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提升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若干思考

2020-05-28安相张红云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生命科学生涯教育高校大学生

安相 张红云

摘 要:生命科学的发展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但是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受到国家、社会的广泛认同,但是这一行业有着“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的特性,想要繁荣发展仍需要一个阶段。全国约1/3的本科高校都开设有先关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在行业大环境下存在结构性矛盾,文章旨在通过对生物行业发展现状、高校生命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改善路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生命科学;就业能力;生涯教育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优先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驾齐驱。“就业”二字从之前的传统民生版块调整到为宏观调控版块,体现了国家越来越重视“就业”,2019年第四季度的统计数据也表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再次超过1300万个。在全国本科院校中,约有1/3的院校开设了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在生命科学这一领域我国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国家重视,发展迅速。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会选择升学继续深造,相关院校也提供了相应的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但是就目前的升学比例来看仍然有大量的学生需要就业才能破解这一结构性矛盾,仍要清醒的看到在生命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然是一个难点,学生“慢就业”、“缓就业”、“不就业”的问题依旧突出;学生的升学意愿与院校实际可接收的人数间的矛盾依旧突出;用人单位的待遇与学生期待不匹配和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的矛盾依旧突出;生物行业仍然在起步和发展阶段,人才总量供过于求,高校大学生作为普通的就业者和劳动者,就业优势不再突出的问题依旧突出,这是新时代新旧矛盾转化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行业、学校以及学生的问题找出突破点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和就业能力。

一、生物行业发展现状

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生命科学与技术势在必行,生命科学着力解决当前健康、粮食安全、环保、医疗、能源等问题,生物技术是对生物有机体在分子、细胞或个体水平上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进行设计操作,改良物种质量和生命大分子特性或产生生命大分子物质等。

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的延伸和和转化。当前生物技术最活跃的应用领域是生物医药行业,60%以上的技术成果集中于此,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医疗器械、医药流通。其他相关包括医学检测、健康医疗、美容、医药服务外包等。总体来看技术门槛较高,行业呈现“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的特点。

从资本市场的分配来看,2018年10月有统计显示“全球风险投资对生物技术的投资为114.7亿美元,已经比2016年的总数高出46%,比2015年的数字高出55%。超过了全球风险投资在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对全球生物技术初创公司的投资总额。”在我国,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数据显示“一批资金雄厚的公司进入大健康领域以高端医疗机构为核心业务,综合医药、康养、商业、培训多种产业为一体,走创新健康产业新模式。”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医疗大健康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6.5万亿。

综合来看,生命科学相关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但当前还正处于“投资期”转化为“回报期”仍然需要一些时间。

二、高校生命科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当前高校本科阶段的生命科学专业设置普遍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医学技术以及医疗工程等,这些专业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进而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但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与社会期待存在一定距离。

(一)偏重科研轻实践

生命科学是基础科学,学生学习的内容广泛,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都有涉及,但是当前本科高校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偏重科研,重视理论,缺少行业的迁移,老师在课堂上更多是讲授知识。大多数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就业优势,没有提升专业素养,专业水平没有达到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与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

(二)学生求职思维局限,职业目标不明确

在经历高中的高強度学习后来到大学,学生的思维普遍受到新的冲击,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迅速认清自我,找到未来发展方向,而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迷茫”的“跟着走”状态,认为每天去上课完成课程考试拿到学分就可以了,快毕业才发现自己没有掌握太多生存能力,只能选择考研过渡一下,同时抱着传统的误区思想“生命科学专业只有升学才有出路”,并不思考自己是否适合。

2017年-2019年考研人数每年增长近50万人,落榜的学生也逐年增加,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参加多年研究生考试,给社会就业增加压力。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每年小幅扩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同时毕业的研究生也随即要进入市场与本科生同样争夺资源,大型企业供过于求,甚至不招聘应届毕业生,而中小企业则面临大学生“招不来、留不住、待不长”的问题,没有人才反过来又制约企业成长,成为了新的结构性问题。

