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2020-05-22甘泷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1期
关键词:交通工程应用对策信息化管理

甘泷

【摘 要】21世纪,信息化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如今全面信息化已经实现,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变革,它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法与探索世界的方式。新的形势意味着新的挑战,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必须注重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引入新的科学技术,提升办事效率,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文章结合实际问题,提出当前形势下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交通工程;安全管理;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5;U418;U4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1-012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温饱问题已经不再是困扰人们的难题,而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类最基础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他们就会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出行的便利性。这种需求对我国交通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与企业必须重视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提升工程质量,而想要达成此目的,就需要与时俱进,在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提升信息获取和传递效率。

1 目前我国交通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从业人员的态度问题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很多都是基层农民工,缺乏较高的知识水平与安全意识,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忽略安全细节,例如未能保管好施工材料,将其随意堆积,导致许多建筑工地的材料出现大面积受潮、氧化、失效、断裂等问题。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技术要求不够重视,在许多方面出现了误差,例如堆砌外墙时出现大小不一的砖缝、个别砖块有凸出和凹陷的情况等。这些看似微小的裂缝与误差,往往会在某个契机下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

1.2 监管不到位,未明确追责

交通工程的工程量巨大且常常是区域性工程,很难由某一个企业单独完成全部的工作,因此在现实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交由多个施工组共同完成。当参与工程的人数增多时,就容易出现责任交叉、互相推诿等问题,这种现象在建筑工地十分普遍。由于管理部门未能明确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责任主体,未能将责任分配到人,因此在事故发生后常常找不到应当负责的人;此外,由于监管不严,某些企业为牟取经济利益而偷工减料,给工程项目埋下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在突发的极端天气时,就容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例如由狂风和暴雨导致的建筑物倒塌等[1]。

1.3 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素养,无法配合

我国从事建筑行业的大多是基层人员,文化水平与专业素质不高,也没有得到过系统专业的培训,认为搞建筑工程就是卖体力,安全事故只是个例,绝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对于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知之甚少,即使管理者想要贯彻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也是有心无力,得不到积极响应与配合。这种思想在某些具有一定工龄的建筑工人当中也存在,他们过分依仗自己多年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故步自封,不愿接受新的方法和观念,也不愿意采取完善的安全措施,例如佩戴安全帽、使用规范的安全绳等。

2 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2.1 图纸问题

图纸在交通工程中的重要性就好像指南针在航海起到的作用,是引领工程方向、为工作人员提供依据和提出要求的重要工具,在交通工程的每一道施工环节中,施工图纸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否根据既定的工程计划绘制技术图纸,尽量提升其精度,使之更容易理解和参照,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图纸中出现的错误,若是未能发现,施工人员直接按照其中内容进行施工,那么建筑中很可能存在结构缺陷,例如承重不均匀、关键部位结构不合理等。

2.2 经費预算与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进行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管理行为,其由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4项基本内容组成。在交通工程中,每个项目所涉及的金额动辄千百万元,甚至上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其管理工作十分复杂,许多人借此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而他们为了减少建筑成本、牟取暴利,会采用不符合我国建筑标准的材料或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工序以降低人工费用,这样的行为给建筑项目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前些年频发的豆腐渣工程事件就是由于未能做好成本管理工作而引起的。经费预算在成本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依据现有的工程计划,根据所选材料、工艺工序等对工程各个环节所需经费做出预算和规划。提升经费预算的精度可以使整个工程更加顺利地运行,防止某些人为了从中获取非法利益而恶意削减材料用量、使用劣质产品、简化工序,也可避免购进过多材料的情况,有利于降低建筑成本[2]。

2.3 从业人员的思想觉悟

想要提升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离不开从业人员的大力支持,若是他们每个人都能够支持管理工作,严格遵守纪律,就能够实现工程的安全管理;反之,若是从业人员集体反对、消极应对管理工作,则会使工程项目寸步难行。

2.4 建筑材料的管理

若说图纸的管理是交通工程的“根”,那么建筑材料管理就是工程的“树干”,做好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是工程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材料发生受潮、氧化等都会影响其质量与稳定性,更严重的会产生材料断裂、表面开裂等重大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为附近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困扰。

3 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 建立完善且严格的监管体系

为保证交通工程完工后的质量,保证其能够在投入使用后发挥最大价值,为使用的居民带来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监管和验收体系,负责工程前的查验、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检查监管与施工后的测试验收。在这个体系中,各个环节的监测人员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录入,并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进行交流。在工程开始之前,应当对承包商进行严格的信息核实,确认其具有良好的信誉与建设能力,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并严防分包带来的责任不明问题。在准备环节,应当对所选材料、施工方案等进行详细的核查,确保所选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并确认施工方案不出漏洞。在施工环节,应当按照不同工序严格分割,明确各部分的参与人员与责任人员,明确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职责,让他们清楚自己的定位与具体工作内容。在验收环节,应当测试该项目在投入使用后是否会出现问题,以及是否留有安全隐患,如有,应当及时追责、及时整改。对于出现过问题的员工,除了予以惩罚外,还应当在信息平台中做出标注。

