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美术静物素描教学探讨

2020-05-21王明星

科研课题成果通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素描教学中学美术静物

王明星

艺术造型的技能技巧,把握好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以理性为基础,以感性为核心,并在反复训练中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之获得审美感知,从而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艺术感受或设计创意能力。

关键词:中学美术   静物  素描教学

正文:内容摘要:在中学美术静物素描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静物素描是美术教学中的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它在教学中往往以石膏模型为依托,以造型艺术为基础,按照静物素描遵循的客观自然属性(理性)和主观自我属性(感性),原则的进行完美结合,其作品才具有艺术观赏性。初学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对客观自然属性的理解上,而忽视了主观体验的感觉和艺术情趣的追求,我们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切切不可忽视学生审美能力的训练。

静物素描只有理解了客观的理性,如形体、结构、比例、透视明暗、块面等,才可以通过理性的分析、准确无误的把感性表现出来;而客观对象的表象又具有许多美的因素,如:外形起伏的节奏感,光影产生的色调感,形质差异的对比感,都是能感知并产生美感的,所以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以感性激发理性,理性去体现感性,只有建立在美感上的基础训练,才是我们所要学习的静物素描。

对于职业中学的职高生来说,要学好静物素描,就要把握好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以理性为基础,感性为核心,在反复训练中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获得审美感知。下面我就这几个问题来谈谈我的一点理解。

一、培养学生整体观察能力去掌握构图知识

静物素描的构图是指在有限的平面空间上运用视觉形象来组织构建新的视觉图,要经营好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结关系及艺术形式的总体结构,具体要掌握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确定画幅形式(三角形、圆形、多边形等),从而达到构图要求。例如:法国赛尚的油画《有洋葱的静物》,采用了三角形构图,显得非常自然和接近生活,既不呆板,画面又显得稳定,又如:卫天霖的油画《静物》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分析出圆形构图能给人以流动,饱满完整,团实的感觉,我们再分析詹建俊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这种三角形构图使人们感到一种永恒的纪念碑式的稳定感。其次,要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与原则: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以现代画家潘天寿的《松针荔枝》来分析画中的荔枝,显得虽小,但浓重的色彩却起到了衬托的作用,与占据画面较大的松枝相得益彰,这就体现了构图的对称与均衡。

二、激励学生把创建结构素描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我们怎样才能使静物的构图体现得更为完美呢?就必须掌握其静物的形体结构,从而提高以结构素描为手段的实用性素描造型能力,为今后工艺美术设计的构思、创意的表达奠定较为坚实的造型基础。形体、结构素描主要是研究构成物象的形体特征的几何结构规律,紧紧围绕探索、认识、表现和创建“结构”这个中心内容去研究有关的素描手段。法国印象派画家发现:一切物象形态无论结构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种基本的几何形体(立方体、圆柱体、圆球体和方锥体)结构形式即几何化归纳法,同学们在写生静物时紧紧抓住决定物象形体特征最本质的东西(形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使我们全面的掌握其内在结构。在空间表现时,它不依赖于形体的明暗色调,而是通过形体自身的结构予以暗示,初中一年級一册的第四课画马三块瓦,画鸟两个蛋就是单纯的几何形体概括了马、鸟两种动物的形体结构。为了将形体结构准确、清晰地呈现于画面,就必须标适宜轻的肯定辅助线。如空间基准线、形体比例分割的定位线、校正的透视缩形的参照线。以及形体结构剖析的假设线等都应浅一些、虚一些,而对于表现物体体面转折、形体构成部分的组合关系等的结构用线要明确肯定,宜用重线、深线、实线。

三、准确掌握各种透视缩形变化及灵活运用

静物素描中掌握了构图、形体结构关系后还必须理解透视缩形变化。我们在600视域中看同样的物体,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就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长远短,形状改变的一种缩形感觉,这就是所谓的透视。教室的两扇窗,一开一闭,看起来就明显不一样。意大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属于典型平形透视关系,心点在画面中心,基督所在位置上,屋顶两侧墙的窗框所形成的一组直角线直指心点,诱导集中了视线,突出了中心人物。俄国波雷诺夫的《基督和不贞的女人》属于成角透视构图,主要建筑物的两侧组成边线明显地向画幅以外视平线两侧的余点方向消失。在静物几何化分析过程中应注重曲线透视变化,静物的上下层次的曲度、宽度,遮掩变化;同时应分析出它们之间互为交织转换的关系,保持整体上的正确透视变化。总之,同学们掌握其透视缩形变化应注意到:“宁方勿圆、宁直勿曲”理解直中求曲,方中求圆的技法以此来帮助作透视图。