(三)高校生涯教育不足,师资力量缺乏

在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就业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与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是分不开的。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开始逐步重视生涯教育,部分高校将生涯规划或职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或必选的选修课,但是在内容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课程内容单一,只是讲授一些有关生涯规划的一些理论知识;二是生涯规划与职业规划概念混淆课程内容杂糅,无统一标准,无大纲,存在“每个老师一个体系”的情况,缺乏与专业结合不够聚焦;三是师资力量普遍缺乏,该课程大部分由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或其他学工队伍完成,缺乏行业或社会的资源,学生“审美疲劳”,“混学分”问题突出,学习意愿不强,造成了“讲与不讲”一个样,“听与不听”一个样的恶性循环。

三、提升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可行路径

生命科学相关行业是科学领域的新兴行业,任何一个行业的存在和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它必然会牵动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所以它的方向也不会是单一的,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就业趋势总体向好,就业面也相对广泛,这也决定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也是相对广泛的。因此帮助该专业学生正确认识专业,增强就业意愿,提升就业能力需要学校帮助学生进行相关调整,本研究认为有以下几项措施可以进行尝试。

(一)紧扣产业和行业发展实际需求,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应积极关注市场的人才需求形势和社会发展需求,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进行紧密结合,动态调整,积极创造就业机会,为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创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科研放到企业中去,依托企业平台引导学生走出去亲身感受专业如何转化成生产力。

另外,要积极挖掘校友力量,尤其是行业企业的校友。高校校友是学校的“人才产品”、“品牌形象”,其社会声誉与成就与母校形象息息相关。“不在编的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社会阅历。支持校友品牌建设、构建信息网络、充实教师队伍,为教育教学引入行业师资,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保障。

(二)加强职业生涯辅导,将就业指导转型升级,注重“冰山模型”

高校应积探索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美国,具体指的是大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爱好和特长,剖析和定位影响自我职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设定自我职业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部署未来工作实践的计划和安排,并通过教育制定可行性计划努力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直线自我价值。当前高校存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概念的混淆,更多的是在毕业季关注求职的能力,在新形势下只关注一些技能显然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教师需要树立“生涯观”,将职业生涯辅导贯穿成长过程,学生的职业生涯仪式才会真正觉醒。

从麦克利兰所创立的“素质冰山模型”来看,个体素质表现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的、可以观测到的显性部分,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等,是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隐性部分,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于学生成长和就业能力的提升更多是“冰山以下部分”。

因此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性、科学性、长期性的布局。拉通思政与课程的布局,按照年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全程、全员育人。加强师资配置,形成资源丰富的教师队伍,创新育人平台。

(三)提供平台,分类指导,将重心放到“第一课堂”

当前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就业能力是一个多维概念,就业能力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等方面的提升。开展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就业创业工坊以及就业实践在当前一个阶段还仍然是“第二课堂”,只能是教育教学“主阵地”的补充。因此高校还要将重心放在“第一课堂”上,着力促使专业课教师也成为学生生涯规划的“导师”,加强专业课教师的生涯辅导能力,了解市场、行业发展情况,利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开展相应辅导,拉通思政与课程的布局,按照年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全程、全员育人。

(四)适当增强“家校”联动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生命科学专业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相对陌生,对其发展也不是很了解,甚至也以为只有升学一条出路,因此要破解误区,形成“家校联动”,高校可以探索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家校论坛”,“家長游学”等活动,深化“家校合作”模式,指导开展家庭教育活动,以此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联动,助力学生更好、更精准、更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袁晓夏.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04).

[2] 智库解析生物医药行业调研报告[EB/OL]. https://www.biomart.cn/news/103/2862526.htm.

[3] 巴曙松.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寻找新的支柱[EB/OL]. http://column.iresearch.cn/b/201812/851797.shtml.

[4] 卞文志.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21).

[5] 谢羚,葛玉良.校友资源开发视域下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08).

[6] 吕梦醒,戴坤.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08).

[7] 班兰美,黎志健,张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3).

[8] 程玮,许锦民.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18).

[9] 黄小钊,袁德栋.就业导向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8(18).

猜你喜欢

生命科学生涯教育高校大学生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生涯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