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美德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

2020-05-25元志立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完善路径大学生

元志立

摘要:美德的产生需要行为合宜、同情得宜、激情适宜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则没有对上述内容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高校大学生美德教育应依据美德产生的三个条件展开。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道德情操论;大学生;美德教育;完善路径

《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1723—1790)的主要著作,二者是亚当·斯密学术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富论》阐述的是经济发展问题,《道德情操论》则是针对道德伦理问题进行论述。亚当·斯密生活的那个时代,人是被设想为在本能上自私的动物,“道德情操”是端视本能上自私的人的行为及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存在与否。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竭力证明在社会关系中人对于利己主义行为的克制,并试图建立起一定的社会准则。在对于利己行为的控制上,《道德情操论》在人的品质塑造上提出了仁慈、正义、谨慎和自制等美德要求,强调以合宜性作为道德教育判断的标准。同样,大学生的美德教育也应在体现类型化的基础上对美德教育意识、行为的合宜性加以要求,以达到大学生群体及个体道德责任的内化。借鉴亚当·斯密伦理学的观点与视角对大学生美德教育策略进行研究,能有效地发现问题,斟酌并解决问题。

一、美德产生的条件

美德是基于合宜的道德,是行为、同情、激情的适度与统一。行为的合宜是对美德教育的内化与衍生,是基于旁观者评价之上的美德落地;同情的得宜是建立在适度基础之上的道德判断,是从私德到公德的升华;激情适宜引起适度共情的合理发泄,是可被谅解的。

(一)行为合宜

“行为合宜”强调行为发出者对于“度”的把握,适度即合宜,过度则为不合宜。纵观全书,亚当·斯密所提出的“合宜”不仅是关系范畴,更是对于价值观念的衡量,是评价人行为道德的标尺。由于行为主体存在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对于行为合宜与否,除融入理性判断之外,情感体验更是不可摒除,所以说,亚当·斯密的“合宜性”体现在融合理性及感觉、感受等感性思维中衍生出来的情怀感受,以此对客观对象的行为作出相应判断。

在《道德情操论》中,“合宜”并未有一个确切的释义,但“合宜理念”却贯穿全书。据统计,“合宜”一词在书中共出现541次,足见“合宜”在《道德情操论》中的核心地位。全书围绕“合宜”对同情、激情等概念进行阐述及论证,在亚当·斯密的论述中,合宜并不等于上善,他正视人的私利,认为人的利己主义虽是私利的体现,但却不能称之为恶,善恶之别仅在于达到利己目的的方式方法。

(二)同情得宜

由判断他人情感与自己是否一致来确定行为合宜与否,足见同情是合宜思想的基础,是评价道德情感的工具。亚当·斯密认为,同情是一种本能,既表示对弱者的可怜或怜悯,同时也表示对他人遭遇的感同身受,借助于对别人直接经验的想象,形成自身的感觉概念,因此同情也可称作共情。心理上的认同感是同情思想的归宿,也是合宜行为产生的源头。

同情不是怜悯之心的泛滥,也不是漫无边际的臆想,而是他人客观遭遇的合理共鸣。同情产生于特定的生活场景,由于个人敏感程度的不同,同情也存在着相应程度的差异。同情是基于想象立场上的感情,与个人的实际经验具有相关性。因此,同情不具备对个人情感道德認定的功能。同情是借助于人的主观想象力从而获得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因此,对于同情的客观量化评价无从实现,得宜的同情与同情过度的判断依据是游忽不定的,是建立在特定客观事实之上的。得宜的同情之感能够使同情对象感受到慰藉,过度的同情则容易变为嘲讽,不利于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在亚当·斯密看来,旁观者的同情情感是客观事件道德判断中的核心,也是最能够判明得宜与否的准则。具备“良心”的旁观者能够通过其自身的共情共感实现得宜的同情,从而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人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互中,只有依托于“有良心”的同情,才能建立起相对规范的社会秩序。

