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语音隐喻的研究

2020-06-04张晨迪

文学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音

内容摘要:隐喻是语言中很普遍的现象,在认知语言学中上升到概念的层面,也是解释众多语言现象的一种很常见的手段。语音隐喻作为隐喻的一种,由国外学者Fónagy于1999年提出,他对这一现象的论述主要限于语音(包括发音方式)和所表意义之间象似关系作出的。目前国内学者也很少有对语音隐喻作过全面和系统的论述,也未有对其本质上的探析。本文将基于前人关于语音隐喻的旁涉研究,运用语音学、音系学及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结合英汉日语中有关语音隐喻的现象,对语音隐喻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以期弥补这一方面研究上的不足。

关键词:语音隐喻 认知语言学 语音 音系

1.引言

隐喻(metaphor)在语言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修辞学中是一种修辞手段,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这里不详细介绍隐喻作为修辞手段的概念和用法,而是认知语言学中上升到“概念”的(conceptual)更为抽象层面的“隐喻”,它能解释众多语言现象。

关于隐喻的研究国内外已做过很多相关研究。Richards于1936年就首先提出了隐喻互动论,将表示两个不同事体的思想并置,就可以互相作用,产生隐喻义。后来Blac(1962)、Tourangeau & Sternberg(1981,1982)等学者又对其理论作了进一步完善。Lakoff和Johnson是近段时期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代表人物,L&J(1980)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不仅在语言中,而且在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都是这样”,“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体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体”。从认知的角度來看,隐喻并不仅仅是两事体基于相似关系进行的比较,而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工具和结果”。(王寅,2007)

而关于语音隐喻国内外学者也很少作过全面和系统的论述。Ivan Fónagy(1999:19)在其论文“Why Iconicity”一文中首先提出“语音隐喻”,主要从语音(或发音方式)与其所表达的意义这一角度进行论述。李弘(2005:70)概括了Fónagy在文中总结的三条原则:(1)有意识表达某种情感与特定发音方式对应,如表达“愤怒、藐视、憎恨、厌恶”等否定性情感时,发音器官会较紧张,咽喉肌肉会收缩;表达“攻击”态度时,会延长辅音如p、t、k等,缩短元音;表示温柔情感时,咽喉肌肉会放松,声响程度低,发音器官趋于平滑,过渡趋慢,较为渐进;等等。(2)发音器官的运动与身体姿态会一致,如表示高兴和柔和时,舌头会向前运动,对应于身体或情感上欲接近对方,反映出一种亲近和友好的态度;表示对立和悲伤时,舌头会向后运动,对应于身体或情感的后缩。(3)不同程度的紧张、延时、言语速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情感。另外,她将语音隐喻概括为6类:(1)音同义异类隐喻;(2)歇后语和诗文对联;(3)基于完全音同形同义异的语音双关;(4)语音仿拟;(5)押韵表达;(6)民俗文化中的语音隐喻。她认为Fónagy所说的“语音隐喻”视为能指与所指之间象似性的问题,而主张按照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的定义从语音层面来论述“跨域喻指”的隐喻现象。陈家晃,段成(2010)对语音隐喻作如下理解:语音隐喻就是不同的所指借助其能指的相似或相同的语音成分所进行的相互联想,它是一种从语音层面进行的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他们对其做了语用上的解读,认为:语音隐喻的使用和理解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音隐喻的使用和理解是一种认知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明示—推理过程,它必然受到关联原则的支配和制约。

另外也有其他学者用语音隐喻对生活中许多其他的语言现象作解释。例如,周锋(2008)就探讨了诗歌语音隐喻的诗性功能,吴智慧(2010)对网络用语的语音隐喻现象作了探析,李雅琴(2007)对语音隐喻角度的汉语歇后语进行了探究,陈家晃,段成(2009)对广告语中的语音隐喻现象作了一些思考。

