文件尚不足。

(三)文化产业生产与服务缺乏创新

调研过程中发现,就精神层面,河北文化产业生产体系、生产工艺、生产产品及服务较为传统,文化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服务等思路相对保守,尚未开拓视野,打开思路。面对当前新经济常态、产业结构转型、生态文明建设、“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河北文化需要在坚守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中,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打造区域文化的生态圈,营造“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河北文化产业提升氛围。

三、加快河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基于生态文化理念,针对河北文化产业现状问题,以“践行文化自信,传承中华国粹,打造河北名片,创新文化发展”为理念,探索形成以下深入推进河北文化产业高质量的实施举措:

(一)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持续加强物质投入

面对生态文化理念对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要求,首要是科学统筹,合理规划,进一步加强财力、生产设备等物质投入力度,为河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河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历史悠久,底蕴丰富,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又有河北地区特有的冀中南、大运河、太行山等特色文化资源。河北文化产业资源尚需归类整合,要进一步打造河北文化产业生态圈中的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区、冀中南文化产业转型引领区,沿海、太行山、长城、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等,并通过以下方式有效开发和利用:首先,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统筹组建河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建设、监督评价等机构,通过调研论证,合理布局,保障河北文化产业物力投入,发挥其管理职能;其次,河北文化行业协会可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为河北文化产业宣传、培育等打造交流分享促进的平台,营造河北文化欣欣向荣的产业氛围,吸引外来资金投入,助力河北文化产业生态持续发展;再次,河北文化产业应主动加强自身“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以特色的品牌赢得大众的认可及后续可持续循环发展的投入。

(二)与时俱进,健全文化产业制度

面对生态文化及区域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河北文化产业质量振兴仍需要紧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河北文化产业的制度体系建设。首先,政府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强河北文化产业实施与保障性制度文件的出台,包括河北各地区发挥地区文化特色优势,在河北生态文化产业链中的特色性文件制度;其次,河北地方高校及科研院所应为基于绿色、循环、可持续的河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研究性报告、河北文化产业生态发展的伦理性制度及管理办法等,以助推河北文化产业高质量规范化发展;再次,河北文化企业及行业应不断立足新时代民众对文化产品的新需求,更新原有的文化企业、行业规范,创新河北文化企业生产、研发、运营、销售、服务、市场调研等各项管理制度。

(三)充分借助新技术,促进河北文化产业可持续性传承创新

为主动适应当前“互联网+”、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新信息技术及新兴产业需求,河北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体系尚需充分借助新技术,以实现“可持续性传承创新”。首先,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河北文化产业的独特性元素,并建立河北文化产业循环发展链条,形成河北文化产业“需求-培育-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以培育河北文化产业的品牌和名片。其次,借助手机App、互联网络及新媒体,加强河北文化产业生态宣传,营造“人人了解河北文化,人人参与河北文化发展”的氛围。再次,借助VR等虚拟现实技术及博物馆文化发展资源等,面对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的群体,建立河北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博物馆,传承河北文化的过去和现在,并书写河北文化的未来。最后,形成“+创意文化产业”的河北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在传承原有河北文化产业工艺、生产、销售服务的同时,将新时代不同群体新的审美、伦理等各方面精神生活的需要,有机地与人们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发并研发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武强年画包装的化妆品、婴幼儿用品、学生学习用品等,将河北文化产业推向发展的新高度,以促进河北文化强省、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0-01-05].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20-01-05].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05/content5449023.htm.

[3]欧阳志云,王如松,郑华,等.海南生态文化建设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70-72.

[4]陈彩棉.生态文化:内涵、意义与建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8):91-95.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两汉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