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社会研究问题意识建构中的运用

2020-05-26陈青湛维珊

青年生活 2020年13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建构

陈青?湛维珊

摘要:问题意识是社会研究的基础,只有建立问题意识才能避免重复研究的出现,才能保证学术的向前发展。目前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学领域,培养方式以教师教育引导为主,本文将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探究社会研究中问题意识的建构。

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意识;建构

一、引言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仅对自然科学来说重要,对社会科学也尤为重要,甚至社会科学对问题意识的要求要更高,社会科学是一种通过研究分析社会问题,来达到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性科学。它与自然科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其研究是有人参与的,这也使得社会科学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如何从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中挑选出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就需要研究者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二、文献梳理

目前学界对于“问题意识”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成果,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学领域,更多的将问题意识的培养归结于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略显不足。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国内对“问题意识”的现有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意识的含义及构成。房寿高、吴星等人认为问题意识是指主体在进行认识活动时,通过怀疑、批判等方式,产生了认知冲突,主体在深入思考后仍困惑不解,从而形成的一种想要做出发现式创新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驱使着学生不断地积极探索,直至问题解决。[1]费广洪将问题意识分为问题认知、问题的倾向性两部分。问题的认知是对问题的觉察,主要表现在问题的指向、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和不提出等方面。而问题的倾向性在问题意识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动力作用,推动者问题意识的产生。[2]俞国良提出问题意识有三层涵义,分别是问题性的思维品质、认知不平衡的状态、个体反思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问题意识下一个操作定义,即个体原有的知识结构与问题情境所需新的认知结构之间可被意识到的差距,且个体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3](2)问题意识的影响因素。陆小英运用问卷法分析了儿童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显示儿童的问题意识主要受到家庭、学校教师以及儿童自身的影响,其中儿童自身的学习兴趣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影响最大,其次是教师的教育方式,最后是父母的引导。[4]欧阳文则认为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形成有五个方面的障碍,观念障碍、信息障碍、教师权威障碍、教学方法障碍、技能障碍。[5]张卫霞指出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学评价机制、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是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学生的家庭背景、自身知识储备程度、学习动机等因素也对学生有一定影响。[6](3)问题意识的建构方式。姚本先从三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次创造优良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最后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7]郝明君,王光明等人探究的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他们针对文本解读,社会现实观察及作用于二者的逻辑思维路径三个领域,知识储备、学习方式、现实观察和方法指导四个方面提出培养、强化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的问题意识。[8]

总体而言,学界对“问题意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研究对象较为单一,在对相关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可以发现目前对“问题意识”的研究多集中于初高中学生,对大学生,研究生群体的关注度不够。到了高中以上的学习阶段,更加看重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且研究生群体也开始逐渐接触到科学研究,为了避免重复研究的出现节约社会资源,就更需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

(2)以往对问题意识的研究缺乏实证分析,从现有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关于问题意识的构成因素,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探究,学者多采用文献法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对问题意识只是一个整体的分析,采用定量研究方式的较少,这样往往不能很精准的得出各部分的影响力度,而且说服力相对较弱。

(3)目前针对问题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学领域,其它学科涉及较少。按照我们的惯性思维,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责任在于教师,这种想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问题研究终归是个人的研究,个人对问题是否敏感,是否感兴趣,也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本篇文章基于专业导师的选题意见,结合个人的一些思考而写。在上面的文献梳理过程中,可以看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较多,这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培养问题意识也就是培养研究者寻找问题的能力,所以下文就主要针对于如何做好研究选题,结合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相关內容,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社会研究问题意识培养中的运用

1.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研究的问题选择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要求我们立足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毛泽东说过:“社会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的。”社会科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于它的实证性,在做研究之前需要掌握大量的经验资料、文献资料,只有通过社会调查我们才能获取这些资料,才能从这些资料中寻找出属于自己的创新点,社会科学研究唯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没有经历调查的空谈是没有价值的,坚持在实践导向是我们发现新的问题的基础。

社会工作是一门事务性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社会工作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主要在政策、项目、实务操作三个方面。这也等于要求学生们必须广泛参与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很多东西不经过实地调查我们是不可能知道它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社会工作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职业,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许多理论也是从西方独特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这也导致了它在传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时,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本土化。其专业伦理就与我国目前的国情,或者说中华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冲突,西方的社会工作要求工作者与案主只能存在工作关系,不能将个人的情绪带入专业关系中,而这种专业伦理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中,显然是不适应的。最近广东有一件关于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女儿建立恋人关系的事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社会工作联合会对其的处理是取消职业资格,也有很多的从业者表示这种处罚并不合理。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工作伦理在本土化过程中的冲突,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发现这些问题,这就可以成为我们研究选题的方向,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伦理困境,所以说以实践为基础,是我们进行选题培养问题意识的最基本要求。

2.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社会研究的问题选择

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大系统,社会的诸多系统之间,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矛盾关系。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每一社会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来看,社会研究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通过阅读文献我们会发现很多学者提出的观点,会出现和已有理论相背离的情况,以前的学者提出的理论是植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中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部分理论可能会出现与现实情况的不契合,例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城市化和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农民由于失去了土地和生产资料,会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变为无产阶级并因此陷入危机。就我国整体国情来看是符合该理论的,但是也存在部分农民由于拆迁之后而变得富裕起来。[9]这里就出现了目前的经验现象与已有理论的冲突,还有就是通常我们会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按照这个理论应该是资本主义大生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韦伯却根据社会调研提出了先有资本主义精神后有工业化生产的观点,虽然韦伯的观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思维方式确是社会研究所需要的。因为社会矛盾具有特殊性,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社会调研也是这样,要勇于与已有理论进行对话,与已有理论相背离的经验现象,说不定就是我们问题的创新点。

3.社会过程研究方法与社会研究的问题选择

人的认识并非不变的,而是一个过程。它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就像历史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一样,人类的认识也不具有最终的性质。真理存在于认识过程本身中,存在于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科学的认识只能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上升,但是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社会研究也一样,要想使得某一研究不断的向前发现,我们就必须通过实证调查,学习前人的理论成果,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研究,不仅能够节省时间,还能够看的更远,所以社会研究问题意识中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要一直将眼光聚焦于新的问题上,或者说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个新的切入时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研究必须有自己的创新点。想要使得自己的研究问题具有创新性,具有研究意义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占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我们知道所谓的研究中的问题,是指那些对于整个社会尚无对应的答案,或者人们普遍认为社会尚无相应答案的问题,而社会研究所要求的问题意识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敏感度。我们想要知道一个问题是否是新问题,是否具有研究的可行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查阅文献,通过文献的整理我们可以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从中发现别人研究的不足,自己也可以相应采取新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第二种就是拥有大量的经验资料,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社会实践了,只有经过社会实践从中我们才能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点,然后通过文献查阅来验证自己想法是否合理。这二者的结合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分辨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无效研究的出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认识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房壽高,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6(01):24-25.

[2]费广洪.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03(01):14-17.

[3]俞国良,侯瑞鹤.问题意识、人格特征与教育创新中的创造力培养[J].复旦教育论坛,2003(04):11-15.

[4]陆小英.儿童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及培养[J].学科教育,2002(04):39-44+49.

[5]欧阳文.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与问题意识的培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1):129-132.

[6]张卫霞.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7]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40-43.

[8]郝明君,王光明.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09):37-40.

[9]李小云,许汉泽.阶层重构与倒置: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分化的新趋势——以B市G城中村为个案[J].贵州社会科学,2016(01):92-97.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建构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建构游戏玩不够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