(三)激情适宜

亚当·斯密认为,同我们有特殊联系的客观对象所激发的激情应该适宜,激情过分强烈:如暴怒、疯狂,激情过分低落:如软弱、迟钝,都将不会引起旁观者的体谅。基于场合的不同,激情适宜程度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同样强度的激情在不同的场合中所引发的共情不同,所获得的旁观者的认同也不尽相同,旁观者的同情程度是激情适宜与否的重要考量依据。基于对象的不同,激情程度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亲近的人所表现出的激情,是容易被理解,并能够被看作适宜的激情;而对与你毫无瓜葛的陌生人表达出同样程度的激情,却是不合时宜、不合礼仪的。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美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重视,但是仍存在泛泛谈德、寥寥收效的情况。另外,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多围绕政德、法德、思德等“大德”展开,而忽视了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

(一)社会导向缺位,美德教育弱化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开放式的环境中,求新求变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诉求。信息时代,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方便且快捷,形形色色的信息络绎不断,冲击着校园。技术环境的改变虽然便利了大学生的生活,但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也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化和匿名性,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言论不诚挚,甚至是出格。比如由竞技游戏的打法而流行起来的词语——套路,生活中玩“套路”的也不少,套路多了,真诚自然就少了,过度的“套路”显然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同样,时下盛行的网络直播现象,这种网络化的生存方式悄然兴起并呈现迅速蔓延繁衍之势,透过直播,可窥视多样而复杂的网络生态。出于“能红”“有钱赚”“轻松”等动机的驱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红”的队伍,其中不乏大学生。在利益的驱使下,博眼球、博出位的直播不断涌现,为接触网络最多的大学生群体作了最糟糕的示范,造成了他们形成“少劳可多得”的扭曲的价值观,这是自制及谨慎的丧失,更是美德教育所不乐见的。

(二)教育形式滞后单一,空于实践

美德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需要遵从心理的一般规律。从认识何为美德,到具备认同感,再到去实践,以及最终散播、影响他人,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滋养。美德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意志参与,是人发挥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当前大学生关于德行的建设仍存在教育形式单一,一味的理论教育、单向灌输、谈规范、提要求,只会让大学生产生排斥情绪,导致学生兴趣寥寥,美德教育效果甚微。实际上,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对于信息的接纳度是较高的,他们对于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但当前的美德教育却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谈美德,仍是“雷锋精神”和“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过于陈旧的素材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且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学生无法对教师的范例感同身受,导致美德教育一场忙碌一场空。德行理论源自于对生活的高度总结,也应在生活中得以体现。不重视校外教育,轻视社会实践,对于他人的遭遇缺乏同情,是当前高校美德教育的最大阻碍。

(三)家校联动缺失,误读美德

家庭美德教育重在教养,学校则重在塑造修为,若二者不能有机融合,产生联动,美德教育效果就得不到强化。基于大学生已成人、异地上學离家远等因素,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多呈“半松手”状态,导致当前大学生的智育、德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存在和家庭严重脱节的情况,这其中包括美德教育。家庭、学校对于家校合作的认知不足,制约并影响了家校联动教育的开展。美德一词,千人千辨。美德不是物,它是一种意识,它没有具体的形态,并不是偶施小善便能称作是美德。美德是顶层的道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怀,它的高尚体现在各类突发情况下人的下意识反应以及所作出的选择。由于家长、教师对美德内涵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导致美德教育缺乏感染力和号召力,只能就事论德,光看现象而摸不清其本质,这都不利于对大学生美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注重家校联动作用,误读美德内涵,将美德束之高阁等都将导致美德教育如水中捞月般一场空。

三、当下高校大学生美德教育的完善路径

美德是在社会交往、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个人美德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拥有自我的美德、惠及他人的美德以及贡献社会的美德,对于大学生性格的塑造、人际关系的培养以及职业的规划等都颇有益处。

