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CiteSpace分析(2005~2019)

2020-05-30付文莉白丽梅

关键词:发文景观期刊

付文莉 , 白丽梅

(1.北京语言大学 语言学系,北京 100083;2.西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引 言

语言景观研究关注公共空间和场所中的语言使用问题,不仅考察现实环境中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探究语言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政策取向、权势、身份等问题。自Landry & Bourhis(1)Landry,R.& R.Y.Bourhis.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An empirical study[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1).正式提出语言景观这一定义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语言景观这一研究热点,世界各地语言景观研究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1997年至今, “语言景观”国际专题研讨会已举办过多次,以“语言景观”为主题发表的论著达10余部,期刊论文及硕、博论文更是数以百篇。(2)章柏成.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进展与前瞻[J].当代外语研究,2015,(12).由于语言景观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新颖独特,Gorter(3)Gorter,D.Linguistic Landscape:A New Approach to Multilingualism[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2006.将其看作是研究多语现象(multilingualism)的新路径,Spolsky(4)Spolsky,B.Prolegomena to a sociolinguistic theory of public signage[A].Shohamy,E.,& Gorter,D.Linguistic Landscape:Expanding the Scenery [C].London:Routledge,2009.认为语言景观研究是考察一个城市社会语言生态的有效方法。

国外学者对语言景观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系统研究。理论视角方面,Scollon & Scollon(5)Scollon,R.& S.W.Scollon.Discourses in Place Language in the Material World[M].London:Routledge,2003.的场所符号学理论、Huebner(6)Huebner,T.A Framework for the Linguistic Analysis of Linguistic Landscapes[A].Shohamy,E.,& Gorter,D.Linguistic Landscape:Expanding the Scenery [C].New York& London:Routledge,2009.的SPEAKING交际模型以及Jan Blommaert(7)Blommaert,J.Ethnography,Superdiversity and Linguistic Landscap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的全球化社会语言学新视角等,均为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外学者以上述理论为基础,针对语言景观的语言使用特点和规律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徐茗(8)徐茗.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历程与发展趋势[J].语言战略研究,2017,(2).指出,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分为三阶段:1997年之前为萌芽阶段,该阶段尚未提出语言景观的概念,研究较为分散、不系统,文献数量有限。1997~2007年为中期理论探索阶段,该阶段首次提出了语言景观的概念,一些理论被陆续提出,研究逐步呈现系统化和规模化特征。2008年至今为近期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期刊论文大量涌现,涵盖范围广泛,研究进一步系统化、规模化、组织化,学科影响力进一步显性化。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语言学界对语言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近些年来,这一新兴研究领域逐步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也取得了一些较为丰硕的成果,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李丽生(9)李丽生.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评述及其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4).就国外语言景观发展历程与趋势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章柏成(10)章柏成.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进展与前瞻[J].当代外语研究,2015,(12).对公示语、标识语、宣传语、店名、对联等多种语言景观类型的论文数量、变化趋势、学科领域、基金信息、机构信息、研究主题等进行了综述。但该文搜索范围较为广泛,未能有效集中与“语言景观”这一术语密切相关的研究。巫喜丽、战菊、刘晓波(11)巫喜丽,战菊,刘晓波.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视角、问题取向及研究方法——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十年综述[J]学术研究,2017,(7).就2006~2015年间的语言景观相关文献,从理论视角、问题取向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张蔼恒、孙九霞(12)张蔼恒,孙九霞.语言景观研究进展:地方主体的空间实践[J].人文地理,2019,(4).在以地方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从“国家”“私人机构”和“多元主体互动”三方面综述研究语言景观相关文献,并提出未来语言景观可进一步研究的一个崭新视角:地方主体的空间实践。迄今为止,尚无学者从年度发文趋势、主要发表期刊和学科分布、高被引文献和期刊、主要作者和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分析等五个维度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语言景观研究(2005~2019)进行全方位的可视化分析。

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近年(2005~2019)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趋势、研究热点等绘制出可视化图谱,并进行计量学分析,以期厘清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研究动态和整体脉络,为未来研究的深入拓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 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国内研究论文题目中首次出现“语言景观”这一术语是在2005年,因此本文将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2005~2019年,文献类型限定为“期刊”。数据检索时,以关键词“语言景观”作为检索依据,借助人工筛选和查找的方式,排除了与本研究领域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后,初步检索179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样本。数据下载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9日。获取的相关文献数量不算丰富,但能基本呈现国内语言景观的研究脉络。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运用美国德雷克塞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教授于2004年开发的科学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对搜集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是计量和分析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可以用来绘制研究领域发展的知识图谱,展现该领域的信息全貌,辨别这一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课题、重要文献和前沿动态。(13)侯剑华,胡志刚.CiteSpace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情报,2013,(4).

