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彭德怀称作“老哥”的史可全

2020-06-03梅兴无

党史纵览 2020年3期
关键词:老哥彭德怀

梅兴无

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少将中年纪最长的一位名叫史可全,当时他已经63岁了。在全体开国将帅中,他的年龄也仅比朱德小6岁,连领导过他的彭德怀都亲切地称他“老哥”。老将军史可全在后勤战线上干了大半辈子,看似波澜不惊的人生长河却有很多令人感动的传奇浪花。

给段德昌当秘密交通员

史可全,原名史太金,1892年出生于湖北天门干驿镇史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2岁开始给地主老财家放牛,受尽了剥削和压迫。1926年,他在家乡参加了农民运动,1927年3月加入中國共产党。1927年下半年,受党组织的委派,史可全来到江陵县马家寨,以杂货店伙计的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交通工作。期间,史可全充当了在这一带领导武装斗争的段德昌与彭德怀之间的联络人。

当时,段德昌在攻打江陵弥陀寺的战斗中负伤,由史可全护送秘密回到家乡湖南南县(与湖北相邻)养伤。段德昌得知驻防南县的湘军是彭德怀所部,心里十分高兴。早在北伐时期,充满正义感的彭德怀就与军中的共产党员段德昌结识,在段德昌的引导下,彭德怀十分向往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段德昌受党组织的派遣,潜回洪湖地区开展农村武装斗争;彭德怀则率部随军东征,后移驻南县。

于是,段德昌派史可全秘密联系上了彭德怀,彭德怀迫不及待地让史可全带路,连夜赶去看望段德昌。两人一见面,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彭德怀关切地询问段德昌的伤情,让随行的团部医官给他治伤,还带了不少鸡、鱼等滋补品给他。他俩谈论了对局势的看法,彭德怀也再次向段德昌表达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迫切愿望。段德昌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德怀同志,非常欢迎你加入共产党,我愿意当你的入党介绍人。”

出于保密考虑,段德昌与彭德怀约定,尽量少见面,有事可由史可全联络转达。史可全比彭德怀年长6岁,每次见面,彭德怀总是“老哥”长、“老哥”短地称呼他。

根据段德昌的建议,中共南华安特委很快同意吸收彭德怀入党,并上报湖南省委批准。在段德昌伤愈准备离开南县时,彭德怀让史可全询问段德昌有什么需要,段德昌提出需要枪支弹药和路费,准备回洪湖地区继续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彭德怀即命人将未上号册的10支私枪和几百发子弹以及一笔经费,通过史可全秘密送给了段德昌。

史可全随段德昌返回洪湖地区后,继续留在马家寨杂货店。1929年3月,史可全收到一份国民党军即将进犯马家寨的情报,便连夜送交段德昌,使在马家寨的游击队迅速转移,转危为安。

国民党军扑空后,进行了大搜查。史可全不幸被捕,被关到长江南岸的公安县斗湖堤敌军营部。敌人施用酷刑拷问他:“你是不是共产党?”他一口咬定:“不是。我就是一个杂货店伙计,每天下午五点就上铺板关门,外面的事我一点都不知道。”打手用烧红的烙铁来威胁他,他也毫不畏惧:“我啥事都不知道!” 敌人一无所获,又抓不到把柄,只得将他关进牢房。

不久,经马家寨地下党组织派人打通敌营长的关系,史可全被释放回到了马家寨。段德昌特地来看望他,称赞他勇敢坚强,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是个好样的共产党员,并鼓励他:“要继续好好地干。”之后,史可全被安排在马家寨一家新开设的甜食馆里,继续为党工作。

为彭德怀摸鱼改善伙食

1930年7月,红四、六军在公安会师组成红二军团,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率领红军主力创建了洪湖革命根据地。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也在这一年,史可全回到家乡担任乡苏维埃拥红委员。

1932年春,时任红三军九师师长的段德昌率部开辟襄北根据地,在天门东北部组织文家墩战役。史可全听说老领导带领红军打过来了,心情特别激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动员群众筹集军需物资,装了五六船,运送到红九师驻地张家场。段德昌见到史可全,称赞道:“你在马家寨做秘密交通搞得好,这次粮秣运输也搞得不错呢!”

