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踪回访延伸护理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2020-06-03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资料饮食心理

王 琳

重庆市云阳县中医院护理部,重庆 404500

神经性厌食症(AN)作为一种病理性进食障碍,一般是指为了减肥和改变体型,患者在自我暗示下,有意进行饮食限制,从而引起的自身饮食失调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精神障碍疾病[1]。目前,AN病因尚未明确,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均能对其产生影响,既往研究表明,5%~15%的AN患者有心脏并发症、继发性感染的风险,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衰竭、自杀等情况,这一严重后果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AN尤其好发于青少年人群[2],对AN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跟踪回访延伸护理在AN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进食障碍调查问卷(EDE-Q)评分、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BIS/BAS)评分及Frost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MPS)评分的影响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AN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AN诊断标准[3];(2)意志清醒并无交流障碍者;(3)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者;(2)有严重自杀意念者;(3)参与其他临床试验。将上述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5例、女35例,年龄14~28岁、平均(20.3±3.4)岁;试验组男6例、女34例,年龄15~30岁、平均(21.4±6.2)岁。两组性别、年龄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常规心理护理、健康监测等。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以跟踪回访延伸干预,具体如下。(1)组建跟踪回访延伸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医师、专科护士、心理咨询师和营养师,医师负责疾病的治疗和相关知识的宣教,定期为患者答疑解惑,必要时还开展讲座宣传疾病知识;护士则负责日常护理工作;营养师制订可行性饮食计划;心理医师注意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各组员明确各自工作内容和职责。(2)方案制订:结合研究资料和患者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跟踪回访方案,确保方案合理可行,明确回访的目的、意义、流程等,各个组员明确各自职责。(3)方案实施:①回访准备。回访前,回访人员查阅患者临床资料,了解其病情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电话形式询问患者最近情况,包括康复情况、心理状态、服药情况等。②回访进行。指导患者填写健康状况调查表,收集资料,做成书面报告;在回访过程中同时进行家庭干预,宣传疾病相关知识,对治疗方案、用药情况、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疾病康复等进行指导和答疑;此外,注重患者日常生活的干预,向患者宣传心理知识、健康知识等,指导患者如何释放压力;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营养饮食的重视,提出科学、合理的营养食谱,促使患者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确保患者饮食健康,保证一定量的营养摄入,避免营养不良;医护人员及患者共同制订目标体质量,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努力向目标靠近;医护人员通过分析患者的性格特点,配合他们纠正一些平常生活中不良生活习惯,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出现焦虑与偏执等负面情绪,耐心疏导,消除其抵抗心理,提高配合度。

1.2.2观察指标 (1)EDE-Q评分[4]:评价患者进食障碍行为和心理状态,包括4个主要部分,即限制进食、关注饮食、关注体质量和关注体型,共28个条目,评分越高说明发生频率或强度越高。(2)BIS/BAS评分[4]:评价患者激活行为和抑制行为情况,内容包括激活系统和抑制系统共18个条目,BIS共5个条目,总分5~20分;BAS包含3个维度(行为激活-驱力、行为激活-奖赏反应、行为激活-愉悦追求),共13个条目,总分13~52分,得分越高表明抑制/激活行为越严重。(3)FMPS评分[5]:评价患者完美主义,共35个条目,内容包括担心错误、行为迟疑、个人标准、父母期望、父母批评、条理性,得分越高表明完美主义倾向越严重。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EDE-Q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EDE-Q各维度(限制进食、关注饮食、关注体质量和关注体型)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EDE-Q评分比较分)

注:与组内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BIS/BAS评分比较分)

注:与组内干预前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BIS/BAS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BI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BA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下降或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FMPS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FMP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FMPS评分分)

注:与组内干预前比较,*P<0.05。

3 讨 论

AN多发于年轻女性,其病因可能与家庭、个人及社会有关,临床治疗方法多以促胃肠动力药物、心理干预为主[6]。既往研究显示,早期饮食干预可保证AN患者摄入充足营养,加快患者恢复[7],同时AN病因研究发现,AN患者对自身体态表现出过多的关注与在意,一方面过于注重外形,另一方面严格控制饮食,拒绝正常营养摄入,导致患者得不到最基本的营养支持,长此以往会出现极度消瘦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8]。亢清等[9]研究发现,对AN患者进行家庭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家庭亲密度和矛盾性,改善其心理情况和饮食态度,加快恢复。

本文对AN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回访延伸护理,通过心理干预与家庭干预等方式,有效改善了患者的BIS/BAS评分和FMPS评分,提高了患者康复速度,证实了定期跟踪回访延伸护理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干预方式有以下优势和特点:(1)医护人员首先组建跟踪回访小组,旨在通过小组管理,让患者享受到条理性、针对性和高效性的优质服务,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又相互协调,提升了工作效率,使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2)医护人员在回访前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和临床资料,制订科学、合理的回访方案,询问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建议与意见,完善回访方案。(3)医护人员注重健康指导、饮食指导、疾病宣传,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疾病机制、治疗过程、注意事项等,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予以患者充分的信息支持和社会支持。(4)有资料显示,家庭干预与饮食干预在改善AN患者的营养状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10]。因此,在回访过程中,试验组特别注重患者的饮食习惯,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足够的营养对患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出合理的营养食谱建议。为取得更高的干预效果,护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制订目标体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度和依从性。经过上述护理措施后,试验组患者的EDE-Q评分、BIS/BAS评分及FMPS评分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进一步证明了定期跟踪回访延伸护理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这也与陈丽方等[1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从目前已有资料来看,AN的护理干预研究较少,一般以饮食指导和心理干预为主,崔青[12]的研究认为,AN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者,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高,预后不佳,加强护理十分重要;隋立彬[13]在AN患儿中应用延伸干预,同样取得良好效果。因此笔者认为,AN的疾病特点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具有较高的延伸干预需求,跟踪回访延伸护理是一种理想的延伸干预手段。但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护理人员延伸护理的认知水平较低,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松懈、重视度不足等问题,接下来的研究将重新调整干预流程,对组员进行相关培训后再进行正式干预。

综上所述,在AN患者中实施跟踪回访延伸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进食情况和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资料饮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何为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