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20-06-01马宏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新课改

马宏城

摘 要:没有情感的教育就如一潭死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了活力。情感和教育是息息相关的,教育一旦缺乏了情感,就会变得机械、刻板。在日常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缺乏自己对生活的感知,没有人际交流,这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学生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经常会产生许多的不良情绪,情感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怎么体验生活。语文课程内容的人文精神非常丰富,是教师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2.046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情感教育和学生的人格形成联系非常紧密,语文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通过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帮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的素质不断提升。

一、简述语文情感教育

1.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应该包含在我国的普通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日常的教育中不断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情绪等,这里同时强调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尊,让他们能够不断地适应社会得发展。在情感教育中,对学生人际关系的梳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中重点的工作内容。

不同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对于情感教育的理解和施行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的情感和教学内容产生共鸣,互相交融,让学生的自我世界不断完善。情感教育还需要和其他许多教育资源相交融,才能更好地让情感教育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语文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是不可分割的。语文情感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合理解读学生的个体特点,积极利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资源,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良好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目的。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情感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成长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语文中的人文主义,同时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把学生的情感納入进来,不断地肯定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激发自己的情感,勇于分享交流,进而促成情感教育。希望通过语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学生的情感健康成长。

二、语文情感教育作用

1.和新课改要求吻合

从新课改的内容来看,语文的情感教育可以从学生的差异和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出发。

从新课改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出,课改要求教师把语文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相关的知识,教师要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让学生个性化成长。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进而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这才能够更好地体现语文的价值。

从语文课本内容可以看出,在选取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教育者不断地把传统文化引入进来,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情感教育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新课改下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的问题,或者身边的事情摘选到教材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由,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学生将教材内的情感内涵和自己联系起来,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对美好的事物产生了情感的需求,排斥丑陋不好的事物,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

初中时期是情感培养的关键时期,学生在对待周围的人、物时,自尊心强,敏感度高,在成长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这时,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合理引导,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语文理念的回归

初中语文教育的本质还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配合课改要求,真实响应语文教育理念回归本质,在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的同时,感染学生,让学生也能够运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三、 语文情感教育目前的情况

1.不重视情感教育

我国在初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更强调学生的知识和书写能力,没有从情感上考虑。教师在教学中会结合新的科学技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兴趣,但是本质上,教师还是希望学生增加语文知识的储备,忽略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学生在这一时期的成长非常快,情感变化也频繁,教师没有考虑这些,在实际教学中使得情感驾驭没有层次。初中语文教师没有理清情感教育和德育的内涵,容易理所当然地认为二者是相同的,无法正视学生情感的诉求。教师在教学完成后,没有相应的评价手段和评价体系,这就使得教师即使出现教学偏差也无法及时发现并进行纠正。这对于初中学生的情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在教学中很少应用情感教育

在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常常发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不断灌输语文知识,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情感诉求,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同时,现今学生的个性非常张扬,在自己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形成一些极端的心理,或者做出不好的行为,这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从以上可以看出,语文在教学中缺乏情感教育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仅影响师生间的关系,还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造成阻碍。

3.教学中缺乏兴趣和情感体验

现今,可以发现语文教材的版本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编者也不断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收集语文教材内容。然而现实却是,初中学生对教材内容并没有兴趣,甚至由于文章内容和时代脱节,学生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现在的初中生更多关注的是网络、游戏等,语文教材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兴趣不高。

四、 语文情感教育的方法

1. 遵循情感教育客观规律

初中学生的情感产生都和外界的情境密切相关,学生的感受舒适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接受语文教学的知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接受情感教育的熏陶。同时情感也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完善自我。

2. 调节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调动情感教育的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在情感中自我成长。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学生完成教师的任何任务都应该受到表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这种喜悦转化为学习中的动力,增加学生的意志力。学生如果在学习中遭遇失败,出现不良情绪时,也可以及时从这种不良情绪中走出来,恢复上进、求知的状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3. 融洽师生关系

初中语文教育更是爱的教育,教师在日常教育中要主动地关心学生的成长,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帮助学生排除生活和情感中的困扰,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这样学生在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后,会更加地信任教师,也会非常乐意让教师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融洽师生的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学习换位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现今社會发展速度加快,各种理念不断充斥在学生的周围,学生分辨能力不足,这就更需要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师生在彼此的尊重、信任中不断进步、成长。

在新的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是非常合适的。情感教育赋予语文内容以灵魂,教师把情感教育这缕阳光撒进学生心田,让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在无声中被滋润。

参考文献:

[1] 彭迪锋《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分析》,《学周刊》2017年第25期。

[2] 连伟繁《浅析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17期。

[3] 王玉娟《初中语文如何营造德育气氛,提升学生品德修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