(一)注重美德教育的合宜性,探知美德的本质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注重对合宜性的把握和对于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其合宜性应该体现在教师要能够理解学生对于美德的感受,然后判断所采用的教育方式是否能够与上述感受在一些程度上契合,同时还要着重区分学生对于相同美德的不同展现形式的不同感受,这样才能够在美德教育中产生不同的赞同。若学生对于这种展现形式表示赞同,就能够推动这种教育的发展。美德是可类化的,诸如“谨慎”“自制”等是属于自我美德的展现;“仁慈”“正义”则惠及他人、贡献社会的美德,是较高程度上的美德。

对于美德的理解,也同样是有层次的。首先应该是知识层面上的解读,结合高校特色将美德教育体系化,借校园文化墙或校园公众号等载体对美德概念、内容施以具象展示,让学生知其然及其所以然,以塑造具有美德精神的文化氛围。其次,从感知面到意识面的跨越,是意识层面的激发。挖掘美德先进个人,宣传美德模范故事,展出“最美”,弘扬美德。最后是行动层面的实施,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在校内开展长效化的美德实践,在意识的支配作用下实施美德行为,将美德意识外化成为行动。从意到行开展美德教育,把握分寸,避免流于形式,从合宜性出发,使学生思考并理解美德的本质。

(二)保护传统美德文化资源,展现美德教育的特征

中国梦的实现是中华民族追求仁爱和正义等一系列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实现,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美德教育的重要职责。传统之所以为传统,是因其博大的内涵和不朽的精神力量。在当代大学生的美德教育中,如果能够将传统的浑厚与现世的创新结合起来,才更能够体现当下的时代精神,也才能更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传统文化中,多将“舍己救人”和“杀身成仁”等作为美德典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则需要结合当前的时代精神对此类美德进行“微改造”,既能保留其“大公”的精神境界,也能够保全“小我”。雷锋、董存瑞时代尽管远去,但精神永存。现如今的大学生美德教育,也应该基于这种美德的传承,并融合时代特色去展现美德。如利用互联网等平台开展如“众筹”等施展仁慈的行为,即是对赋予新内容的美德传承。现当代的美德教育除在载体上创新之外,还应该更注重人文的关怀,以提高美德行动的幸福感,使美德行为得以持续绵长。

(三)关注现代道德危机,丰富日常实践活动

亚当·斯密认为,人的自我认同以及不认同都有其自身的原则。那么,不恰当的认同则容易导致道德危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情是其所阐述的各种道德情感的基础。对别人的遭遇具备同理心,才能够发挥正义的美德。着眼传统美德文化不同,关注现代生活中的道德危机也能够对大学生美德意识的培养起到作用。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利己毁他、追名逐利成了美德堡垒上的定时炸弹。造假贩假、投机取巧、昏庸腐败等冲破了道德的底线,造成社会美德的严重滑坡。关注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危机,正视它的存在,才能够在美德教育活动中更具有针对性。从日常生活的美德缺失着手,激发学生思考其成因,设想其短期后果及长期后果,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和提高。美德是可行的道德实践,具有可行性,正义、仁慈等美德是惠及他人、关系到社会交往的,对于此类美德的体验,还是应回归到社会中去对比利己和利人的情感体验。

(四)体现美德实践的融合性,开展多向教育

美德是无形的,是不可触摸的,必须借由一些事件,通过一些载体来呈现,实践是对于美德教育的检验。大学生美好德行的养成,需要多方位的合力作用。家庭是孕育美德的摇篮,也是稳固美德的城墙,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家风建设便是对家庭美德培养的最有力示范。在家庭中养成的美德和在学校中深化的美德,都将实践在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中。从美德实践出发,开展校际、城际、省际,甚至是国际美德交流活动,能够有效促进美德行为的发生。融合社会各界的资源力量,实践多种形式的美德,才能够让学生在躬行中增加美德体验,巩固美德成果。

美德是一种道德理想,引导人们求真向善。美德强调道德的主体性和自觉性,要让学生在不受监督的情况下也能施行美德行为,为自我增添力量,使内心富足,从而为实现强国兴邦的中国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英)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51.

[2]王政文.习近平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思想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7-8).

[3]於素兰.习近平关于如何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的论述[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

编辑/宋宇

猜你喜欢

完善路径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教领域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路径研究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完善路径探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