四、培养学生静物写生的单色差异

如何使画中的静物更具有立体感呢?掌握了静物构图,形体、结构、透视变化后,还必须刻画出不同物象色彩明度“单色”差异来表现物体的层次即色调。刻划过程中把形体结构与明暗色调结合表现为最佳。注重依据物象的黑白灰三大面及五大调子的关系。物象形体结构的转折,线的轻重和虚实去进行归纳概括对静物进行“简化”和“强化”处理,从而使明暗色调服从形体结构、体积表现。如:课本中黎明画的静物素描《带油罐的静物》是通过明确、肯定的线条,将物象形体体面的围合与转折关系,以及空间的透视状态明确而清晰地呈现于画面,产生出一种比自然物象更为强烈的视觉效果。

五、努力以感性认识来表现物象的质量感

静物结构造型对于物象质量感的表现并不是追求视觉幻想的真实,而是通过线条的曲直、刚柔,流畅或雅作、粗放或精致所表现的一种感知经验来表达物象质量感的基本属性。课本中梁永森表现的《静物》就是通过各类辅助线,对每一物象的形体结构和形体特征,以果盘圆的透视缩影,香蕉截面的形体与透视状态以及苹果体面的转折与衔接等进行严谨而深入地剖析,使形体结构的表现建立在理性分析与综合概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线条浓淡、虚实变化的表现力,并辅以简化、概括的明暗色调,将艺术科学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结合起来,具体而生动地表达了物象的形体结构与形体特征以及形体自身的体积感与空间感。如学习过程中,陶制品的质感表现,宜用稍软的铅笔以粗松的线条铺色调,画暗部色调时要分层加色,用力不宜过重,避免形成笔迹反光而影响质感的表现。

六、培养静物写生的三维空间技能技巧表现力

静物素描的表现过程最终要达到将物体的立体感融入空间之中,必须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形体空间依同一视点下统一的透视缩形变化,准确地表现于画面而造成一种空间感觉,第二,单色调空间层次主要依靠明暗五大调子的透视,近实远虚近浓远淡而造成一种空间感觉。总之,形体空间是物体存在的本质表现,是空间表现的决定因素,准确的形体空间通过色调空间的表现可以进一步加强物体之间和物体自身的空间感,带来与环境空间和我们的心理感觉相谐调的韵味和情调。增强素描造型的真实感,生动感和艺术感染力。

除了上述几点理解之外,静物反复写生训练中常容易出现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应在教学过程中予以注意。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结构、色调及整体性三个方面。

首先,静物素描练习过程常出现糊与浮的结构原因是对形体结构缺乏深入地分析理解、分析研究,不能将明暗色调同形体结构联系起来,描绘时产生模棱两可,该肯定的地方不肯定,该含蓄的地方不含蓄。我认为就紧紧抓住形体结构所制约的黑、白、灰三大关系去塑造形体,就能克服静物出现糊与浮的结构问题。

其次,素描色调中的灰与脏是作画过程中该暗的暗不下去,该亮的亮不起来,或出现一块豪无联系的孤立的颜色。只要掌握整体观察、比较观察、本质观察,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防止皮擦和手上的污跡弄脏画面,同时加强技能技巧的训练就能克服画面中灰与脏的问题。

再次,画面中整体的花与板即画面缺乏整体感或“反光”过跳或高光过多,不分主次的“深入”,面面俱到地“刻画”,整个画面看上去显得僵硬、死板,缺乏生动感,在刻画过程中只要整体观念(整体——局部——整体)的作画程序,就加强提高对素描造型认识,去培养艺术的感受能力。

中学静物素描是一门以培养造型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职高教学应注重培养正确观察对象,理解对象和表现对象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会运用艺术规律和形式美的法则,以准确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和设计创意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艺术的感知能力,19世纪法国的素描画家德力说过“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即对写生对象的理解、综合分析,是深化第一印象感觉以达到把对象本质进行思维的过程。还要提高造型的技能技巧,在基础素描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树立体积观念意识,学会从形体结构的体面关系去认识和表现对象,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学会正确的观察法,练好准确判断客观物象比例关系的基本功,掌握造型素描的综合分析方法,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素描造型的概括力。毫无疑问,静物素描写生水平一定能提高。

猜你喜欢

素描教学中学美术静物
静物写生
静物
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中的素描教学研究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素描教学改革要凸显素描的本质
怎样写静物
我是小小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