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思考,运用认知语言学、语音学及音系学相关理论,结合英汉日语中有关语音隐喻的现象,对语音隐喻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以期弥补这一方面研究上的不足。

2.语音隐喻概念界定

Fónagy所说的“语音隐喻”指能指与所指之间象似性的问题,陈家晃,段成(2010)认为语音隐喻就是不同的所指借助其能指的相似或相同的语音成分所进行的相互联想,它是一种从语音层面进行的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Langacker(1987:12)批判地接受了索绪尔的符号模型,即符号是音响形象和概念的结合体,认为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因此,认知语法只设三个基本单位:语义单位和音位单位,这两者构成一个象征单位,Langacker(1987:67-73)用[DOG]/[dg]来表示象征单位“dog”,面在[ ]中用全大写字母表示语义单位,在“/”之后的[ ]中用音标表示音位单位。

以上观点实际上都未能从根本上解释语音隐喻。结合上述各家定义,笔者提出拙见,认为“语音隐喻”是在三个层面(音系层面、语音层面、语义层面)上达成从语音到意义的跨域映射,其中有抽象的概念作为桥梁,实现三个层面的联结。下文将进一步阐释说明。

3.语音隐喻产生的原因及功能

要详细解释语音隐喻就要知道其产生的原因,而语音隐喻产生的原因又和功能密切相关,这里将二者结合加以简要叙述。语音隐喻又是隐喻的一种,因此其产生的原因和隐喻密不可分。

3.1隐喻产生的原因及功能

根据王寅(2007)的看法,隐喻的产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语言方面、认知方面、社会文化方面。

3.1.1语言方面

(1)修辞的需要

语言表达上求新猎异的需求成为隐喻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恰当使用隐喻可大大增强语言的修辞效果,提高表达上的形象性、意象性、趣味性、隐晦性、诗意性,使人耳目一新,从而引起共鸣。其中诗歌是使用隐喻修辞的典范,隐喻既能满足诗歌的表达需要,诗歌又是实现隐喻的修辞功能。例如:

(1)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中以浅显生动的隐喻婉转地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这种隐喻在诗中,喻体一般并不出现,总是隐蔽起来,读者可根据诗人在本体中的描绘, 体味出喻体的具体指向。又如:

(2)莎士比亚在其著名诗行中以一基本隐喻唤起世人对人生的思量:

Alltheworld' sastage,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

Andallthemenandwomenmerelyplays.

众生只是这台上的演员。

Theyhavetheirexitsandtheirentrances,

有上场就有谢幕,

Andonemaninhistimeplaysmanyparts.

人的一生上演着不同角色。

这首短诗运作的思维机制是常规隐喻“人生是舞台”。这一基本概念在诸多中外诗歌甚至日常语言中频繁使用。

(2)经济性的需要

隐喻可以使旧词不断获得新义。Goatly(1997)分析了整个英语词汇的隐喻模式,发现整个英语词汇都是建立在这些模式之上发展起来的。隐喻可使语言表达简练,达到言简意赅的目的,同时也使语句委婉高雅,反映出说话人的情操。成语的修辞性和经济性功能正在于此。例如“声如洪钟”,就是形容一个人说话或唱歌的声音很洪亮;再如,说一个人听了精辟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的启发,可以用“醍醐灌顶”概括,仅仅四字就可以基本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涵盖。

3.1.2认知方面

当今认知科学界普遍认为: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识新事体的需要,具有组织人类概念系统和发展人类认知的功能。不直接源自体验的概念主要是在直接体验的基础上哦通过隐喻形成的,隐喻是形成抽象概念并进一步建构概念的必由之路。产生隐喻用法的认知基础是:人们可通过思考发现各类事体间各种关系的相似之处,或通过想象建立联系。隐喻就成了人们对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工具,它在本质上成了一种认知现象,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