本文将检索后的179篇文献数据信息转换为CiteSpace可识别的Refworks格式,使用CiteSpace V5.6.R1 SE从年度发文趋势、主要发表期刊、高被引文献和期刊、主要作者和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分析等五个维度对2005~2019国内语言景观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

三、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可视化分析

(一)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年度发文趋势

图1表明,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萌芽阶段(2014年之前)、稳步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图1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年度发文趋势

2014年之前为语言景观研究的早期萌芽阶段,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核心2篇。该阶段的研究主要涉及语言景观的旅游开发与设计(14)潘秋玲.旅游开发对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效应研究——以西安为例[J].旅游学刊,2005,(6).、语言景观的错译漏译和误译(15)孙利.语言景观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语言景观的实证研究以及综述研究等。潘秋玲主要从文化地理学维度出发综合分析了旅游开发对目的地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效应以及产生这些效应的原因和空间特征。王萍(16)王萍.论空间维度下语言景观的历史变迁[J].求索,2013,(6).从地理空间维度下,对语言景观研究进行了多维、动态的探讨,为考察语言景观与文化、社会等空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研究发文量偏少,2006、2007、2010年无相关论文发表,有关语言景观的单一年度发表论文最多的是2013年,仅为3篇,而且主题较为分散,未形成稳定的研究热点。这说明,国内学者对语言景观研究的关注程度还很低,论文产出不足,语言景观研究亟须发展。

2014年至今是语言景观研究的稳步发展阶段。自2014年起,“语言景观”的发文量呈稳定、显著上升趋势,共计发表论文171篇,其中核心论文23篇。2018年发文量最多,达到55篇,2019年略低于2018年1篇,发文量高达54篇。2014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节点。这一年,尚国文、赵守辉(17)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2);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J].外国语,2014,(6).发表两篇CSSCI源刊论文,不仅系统考察了语言景观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理论视角、发展前景及挑战等,全面展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概况,还着重分析了语言景观研究的认识论基础、分析维度以及理论构建,阐述了这一语言学前沿学科的研究动态,拓宽了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为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及借鉴。2014年起,国内学者对语言景观研究的关注度大大提高,论文产出量大大提升。

此外,田飞洋、张维佳(18)田飞洋,张维佳.全球化社会语言学:语言景观研究的新理论——以北京市学院路双语公示语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14,(2).介绍了以Jan Blommaert为代表的全球化社会语言学及其核心概念——超多元性、移动性和标准性,并用这些核心概念对双语路牌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进行了解释。徐茗、卢松(19)徐茗,卢松.城市语言景观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15,(1).主要从书法景观与城镇景观的关系、书法景观的空间属性和书法景观的人地关系三方面对城市语言景观进行综合评述,其次从语言地理学视角对未来城市语言景观重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与规划。王克非、叶洪(20)王克非,叶洪.都市多语景观——北京的多语生态考察与分析[J].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2016,(1).以语言景观构建原则和SPEAKING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北京3个路段的多语景观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该研究从科学的理论视角,充分展示了语言景观所反映的社会深层结构和社会生活,打开了一扇管窥社会权力以及全球化影响的窗口。付文莉、白丽梅(21)付文莉,白丽梅.青海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研究[J].中国社会语言学,2017,(2).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多语状况。巫喜丽、战菊(22)巫喜丽,战菊.全球化背景下广州市“非洲街”语言景观实探[J].外语研究,2017,(2).以广州市非洲移民聚居区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地多语景观现状并对434个有效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该地区的语言景观多语现象显著。

2014年以来语言景观的研究论文涉及领域广泛,无论是在理论视角还是在研究方法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

(二)主要发表期刊和学科分布

国内语言景观文献共分布于76种期刊,其中发文量在2篇以上的期刊共有28种,发文量为89篇,达文献总量的49.72%。图2选取了10种发表篇数≥2的相对高质量期刊。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已形成稳定的期刊群,这些期刊是相关研究成果传播的主要载体。

