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气韵代入舞蹈创作中对舞蹈本体发展的重要性

2020-06-01程智瑞

戏剧之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气韵

程智瑞

【摘 要】本文通过对气韵概念的剖析、气韵对于舞蹈本体的应用以及气韵对于舞蹈创作的影响,展示气韵贯穿于舞蹈始终的重要性。

【关键词】气韵;舞蹈本体;舞蹈创作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2-0101-02

一、关于“气”“韵”以及“气韵”之概念

(一)“气韵”之概念

万事万物皆被空气所包围,空气无处不在,所有进行呼吸的生物不仅被气所包围,气还存在于生物本体之中。若是没有气的存在,那么生命也将不复存在,所以气对于我们来讲不可缺失。

气的种类繁多,且存在于许多方面。譬如可乐中的气若是没有二氧化碳,便没有碳酸饮料的饮用快感;又如汽车轮胎里的气,若是没有氮气,汽车又怎么能平稳地行驶在路上;再如热气球中的气,若是没有氢气,热气球又怎么能升入空中。

1.“气”之义

据考证,“气”之来源,是先秦诸子所论“云气”“气息”本义,主要在两汉迅速和合、超越,最突出的表现是“气”之意蕴迅速上升,成为当时思想史上天地万物之“本原全美”范畴,与先秦之“道”相通。因此,“气”之本原义或思想史上的“元气”论得以成立。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也可以窥见一二。

“气”的意蕴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这在以家庭伦理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是很重要的。周秦汉魏西晋乐论之实质或精粹在于声律论中的“和气”理论,作为专门声律理论中的“和气”理论是对音声的调节、修饰或美化,使之“和”“谐”“均”或“运”的过程或状态。而对音声进行调节使之“和”的过程或状态即是对“气”进行调节,使之“和”的过程或状态没有“气”的参与,不但音乐实践活动与声、律、音、乐等理论无法展开,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也是难以想象的。

2.“韵”之义

“韵”的最基本意蕴也是“和”。据记载,“韵”一词也出现于先秦,正式问世于汉代,本义为声响和谐。

以“韵”字为表征,约始于西汉武帝时代,西晋后期以前不绝如缕;之后宣化骤盛,出现了东晋与萧梁两个高峰,规律是:佛教宣化愈盛,“韵”字出现的次数愈多,内涵与外延也愈丰盛。故考察自汉至晋佛音声东流影响汉文化,既是考察当时之“韵”史,也是考察当时艺术精神流变的重要方面。

不仅如此,“韵”是当时以佛教为中心的天竺文化东传之产物,是天竺文化艺术精神之表征,其出现与流行是和当时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出现与流行成正比的。

韩刚对“韵”字的起源考证目前当是最到位的。他认为“韵”字自战国时期进入中国文化史的音声领域,对它的运用时断时续。先秦用“韵”可视为国族声律理论“韵”之首发,蔡邕又较全面地开启了后世用“韵”之先河。西晉后期至东晋南北朝为佛教宣化盛期,梵音呗匿响彻云霄,时人趋之若鹜,与之相应,“韵”字大量出现,有若井喷,意蕴亦大大拓展。在东晋由“声音和”之本义迅速引申出人伦品鉴之“风度和”,并上提一层,成立与“道”“气”相通之本原全美义,而后下落,至萧梁时衍生出文艺品评之“风格和”。东晋以前的“韵”几乎全是有关声响之“韵”,但东晋后,由声响之“韵”引申出来的人物风度、本原全美、文艺品评之“韵”却多了起来。尤其是“韵”之本原全美义的成立,使它有了与先秦之“道”、两汉之“气”等“形而上”、玄元范畴相通的平等地位。

可见,“韵”字从起源到流行的整个过程与中国内地对佛教文化的接纳之间呈现出一种正比关系。这种正比关系表明,“韵”确实是关乎以佛教文化为主的天竺文化本质特征的,或者说它代表了当时天竺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气韵”之论

“气韵”是中国古典艺术和中国艺术精神的至高和核心的范畴。气韵出现的年代太过于久远,以至于甚至无法准确追溯其源头,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生俱来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朦胧虚玄特征中,进一步深入了解并解释“气韵”一词。

