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汤亭亭《女勇士》中多重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

2020-05-26肖青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女勇士认同融合

肖青

摘 要:在美国华裔小说家汤亭亭处女作《女勇士》中,通过分析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女华人克服文化冲突、缓和紧张的母女关系、在多种身份中达到自我认同,实现中美文化的有机融合。与此同时,也向读者传递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要和谐发展,只能通过文化融合的形式来实现,这与人们今天所提倡的文化全球化概念是十分吻合的,对快速实现文化全球化主张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汤亭亭;《女勇士》;多重身份;认同;中美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5-0122-03

美国华裔小说家汤亭亭,是早期中国移民后代中的最令人瞩目的一位[1]。她生活在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之中,其身上的多重身份和民族背景的错综交织,也为其重新审视自身和反观中美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在其处女作《女勇士》中,汤亭亭正是借助这一多重身份的优势,通过其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将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从而艺术性地再现了早期华人移民在美国的艰难现实生活。小说中通过分析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女华人是怎样克服文化冲突、缓和紧张的母女关系、在多种身份中达到自我认同,从而实现中美文化的有机融合。与此同时,也向读者传递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要想和谐发展,只能通过文化融合的形式来实现,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文化全球化概念是十分吻合的,这对快速实现文化全球化主张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重身份的认同

作为早期移居美国的华人后代,汤亭亭可以说是最令人瞩目的一位华裔作家了。她从小接受的就是西方现代文化的教育,长期生活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汤亭亭个人的人生主张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由以往的对个性解放的追求转变为寻求人类生命个体的本真存在。此时的她,已处于两种的边缘地带,因为她既无法退避其现有的华人生活现状,更无法否认自己的华人血统,同时,在面对来自华人家庭对其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也是无力抵御。正是在这种家庭环境、社会氛围,以及历史时代所共同赋予她的多重文化背景,以及多重民族精神的文化冲突之下,常使得汤亭亭置于一种自己也难以确定的多重身份的尴尬境地。因此,身为一名华人后代,尤其是一位女性,她必须要在这种多重文化身份中寻求生存,在中美不同文化价值观中力求平衡。由于在空间和时间上,长期与故土家园的文化和精神的双重疏离,也使得她对自己能否走出中国传统文化所带给其的困扰,继而以一个立足于大洋彼岸的华人移民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传统的中国文化,继而对其采用一分为二的态度,予以大范围的深入挖掘和反思。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移民生活所带来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又时常将其空置于整个美国社会和西方文化的边缘,使得作为移民后代的她们难以找到自己的社会地位[2]。正是源于这种边缘处境,使得她能够不受当地主流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双重桎梏,从而在不同的语境中能够十分清醒地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以及对不同文化的批判性思考。

因此,当汤亭亭的处女作《女勇士》一经出版,马上在美国文坛引起轰动,激起广大读者和社会批评界的强烈争议,同时,也引起了相关学术界专家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在美国获得年度国家图书评论奖,其本人也因此而一举成名。后被克林顿总统评价为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并被列入美国大学华裔文学的阅读书单。在这部作品中汤亭亭融自传与他传、历史与神话、回忆与虚构等于一体,分别由五个表面上是独立且无甚关联的文段相组合而构成。运用碎片形式的集戏仿、拼贴、迷宫、互文性等手法,主要采用第一人称来叙事,而在第四章却转为以第三人称的方式来叙述,使得作者同时以参与者与旁观者的两种不同身份,分别从近距离角度和远距离角度来向读者叙述其故事,从中表达出作者对有关于性别与种族、阶级与文化,乃至历史等多重身份的探秘[3]。

作品开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借助一个生于美国的华裔女孩之口,讲述自己从母亲那儿听来的有关于故土的传说和往事,并将在美国其身边的华人生活,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亲身经历一一向读者进行描绘,从而展示出自己在这两种文化的相遇和不断交融的过程中,追寻自我,并日渐成长的艰难心路历程。在《女勇士》中,汤亭亭将其不同的文化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果敢地将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古老的历史进行嫁接和重塑,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西方文化中得以以新的面貌重现出来,继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色彩。