图2 国内语言景观文献发表篇数≥2的期刊分布

这28种期刊中,其中核心期刊15种(见图3),发文量为25篇,占文献总量的13.97%。涉及的外语类期刊有4种:《外语教学与研究》(1篇)、《中国外语》(2篇)、《外国语》(1篇)、《外语研究》(1篇),其他学科的期刊有11种。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期刊不仅涉及外语学科,还涉及多种社会科学研究,充分体现了语言景观与汉语、哲学、教育学、人文地理、经济管理等各类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研究。《语言文字应用》为发表论文篇数最多的核心期刊。

图3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15种核心期刊分布

(三)高被引文献

表1显示了语言景观研究中位列前10的高被引文献(数据来自CNKI,数据搜集时间截至2019年12月9日),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主要文献。尚国文、赵守辉(23)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2);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J].外国语,2014,(6).是引用频次最高的两篇文献,引用频次分别为155和120,这也是为什么本文以2014年为分界点,将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在排名前10的高被引文献中,2篇为2014年之前,其余均为2014年之后。5篇为综述性论文,5篇为实证性研究。

表1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高被引文献列表(前10位)

表1显示,引用率前10的高被引文献频次均未超过200,这充分说明语言景观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界尚未对语言景观研究给予充分的关注。

(四)主要作者和发文机构

通过构建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知识图谱网络,可以看出语言景观领域有影响力的研究者和主要研究机构及其之间的合作关系。表2为发文数量≥2篇的作者统计。表2表明,从事语言景观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主要有尚国文、巫喜丽、夏娜、徐茗、李丽生、战菊等,这些学者较早地开始了对语言景观的研究,对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表2 作者发文数量≥2篇

图4表明,尚国文和赵守辉是影响力最大的两位作者。尚国文、赵守辉(24)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2);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J].外国语,2014,(6).重申了Landry & Bourhis(25)Landry,R.& R.Y.Bourhis.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An empirical study[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1).对语言景观的定义,自此,“语言景观”这一概念迅速进入语言学研究学者的视野,并被广泛认可和引用,几乎所有语言景观的研究文献都会引用Landry & Bourhis对语言景观的定义。尚国文、赵守辉的引文年轮半径大,可以被视为国内语言景观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此后随着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文献数量不断增加。

图4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最有影响力的作者可视化图谱

图5表明,语言景观研究主要有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吉林大学公共教育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等机构,其发文量都超过2篇(见表3)。上述机构在语言景观领域相对其他机构而言取得的成果较为可观,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语言景观的研究方向和潮流。

图5 基于CiteSpace的发文机构可视化图谱

研究机构发文数量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吉林大学公共教育学院2吉林大学文学院2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2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2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

(五)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的高频出现能够体现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关键词常用来分析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国内179篇语言景观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图谱分析,通过计算关键词的频率、中心度,生成2005~2019年语言景观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以期找到能够体现语言景观研究现状的热点词汇,从而探讨和阐释语言景观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CiteSpace生成的知识图谱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越大,就代表这个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越高。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其共现关系(所有节点间的连线都聚焦于处于中心位置的语言景观,说明语言景观与其他各研究热点之间都有共现关系)。如图6所示,“语言景观”这一关键词在语言景观研究热点可视化图谱中居中,出现频次最高(144次),说明研究者们非常关注语言景观研究。

图6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共现关键词分布可视化知识图谱

由表4可知,出现“语言景观”这一关键词的论文有144篇。围绕“语言景观”这一核心关键词,研究者们对“公示语”(8篇)、“多语现象”(7篇)、“社会语言学”(7篇)、“场所符号学”(6篇),“语言标牌”(4篇)、 “旅游”(4篇)等研究热点进行了探讨。中心性的高低是反映不同研究领域的关键枢纽,也称为转折点。“语言景观”的中心性为0.41,“公示语”为0.17,“多语现象”“社会语言学”和“场所符号学”为0.06,其他中心性均为0。表4充分说明,除了对“语言景观”这一关键词关注度较为集中外,其余关注点发文量偏少,研究非常分散,尚未形成研究热点,即使对“语言景观”这一核心热点的研究广度和深度也远远不够。未来语言景观研究有必要从少数民族多语现象、场所符号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语言权势等维度进行深入挖掘。

表4 关键词的频次及中心性排序(发文关键词≥3篇)