3.1.3社会文化方面

人们为了达到礼貌的目的往往会避免一些令人不愉快的说法,此时就需要借助隐喻性的委婉语。也就是说,隐喻在社会交际和文化交流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我们常用“离开了人间”、“逝世”、“翘辫子”、“上西天”等来委婉地表达“死”这个说法。

3.2语音隐喻产生的原因及功能

语音隐喻的产生基于隐喻的基础之上,因此和隐喻产生的原因有相似之处,但同时语音隐喻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认知方面。Ivan Fónagy所说的“语音隐喻”,实际上是关于语音与其所指对象之间象似性的问题,因为象似性主要讨论语言形式在音、形和结构上与其所指(客观世界、经验结构、认知方式、概念框架、所表意义)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王寅, 2001:335,2000)。根据Vuletic(2003)的观点,“语音隐喻是不同的意义(contents)通过各自能指的相似性(similarity)或相近性(closeness)所进行的联想(association)。”Vuletic文中的能指就是语音(sound),而语音之所以能在不同的意义间进行联想,是由词与词内在的理据性(innermotivation)所创造的,而这些词必须具有相同(identical)或相似(similar)的语音成分(soundelements)。因此,语音隐喻的产生是源于语音和意义之间的相似关系,从而形成跨域映射。

第二,社会文化方面。语音隐喻的产生往往离不开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一些避讳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家人在吃梨时,忌分开来吃,以此避讳“分离”;又如,中国人一般不太喜欢“4”这个数字,有些大宾馆中,房间号码、楼层去掉了“4”,因为“4”与“死”谐音。

4.语音隐喻的工作机制

语音隐喻是建立在隐喻的基础上的,要解释语音隐喻的工作机制就必须了解隐喻的工作机制。

4.1隐喻的工作机制

关于隐喻工作机制的提出,最著名的是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简称GMT),后又吸收了其他学者的理论成果,于1999年提出“基本隐喻综合理论(The Integrated Theory of Primary Metaphor)”,包含四部分:

(1)Johnson并存理论(Johnsons Theory of Conflation):心智经验和感觉经验是共存的。它强调一种无意识的跨域联结性,实际上就是概念隐喻的映射。

(2)Grady的基本隐喻理论(Gradys Theory of Primary Metaphor):基本隐喻的结构最简单,所以又叫原子隐喻,它是将日常的感知经验自然地、自动地、无意识地映射到概念结构之上的结果,“并存”是形成基本隐喻的基础。

(3)Narayanan的隐喻神经理论(Narayanans Neural Theory of Metaphor):进一步从神经联接的角度解释并存现象。

(4)Fauconnier & Turner(1996)的概念融合理论(Fauconnier and Turners Theory of Conceptual Blending)或簡称为BT(Blending Theory)。

CMT用“跨域映射”来解释隐喻:使用术语“域(domain)”一词,强调从始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单方向的映射。而BT则使用术语“心智空间(mental space)”,强调输入空间与类属空间、输入空间与融合空间之间的多重映射。

王寅(1995)在“论语言交际模式”一文中提到了语言交际锥形图:

他将这一图式引用到论述隐喻工作机制中,认为必须全面考虑隐喻理解过程中所须涉及的5个因素:认知主体、本体、喻体、喻底、语境。他将5种因素结合,采用五位一体的形式来解释隐喻,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但是他在这个图式中提出的“本体”、“喻体”和“喻底”的说法依旧沿用了修辞学中的术语,容易与认知语言学上的“概念隐喻”相混淆,造成概念上的混乱。

4.2语音隐喻的工作机制

語音隐喻作为隐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和隐喻在工作机制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笔者就将结合隐喻的工作机制,对语音隐喻的工作机制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

语音隐喻是从语音到意义的跨域映射,那么这一映射过程到底是怎样实现的呢?笔者认为是在三个层面(音系层面、语音层面、语义层面)上达成从语音到意义的跨域映射,其中有概念作为桥梁,实现三个层面的联结。将这三个层面视为三个点,由此可以建立一个立体架构,这里暂且称之为“语音隐喻立体映射架构”。如下图:

这里需要对此图做一下解释。可以看到,这个立体架构呈现一个三角锥形,最上面的一个点为语音,底面的三个点分别为音系、抽象概念和语义。由于在立体几何中,从某个方向来看某一立体图形并不是所有的棱都能看到,因此在用平面图绘制时,看不见的棱都用虚线表示。因为音系是属于语音中抽象的一部分,无法直接被人所感知,所以在此图中将其置于隐藏部分(但是是存在的并非没有),用虚线灰点表示。概念并不是人们所看到的语言的实际形式,因此用黑线灰点表示。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运动方向,从音系到语音,再从语音到概念,最后由概念到语义,语义内部又产生相应的映射。整个过程呈现一个立体的架构,从而实现从语音到语义的跨域映射。下面将举几个实例来简单说明这一架构:

(3)英语:I C U!

如图,例(3)中所举的英语的“I C U”,表面上看就只是三个简单的字母,但是人们往往能由此联想到句子“I see you”,这是因为这三个字母的发音分别与三个单词相对应,于是从音系层面就开始自主触发,进而过渡到语音,再由语音触发概念,使这三个字母与大脑中的三个单词相联系(I=I C=SEE U=YOU),最后理解出这句话的完整意义。

(4)汉语:“食”全“食”美(某美食节目)

如图,例(4)中所举的汉语的“‘食全‘食美”,是某一美食节目的名称,由于“食”和“十”读音相同,因此由音系层面开始触发到语音,再由概念(“食”=“十”)过渡到表面的语义,既表现了美食的含义,又有完美之意,达到一语双关的目的。

(5)日语:「朝飯(あさめし)」「浅飯(あさめし)」

如图,例(5)所举的日语的「朝飯(あさめし)」和「浅飯(あさめし)」,同样的有相同的读音,由音系触发经由语音表现,再由概念过渡到语义,最后表达出“因没有时间只吃一点的早饭”的双重含义。

5.结语

本文基于前人关于语音隐喻的研究,运用语音学、音系学及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结合英汉日语中有关语音隐喻的现象,对语音隐喻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提出了“语音隐喻立体映射架构”的语音隐喻工作机制,以期弥补这一方面研究上的不足。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以及时间和篇幅有限,研究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继续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Black,Max.Metaphor [A]. In M.Black(ed.).Models and Metaphors [C].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2.

[2]Fónagy,Ivan. Why Iconicity[A]. In N?nnyMax & OlgaFischer(eds.). Form Mim ing Meaning—Iconicity in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9.

[3]Goatly,Andrew.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M]. Routledge:London & New York,1997.

[4]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 ar vol.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6]Richards,I.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7]Tourangeau,R.& R.J.Sternberg. Aptness in Metaphor [J]. Cognitive Psychology,1981,13:27-55.

[8]Tourangeau,R.& R.J.Sternberg.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ng metaphors. Cognition,1982,11:203-244.

[9]Vuletic B.Phoneticmetaphor[J] .RussianLiteratureLIV, 2003:397-414.

[10]陈家晃,段成.广告语中的语音隐喻初探[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239-241.

[11]陈家晃,段成.语音隐喻及其语用解读[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0,26(2):63-66.

[12]李弘.语音隐喻初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3):70-74 .

[13]李雅琴.语音隐喻角度的汉语歇后语探究[J].内江科技,2007,28(12):25-25.

[14]吴智慧.网络用语的语音隐喻现象探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79-81.

[15]王寅.论语言交际模式[J].外语教学,1995(2):38-43.

[16]王寅.象似性:取得文体特征的重要手段[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4).

[17]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

[18]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9]周锋.诗歌语音隐喻的诗性功能[J].求索,2008(4)196-198.

(作者介绍:张晨迪,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语音
微信语音恐惧症
SCHMID语音交换系统维护与维修案例浅析
魔力语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
对方正在输入……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探索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