3.2 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1)施工图纸的技术化绘制和管理。建筑行业离不开施工图的指导,它能够呈现建筑主体的结构与许多施工细节,对于一个工程而言,施工图就像航行时的罗盘,为施工过程指明方向。过去,普遍应用的是手绘平面施工图,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BIM技术绘制的3D立体施工模型(如图1所示)逐渐进入大众视线[3]。众所周知,在复杂的结构图纸面前,平面图已经满足不了施工精度的需要,人脑也无法承载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应用BIM技术将基础工程模拟成三维立体施工图,可更加准确地体现基础构造的形态,使得工程图纸的绘制和施工过程更加高效,并能够直观地检查出建筑结构缺陷,以及时整改,调整施工计划,从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提升经费预算和管理的精度。应用BIM技术可以将整个工程中所有的施工细节呈现出来,可以制作完整的建筑模型,体现各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标注各个结构使用的材料,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三维立体施工图计算施工所需材料用量,并准确进行估价。同时,精准的资费预算能够减少贪污与腐败行为的滋生,也就不会出现某些管理者为了牟取利益而暗箱操作、偷工减料的情况,能够大大提升交通工程的安全性。

3.3 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培训,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培训质量

想要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就必须注重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加强对他们的行为管理,施工人员是施工的主体,若是他们思想上出了问题,仅靠管理人员监管,作用有限,因此企业应当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让他们了解安全隐患的种类与存在的形式,学会排查隐患,并树立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此外,还应当鼓励他们分享应对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让他们能够自发支持管理工作,具备应急能力。

(1)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消防安全培训的质量。许多建筑材料都具有可燃性,部分材料保存不当容易发生爆炸,例如一些有机涂料一旦接触明火就会立刻燃烧,甲醛类的材料不仅易燃易爆,还具有一定的毒性,一旦发生泄漏,后果不堪设想。交通工程中的安全事故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火灾,这也反映了我国建筑企业消防安全培训的缺失。

目前,许多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常识培训,更没有给他们实际操作灭火器等灭火器材的机会,或者消防培训仅仅是走个形式,考核十分松散。一方面,企业管理者与员工都对安全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因为传统培训课程内容枯燥乏味,讲师照本宣科,不能吸引学员的兴趣,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想要真正培养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与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培训课堂的趣味性和讲师的授课效率,就应当引入现代化科技,实行信息化教学。讲师可以采用课件、投影、远程课堂等方式向员工介绍交通工程中火灾的严重性与危险性,举出实例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并请专职消防员或者亲身经历过火灾的建筑企业员工进行远程授课,请他们讲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让员工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从而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与应对火灾等安全事故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安全事故模拟。很多时候,交通工程行业的人员都缺乏应对突发性安全事故的实践经验,但企业平时很难给他们真实的锻炼机会,这就使得他们哪怕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也会手足无措,无法应对。为此,企业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并结合模拟情景法,培养员工的实际应对能力。创设情景教学法顾名思义是应用多种多样的授课形式为学生模拟逼真的现实环境,尽最大可能地让他们体验到真实环境中相同的境遇。在安全知识培训中,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例如,在培训时可以利用投影仪、扩音器等设备模拟火灾環境,组织职员进行有序的灭火与疏散,教会他们在火灾中逃生的要点与不同种类灭火器、消防栓中水枪连接方式等诀窍;或者模拟安全绳脱落等突发情况,并向他们传授相应的应急措施。

(3)建立信息化学习系统,并将安全常识作为考核项目。对于建筑企业的职工而言,薪资的多少可以说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若想真正引起他们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就应当将其与薪资挂钩,例如建立一个安全知识普及App,要求全体职员注册登录进行学习,并不定期地开展网上抽查或者普测,每次测试的结果都应当据实记录在信息系统中,并建立工作人员的个人档案,记录每次考核表现,在年终总结时据此做出适当的奖惩,或者直接将其作为薪资分档的标准之一。

(4)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信息共享。在进行交通工程的施工时,应当安排巡查人员时刻检查有无安全隐患,是否存在管理漏洞,利用信息系统进行联络与情报共享,能够极大地提升巡查效率,并能形成快速响应的指挥机制,让上级的决策在第一时间传达到每一位巡逻人员处,达到实时响应的目标,在最短时间内将突发事件予以解决。

3.4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风险评估与预测

采用计算机可直观、形象地呈现建筑物的各个部分,施工单位在提出施工方案或者对其进行改动时,可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施工验证,用计算机进行施工模拟,判定该方案是否合理及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与预测,并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从而优化施工流程,提供最佳施工方案,减少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所构建的三维立体施工图也会随着工程的进行随时向施工单位呈现施工进度,让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加快施工进程,节省施工时间。

4 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在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施工项目的高效管理,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减少错误率,排除安全隐患,提高我国交通工程安全管理的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冯国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案设计[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12):76-81.

[2]汪良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实践[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6):169-174.

[3]沈圆顺.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8):33-37.

[4]宋文友,黄卫东,隆岩.工程质量管理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6(9):6-9.

猜你喜欢

交通工程应用对策信息化管理
施工现场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探究
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