二、中美文化的相遇与融合

作为美国华裔小说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汤亭亭的个人视野站得更高,也更为开阔。从血统层面来说,汤亭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但是从生活经历和国籍角度来看,她基本上一个地道的美国人[4]。

在小说中,汤亭亭将自己个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有意地将中美两种文化融合在同一个人物对话之中,将其处于边缘文化中的独特体验尽情地描绘出来,使得不同国度的读者,都能够在这种中美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与交融之中,有效辨识其本民族的传统美德之精华,并理性地认识到其各自文化中的不足,对我们重新审视美国文化中的荒诞,及对中美文化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批判[5]。

在小说《女勇士》这部作品中,处处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有关于鬼的描述,总体上而言,可分为两类:中国鬼和美国鬼。如果我们将这里所说的中国鬼,视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话,那此处所谈的美国鬼则是象征着以美国白人为主的社会[6]。在其小说第一章中出现无名姑妈,作者描绘其姑妈鬼魂的流离失所,找不到归宿,被其整个家族永远地流放在外,得不到原谅。而作品中“我”的母亲是一位非常勇敢的女性,她在就读医学院期间,就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勇敢地驱走了驻足于医学院中传言的鬼魂。除此之外,“我”母亲还经常向“我”讲述一些如何招魂、捉鬼的各种鬼故事。诸如“我”从母亲那里得知若是在中国,“我”的亲身父母有时也会因为他们的不同需要而将自己的孩子卖掉,甚至还会娶一大堆的姨太太们,那些姨太太们会明目张胆地伤害我们,却谎称我们哭闹是因为自己太淘气。她们会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而我们什么也不会有。在中国,会有一些中国人残杀自己的同胞,甚至是一些手无寸铁的女学生,根本不会考虑这些女子曾在战斗中的无畏和英勇,抑或是那些女孩儿曾经在考试中获得多么优秀的分数。

这些事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幼小的“我”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以至于在很小的时候就从心理上对中国、乃至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种抵触情绪。除此之外,“我”从母亲那里所获知的有关于中国的封建迷信,以及人们思想的愚昧和无知,都给“我”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与此同时,“我”所身处的美国社会,所带给“我”的认知则显得尤为理性和自由化,特别是美国文化中所倡导的勇于创新精神和提倡的个性张扬文化氛围,则更受“我”的青睐和拥戴[7]。

在这里会使得她更加确信,只要你的学业足够优异,勤学苦干总有出头之日,但是在中国的传统中女性却是可以随意买卖或赠送的物品。尤其是自己的母亲因为对封建迷信深信不疑,常常会让我做一些在白人眼中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诸如向药店讨要糖果以消灾,经常煮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们喝,甚至是割去“我”的舌系带,失语三年,这些都对“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与痛苦。因此,“我”在潜意识当中,已经更加倾向于美国生活,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就已认可并接受时下的美国教育,继而全力将自己打造为一名合格的美国女性[8]。

三、文化身份的再构与相互交融

在《女勇士》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文字表述的方式为“我”的无名姑妈进行鸣冤呐喊,从中反映出作者对其个人身份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作者通过自己想象而创造出的女勇士形象,超越了以往社会状态中的理想女性,从而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可以赢得更多自主权,以及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空间[9]。同时,在对中美文化的疏离与認同的过程中,理性地对其进行批判,从而重铸自己的文化身份,将传统历史与社会现实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完美融合。在提倡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存,继而反对文化对立,倡导文化的相对主义和多元化,作者拒绝以单一的形式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上讲话。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抵抗流俗,继而肯定个体存在与个人价值,在中美文化的相互交融之中,成功塑造了生活在美国社会中的边缘人形象。

