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探讨

2020-05-25李强何淼周蕴薇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5期

李强 何淼 周蕴薇

摘要:文章以“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课程为例,探索将德育元素融入了专业知识点的有效路径。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和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合理地协调情境模式、理论联系实际等举措,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校的教育要全面执行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各类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是培养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大学教育要“立德树人”,这是高校教育价值的核心。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是国家级重点专业,“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则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园林本科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以课程为载体,将本课程知识点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渗透并贯穿于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实现了人文情怀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真正做到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本文以东北林业大学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为例,探索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知识和德育元素进行融合的有效途径,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一、目前高校教学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往往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讲解,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相对较少。许多教师认为德育部分的教育应由中小学教师完成,或是由高校辅导员完成,因此忽视了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导致了课程教学内容中这一部分存在严重的缺失。许多高校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师范类课程的教育和培训,这也使许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缺失,导致德育教育的内容缺乏组织和设计,内容生硬,学生缺乏代入感,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更愿意以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和生活,对于专业课程中的德育教育往往比较排斥,这也导致了专业课程中德育教学效果较差。

二、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思想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积极引发学生去思考,去感悟,这需要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和投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输入型教学模式,学生对此教学方式往往比较抵触,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教学需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程积极开展“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分组对具体的园林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只需要设立主题,进行适时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园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往往存在工程技术以外的因素,许多都是施工者为了追求利润而不规范市场行为所导致的,这必然会引发学生对园林从业者职业道德的反思。通过项目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直面目前园林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问题所造成的巨大损失,让学生引以为戒。学生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具体项目进行总结,与学生交流和探讨,学生与教师在思想上会形成碰撞和火花,实现教学效果的升华。

(二)创造合理的情境

枯燥说教式的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将课程的知识点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合理的情境设置做到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除了项目教学法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巧妙地创造情境,让学生融入课堂氛围中,体会到思政教育的内涵。本课程的情境设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中国传统文化在植物栽培养护方面的体现;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职业道德的培养;正确人生觀的树立。

首先,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园林领域有辉煌的成就,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植物栽培技术方面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讲解古树名木的保护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向学生介绍了中华文明历史的古树的历史和背景,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在讲解城市环境和植物生长相关性时,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致使大量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结合近年来哈尔滨市空气污染日益恶化的现状,引出了习近平主席所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代园林的重要历史使命这一主题,让学生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新时代实现自我价值。再次,哈尔滨园林公司数量众多,许多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组织学生参观园林工程项目,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不仅向学生讲解工程内容,还介绍施工公司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并和其他已经倒闭的公司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园林施工单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如何生存的问题。事实证明,只有那些良好经营、恪守市场规范的企业才可以生存和发展,这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园林工作者需要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习性才可以保证植物的栽培成活,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生活习性,这是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在课堂上讲解植物习性时也要向学生灌输人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树立自己的目标和道路,并为之奋斗,同时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德育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理论联系实际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原则,通过联系实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专业知识是如此,对于德育教育就也同样如此。如果在德育教育中不联系实际,德育教育就失去了立足点,无法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共鸣。在目前的园林市场中,由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各种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不良市场行为时有发生,这也对学生的观念造成了冲击。如果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对此现象进行回避,会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错觉,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策略,应该看到园林市场的规范秩序正在形成,目前市场上的不规范行为只是市场转型过程中所需经历的阵痛,对此教师要客观,不要刻意夸大,否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同时,也积极宣讲园林市场中正面的典型和代表,让学生意识到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这样,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强化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教师以身作则

教师要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不能单纯的依赖说教,而是要言传身教,要用爱去感化。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大学教师应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内容往往掌握的不扎实,导致在本课程中存在学习障碍。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要耐心辅导、鼓励,关心学生的成长,把德育教育落小、落细、落实。在课程的考核环节中,要做到公正、客观,准确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在生活中教师也应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信服,让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而不只是课堂上的口号。

三、结语

将德育教育带入专业课课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校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高校教师应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和基本方针,明确培养目标,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

参考文献:

[1]常静.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才智, 2019,(24):189.

[2]徐晋华.《教育学》课程“立德树人”元素的挖掘与整合 [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8):142-144.

[3]方刚.《壮医药线点灸》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8):217-219.

[4]赵崇阳,任笑笑.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改革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9,(10):7-8.

编辑/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