二、气韵对于舞蹈本体的作用

(一)气韵对舞蹈本体的应用

舞蹈本体的概念,用身体的肢体动作去表达编导的情绪,表现故事的脉络,展现精神的内涵的造型性舞蹈化动作被称为舞蹈本体。它是一切舞蹈的来源、一切舞蹈的基础,没有舞蹈本体—我们的肢体,那么舞蹈就无从谈起。

“舞蹈是什么”,有关舞蹈艺术的终极思考,每一位与舞蹈相关的人都曾为这个问题绞尽脑汁。舞蹈不应该只是单方面地炫耀技巧、优美姿态的呈现、单一目的的模仿与再现,也不是为了讲述故事而衍生出来的艺术形式。舞蹈是多方面综合体,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窥见一二。舞蹈像一个拥有独立性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气场和与众不同、无人可比的价值。不了解舞蹈的人只是模仿了外在,却无法企及内涵。只有懂舞蹈的人,才能在艺术森林中让这一颗星星重新挂在天上。而学习舞蹈的人要做的就是不要让舞蹈蒙尘,不要让舞蹈低俗化,要让舞蹈熠熠生辉。

(二)气韵在舞蹈本体中的使用

人的一招一式、一静一动、一眨一睁,都有其内在韵律,而这种外在无法控制、只能由内在进行调整的就是气韵。气让我们的身体在做动作的时候更加通透,就好比气对于唱歌的重要性。韵则同样重要,每一个人跳舞时对于动作的处理和理解都是不同的,韵使得一个动作变得非常与众不同,他人无法模仿,使其具有唯一性与独特性,这就是气韵在舞蹈本体中外在的肢体应用。

舞蹈不仅是外在的体现,还有内在的精神。气韵在传达感情和情绪的时候也同样重要。表现恋爱的时候,气息是短的、小的,是提起来的;在表现悲伤的情绪时,气息是冗长的、是往下沉的;在表现愤怒的时候,气息就又成了上冲、迅速外放的样子。足以可见,情绪与气息是不可分开的。不同艺术风格的舞蹈想要表达出来的心境不同,因此表现形式等也不尽相同。

对于情态意境的体现应该做到情景交融,“情”是发自人的内心,从内而外,而“景”则是现实的客观存在,体现在外部,将两者有效结合,能够实现承上启下、深化主题的作用,从而给予观众更丰富的视觉感受。舞蹈表演与其他艺术一样,在建设自身的情感思路时,应该做到情深意切,因此,这要求相关的舞蹈需要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感有深刻的感受,只有这样舞蹈作品的情感才会饱满充沛,而舞蹈作品的主题也就可以得到体现,甚至是升华。

舞蹈作品从远古时期狩猎、取暖等生活舞蹈发展到如今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舞蹈,与其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联,与音乐也有很大的关联。音乐中的情绪与舞蹈中的情绪是吻合的,音乐中的气息与舞蹈中的气息也是相同的,音乐和舞蹈虽各有其自身的韵律,但是也是相同的,使用在同一处也是相统一的。

三、气韵对于舞蹈创作的重要性

“气”与“韵”是中国舞蹈里不可缺少的内在力量,使得举手投足间更加流畅连贯,观众看起来更加轻松自如。可以说“气”与“韵”是舞蹈的血液,让干瘪的舞蹈动作更加饱满充沛。

舞蹈具有很强的美感,而这些美感需要通过舞蹈本体来体现,演员应该将肢体动作与内心的情感进行有效结合,并进行二度创作深层加工。只有这样,才能够较好地表现出创作者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作品的意义和精神内涵。

气韵意境是一个舞蹈的精髓与灵魂,其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还能够充分引起观众的想象与审美,给予观众更高级的观看感受,只有具有气韵意境的舞蹈,才能够被人们接受与喜欢。对于美的气韵意境的描绘,应该做好情与景的巧妙交融,目前,该方面的相关课题已经引起了众多舞蹈表演人员的重视,本文也主要针对舞蹈表演中的气韵意境类型及描绘美的气韵意境的相关措施两大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舞蹈作品气韵意境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韩刚.隋唐以前汉梵艺术精神之汇通与融合[M].气韵,人民出版社,2016.12.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气韵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合梅壶”的艺术美感与精神气韵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大众舞蹈与舞蹈创作的融合研究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高古清雅 气韵雄健——评何健新的书法与国画
风:世世代代的气韵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