在美国生活的那些华人们跨越了种族和文化,是想象共同体的创造者,同时又与其故国故园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象征性的关联。这些我们在以汤亭亭为代表的华人作家们的作品中,就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其作品中所蕴涵的厚重的中华文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就是我们中国文化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延伸和渗透,同时也是建立在不同文化身份上所形成的特有文化形态。汤亭亭一直站在文化的边缘向全社会大声疾呼:在异国他乡,尤其是文化多元化下的美国社会,华人们只能借助自己已有的本土文化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再构专属于华人自己的文化特性,继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平等的华裔文化,从而在美国这个国度中开创一片专属于华裔自己的文化领地和精神家园。

四、结论

汤亭亭在其作品《女勇士》中向我们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早期移民美国的华人及其后代,始终困扰在这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白人主流文化间的巨大差异的一种表现。因此,作者用自己的笔来积极呼吁中美两种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与对话,彼此应该是相互融合的关系,而不是企图用任何一方去控制另外的一方,抑或是让任何一方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以期让另外一方必须以一种从属地位而臣服。而若是只肯定其中一种文化,而非要选择去摒弃其整个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必定是无法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的。而那些在生于美国,长于美国的华人后代,他们则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从而去了解和尊重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继而更好地去了解其先辈们来到美国,并对美国的社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在这两种文化的误解中,重新建构起能够联结起中美两个世界的文化桥梁。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下,不同文化间平等对话、相互融合,已成为一个无法避免的趋势和导向,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唯有彼此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和谐交流,才能使得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彼此相互沟通,最终将文化中的冲突转化为一种大融合的方式存在。

美国华人女作家汤亭亭通过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描述,以及对中国历史和神话传说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改写,更深层次地向世人再现出早期移民华人在美国的艰难生存状况,用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他们不为人知的文化心态。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美国华裔作家们写作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素材。他们曾经都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因此,他们的小说创作也根本无法脱离中国这一传统的文化背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也必将成为其述说自己的一种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与此同时,生于美国的那些华人英语作家们,其本人的多重文化身份又使得他们不得不在中美文化这两者之间保持清醒的中立,使得他们对中美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既要保持理性的批评,同时又要学会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为中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因此,在美国诸多华裔小说家中尤以汤亭亭为首,在长期以来他们一直都在对此进行多方努力,以期能够重新构建属于华人自己的文化身份,并能得到当时美国以白人为主流社会的共同认可,同时迸发出专属于美国华人们自己的声音。时至今日,再回首那一段过往,这一切早已不再只是梦想,并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主张也是十分契合的,对快速实现文化全球化主张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旋波.从林语堂到汤亭亭:中心与边缘的文化叙事[J].外国文学评论,1995(4):99.

[2]罗杰·波特,史安斌.康亭亭的《女战士》:自传体文学与文化多元论[J].国外文学,1993(3):29.

[3]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G].谢少波,韩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81.

[4]王光林.认同、错位与超越——兼论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G]//虞建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77.

[5]吴冰.哎——咿!听听我们的声音!——美国亚裔文学初探[J].国外文学,1995(2):38.

[6]陈旋波.从林语堂到汤亭亭:中心与边缘的文化叙事[J].外国文学评论,1995(4):99.

[7]Homik Bhabha. Dissemination: Time, Narrative and the margins of the Modern Nation[A].In Homik. Bhabha (ed.) Nation and Narration[C].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1990:291.

[8]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62—63.

[9]Maxine Hong Kingston. 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M].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New York, 1984.

Abstract:In Maxine Hong Ki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 she analyses how Chinese women overcome cultural conflicts, ease tensions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and achieve self-identity in multiple identities under two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so as to achiev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onveys to readers that only through cultural integration can a multicultural country develop harmoniously. It is very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at we advocate today.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rapid realization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Key words:Maxine Hong Kingston; The Woman Warrior; multiple identities; identity; Sino-American culture; integration

(責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女勇士认同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女勇士》中女性人物的阿尼姆斯原型分析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问题研究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