研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热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等各方面综合因素而发生变化。如图7所示,2014之前,国内语言景观文献发表量少,被引用次数少,主题关注点较为分散,未能形成引文年轮环,在图谱中未能显现。2014年之后引文年轮环越来越多,2016年后达到一个峰值,在时间和圆环大小上的分布日趋密集,各个节点间的连线充分体现了语言景观研究中各热点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2014年关注度最高的是“语言景观”这一整体性的概念,而从2016年开始,研究者虽然对“语言景观”中心性的热点研究依然没有变化,但从主体之间的连线可以看出,研究者围绕着“语言景观”这一核心热点,开始关注“多语现象”“场所符号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和“语言权势”等方面的问题,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这一图谱的波动说明有关语言景观的新知识在不断推进语言景观研究进程,从图7可以清晰地把握当前语言景观领域的研究热点,明确今后语言景观的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

图7 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关键词时间变化可视化图谱

四、语言景观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呈现阶段性。2014年之前为语言景观发展的萌芽阶段,论文发表量少,缺乏理论指导,主题多集中于地方性语言景观设计初探和语言景观翻译现状及问题等。自2014年后,语言景观研究进入发展阶段,论文数量稳步增长,研究范畴有所拓展,不断涌现一些新兴话题,如多语现象、语言服务、权势、语言政策、场所符号学等。

第二,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呈现跨学科特点。相关研究不仅刊登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还出现在其他学科期刊上,与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等学科交融发展。《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语言文字应用》等核心期刊开始关注语言景观研究,但核心期刊发文量偏少,还未形成专有的核心期刊群。

第三,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高被引文献较为集中,有影响力的论文数量较少。文献之间的引用率很低,文献中被引用频次最高的只有155次。

第四,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作者和发文机构较为分散。每位作者和每一发文机构发表的有关语言景观的研究论文数量都是最多3篇,大多都只有1篇,未能形成系统、深入的研究。

第五,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主题较为分散。研究焦点除了综述性研究外,大多集中在多语现象、场所符号学、语言服务、语言政策、语言权势等,但从中心性来看,学者对语言景观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主题较为分散。该领域的研究有很大的挖掘空间,研究广度和深度亟待拓展。

国内语言景观的研究已成为社会语言学发展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在近年来步入稳步发展的阶段,并呈现上升趋势,但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对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可视化分析,我们得到的启示如下:

(1)丰富理论体系。国外语言景观的研究涉及多种理论视角,如场所符号学理论、社会学构建原则、语言景观语言选择理论、SPEAKING分析模型、语言景观三维分析模型等,但目前国内语言景观的研究尚处于引介国外理论阶段,理论基础较薄弱,缺乏本土化的理论探索和指导,也无这方面的专著出版。

(2)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在广度上,关注焦点涉及多语现象、场所符号学、语言服务、语言政策、语言权势、旅游等层面,研究视角较窄;在深度上,研究以综述为主,实证研究不足,高质量论文不多。在今后的研究中,一方面需要拓展研究范畴,如将语言景观研究与教育、多模态、网络虚拟空间等研究相结合;另一方面需要拓展研究深度,要对语言表面的深层原因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揭示语言景观背后的身份、意义及权势关系。

(3)优化研究方法。大多语言景观研究多以综述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不足。语言景观研究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描写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相结合,克服重数据而轻解读、重描述而轻构建的缺点,不能仅停留在对各类语言标牌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的论述,要针对某一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言规划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2018年11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特别策划了一批以“民心相通:探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景观”为主题的文章,邀请相关学者就语言文化景观的理论、在沿线各国和地区呈现形式以及现状进行论述,发表多篇相关论文,(26)曹进.敦煌旅游语言景观的三维透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1-23(06);白丽梅.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1-23(04).这意味着语言景观这一研究课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

五、结 语

本文以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中2005~2019年收录的179篇有关研究语言景观的文献进行阐述和分析,旨在揭示语言景观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热点文献和课题、主要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和具有影响力的作者等,并绘制出知识图谱,对当前语言景观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确定最具影响力的研究者和关键文献,同时也通过语言景观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来预测语言景观未来值得挖掘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

语言景观研究既有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又有社会学、符号学、翻译学的基础;各类学科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微观探究;既涉及形式分析,又兼顾内容分析,为语言景观的研究搭建了一个多维立体研究框架。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语言景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旨趣,从宏观、中观、微观的研究视角入手,从不同的维度探讨语言景观的历史变迁、文化变迁、地缘空间政治、语言的接触与融合,以及语言景观中蕴含的语言政策、民族意识、社会身份和权势等社会文化价值,对语言景观进行深入研究,为营造和谐而美好的语言生态提供依据,从而满足“一带一路”的建设需求。

猜你喜欢

发文景观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期刊问答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