段德昌指挥红军在文家墩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共俘敌2000余人,击毙敌团长1名,生擒敌旅长韩昌俊。这一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洪湖苏区的“围剿”,给苏区群众以极大的鼓舞。不久,史可全与30多名青年正式参加了红军。

此时,史可全已经40岁,这把年纪已不适合拿枪杆子上战场冲锋陷阵了。段德昌对他说:“我看你筹集物资有一套,你就去做粮秣工作吧!”于是,史可全被安排做后勤工作,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史可全从连队的军需干起,先后任连司务长、团供给主任,1935年长征时,担任红二军团(1934年10月恢复此番号)四师供给部部长、红二方面军供给部粮秣科科长。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筹集、运输、保管粮草都非常困难,但史可全的后勤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为部队在困境中生存下来做出了特殊贡献。贺龙多次称赞史可全“是红二军团的大功臣”。

抗战全面爆发后,红二方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一二○师,史可全任三五八旅兵站站长,1942年任该旅供给部长,这时他已年过半百。当时八路军的许多干部都向往去延安抗大学习充电,出身贫苦、文化水平较低的史可全更是渴望到抗大去学习,经几番向组织打报告,终于如愿以偿。接到了去抗大学习的通知,他高高兴兴地忙着做交接工作。

未曾想,第二天史可全又接到一道命令,要调他到晋绥二军分区去任职,要求立即赴任。对此,他开始想不通,有些抵触情绪,就找旅长张宗逊反映自己的想法:“我文化低,好容易得到一个学习机会,怎么又不让我去了呢?”张宗逊笑道:“谁叫你‘驼子摔筋斗——两头翘(俏)呢?部队现在急需要你,许光达到晋绥去开辟根据地,成立二军分区,说要个得力的供给部长,选来选去,贺老总选中了你。”张宗逊这么一说,史可全明白了,表示完全服从新的任职命令,打趣地说:“我这个供给部长,绝对‘供给你们调动!”

二军分区所处的晋西北地区,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加上日军的疯狂“扫荡”、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生活极其困难。尽管史可全使出浑身解数筹集给养,但部队的日子仍过得紧巴巴的。

不久,史可全带着警卫员、炊事员等身边工作人员,来到芦苇荡安营扎寨。年近古稀的他,每天精神抖擞,挥舞镰刀“咔嚓、咔嚓”地砍芦苇,转眼间一大片芦苇便倒在了他的身后,连身边那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甘拜下风。三伏天的芦苇荡热得像个大蒸笼,史可全像一个地道的老农一样,挥汗如雨,开垦了大片荒地。

他的几个孩子一放暑假,就会来到芦苇荡干活。这既是为开荒种地增添人手,更重要的是锻炼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就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磨炼艰苦奋斗的作风。孩子们手上打起了血泡,弄破后疼得直叫唤,史可全说:“没事,等起了茧子就好了。”不过,当孩子们在砍芦苇时拾到一窝野鸭蛋,也会高兴得忘掉一切。但史可全下了一条“死命令”,野鸭蛋谁都不许吃,要送给那位刚生孩子就参加演出,却晕倒在台上的演员补补身子。

最叫孩子们开心的是,他们跟父亲学会了摸鱼的绝技。从湖里摸到几条鱼上来,在芦苇茬中间支起锅,用湖水煮湖鱼,然后美美地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当然,他们没有忘记留下兩条鱼,连同野鸭蛋一起送给那位刚生完孩子的演员阿姨。

史可全还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种红薯、棉花和各种瓜果蔬菜。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除了自家吃用外,大部分都送给了看守监狱的战士和周围的群众。用卖芦苇的钱买回几只小猪仔喂养,过年杀年猪,史可全就把周围的乡亲和城里的名师、名医、名演员请到家里来做客,吃肉喝汤拉家常。

得到帮助的群众受到启发,纷纷跟着史可全钻进芦苇荡讨生活。大家都佩服老将军有眼力,不愧是供给部长,带领大伙儿找到了勤劳谋生的好路子。

史可全一生简朴,省吃俭用,周济群众,身后未留分文,家中最值钱的是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他自立自强、踏实坦荡的人生观,是留给子女们最宝贵的遗产。他的子女们都传承了老将军的优秀品质。他们大都是企业的普通职工,后又在企业改制中先后下岗,但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像他们的父亲一样开荒种地、养鸡养鸭,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煤气太贵,就在院子里搭起灶台,用枯枝败叶烧水做饭,草木灰撒地肥田。房屋漏雨,就自己动手修补,从不给组织添麻烦。院子里果树果实压满枝头,有人上门收购,尽管他们下岗后生活拮据,但从来不卖,全送给下岗的工友分享。

史可全良好的家风深深教育和影响了下一代,为人们树立了典范。(题图为史可全戎装像)

(责任编辑:章雨舟)

猜你喜欢

老哥彭德怀
彭德怀:一把扯下自己的画像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我的老哥是近视达人
我的老哥是近视达人
彭德怀不愿照相
老哥刘益善
彭德怀罢宴
理发
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