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如孤独可以分享,那音乐一定是最佳对话

2020-05-21肖艳

音乐爱好者 2020年1期
关键词:奏鸣曲音乐会钢琴

肖艳

距离张昊辰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办的个人钢琴独奏会已经过去了些天,当现场激荡起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之后,我选择开始写乐评。其实好几次都提起了笔,但总觉得不写也罢。有几个原因:第一,音乐是抽象的,带给人的感动也是最直接且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把它珍藏在心里或许更好。第二,我认为这些文字应该不算乐评,可以叫听后感,或者是听时感拾遗。第三,它夹杂着许多我个人的情感,一家之言,不写也罢。然而经过几天的沉淀,依旧有无数的感动时不时地从脑海中蹦出,把它们平铺在纸张上的想法也愈加强烈,所以还是选择了用白纸黑字将它们安顿下来。

这场音乐会对我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治愈之旅。

早在2010年大学期间,在图书馆里经常翻阅《音乐爱好者》杂志的我就已经知道了张昊辰,这几年也陆陆续续地读过他不少报道。第一次听他的演奏是在2019年1月YMCG广州国际青年音乐周的开幕式上,虽然是网络直播,但他还是给了我一种“耳前一亮”的感觉。最终决定来听他的现场独奏音乐会,则是因为张昊辰在媒体采访中提到,作为钢琴家,他有责任和义务挑战与观众欣赏不一样的作品。这次巡演,他便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一首超出十二音范畴的钢琴独奏作品——布列兹的《第一钢琴奏鸣曲》。这首曲子没有任何的调性和旋律,在练习时张昊辰还透露说,自己就像从来没有学过钢琴一样,背谱也花了一个星期才辛苦地拿下。于是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搭乘了六个小时的高铁,特地来到广州欣赏这首作品。

以前听音乐会我都尽量选择音响效果最好的位置,但这一次因为是在开演前一周才购的票,所以只能选择第一排。座位正对着钢琴盖掀起的地方,还能从反光里清晰地看到榔头敲击琴弦时的倒影。当德彪西《意象集II》的前三个音经过琴键的敲击从钢琴里钻出来时,那音乐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将我的心一下子吸了进去。整场演出,每一个音都如此清晰,而且强烈地敲打进我的心里,让我永生难忘。

说起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德彪西,人们通常都会用诗歌性和画面感来带入理解作品,而我在聆听时却有着最直接的情感反应。《穿透树叶的钟声》过于静谧的声响,使得高音区的钟声激荡起了我心底最强烈的不安情绪。一种让人窒息的感觉笼罩着我,并久久悬挂在我的心头,使我无法呼吸。《月落荒寺》更是加上了一层孤寂感,想寻求一种释放而不得的紧张与压抑,让我的泪水涌了上来,哽咽住了喉咙,却又不敢咽下,不敢大声呼吸。好在《金鱼》显得非常活泼可爱,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家逗金鱼的画面,那溅起的小小“水花”也驱散了些许心头的落寞感。

第一组作品的压抑情绪在接下来舒曼的《降B大调幽默曲》中有所释放,让我产生了一种直面内心恐惧并与之对抗的勇气。在苦难面前,我们可以選择消极逃避,而用幽默的方式演释悲剧的情感不正是艺术存在的意义吗?

下半场,我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布列兹《第一钢琴奏鸣曲》。听音乐会之前,我特地做了些功课,了解到布列兹的作品被称为“组织起来的狂乱”,让人感受到的是不同的音响、节奏、音色的组合,所以“有组织”是布列兹的最大特色。在现场,张昊辰将每一个组织都演释得十分清晰,两个乐章一气呵成,我还没听过瘾竟然就已经结束了,真是有点意犹未尽。

虽然在下半场开场前,张昊辰给观众做了一些讲解和说明,但绝大部分观众在欣赏完之后仍旧表示不太能够接受这样先锋的作品。历史学家克罗齐(Benedetto Croce)说:“艺术不是抒发官能快感的媒介,也不是自然事实的呈现。”欣赏完这样的作品,无论对它有何评价,人们一定会产生一些反应,这正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作曲家们所要达到的效果。其实它与摇滚精神十分相似,充满新奇、叛逆以及简单的理想主义。它是对世界的一种不妥协的态度,充满力量感。艺术何须懂?只要抱着一颗开放的心不断地去聆听,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我非常期待以后在国内有更多的机会听到演奏家们演奏这样的作品。

全场音乐会中,最让我惊艳的是张昊辰演奏的最后一首作品——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宛如天才再世一般。想起田艺苗曾经说过,张昊辰有着肖邦的外形,却能演释出李斯特的风格,他的秘诀在哪里呢?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秘诀就在于他有着一颗真挚的赤子之心。在演奏中,他把自己彻底交给了音乐,甚至有些赤裸裸地展示出自己的内心,不用炫技来取悦观众,而是以心换心。

傅雷说:“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在张昊辰的音乐中,我听到了一个真实的他,这份“真”蕴藏着极大的力量。

上半场那些从我心底里催生出来的不安和恐惧情绪最终都在这颗真挚的心面前得到了完全的驱散、释放和安抚。赤子之心战胜了一切,它让我遇见了这位心灵的朋友,也让我在黑暗的深渊中不再害怕孤独。最终这场以“对话”立意的音乐会在彻底治愈中温暖地落下了帷幕。之后,在观众们的热烈掌声中,张昊辰还带来了三首返场曲目。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音乐厅里,张昊辰早已挥汗如雨。同样作为一位学琴练琴的人,我心底里久久地回荡着这样一句话:“不要问艺术能带给你什么,而是要问自己能为艺术做些什么。”音乐就是我们的信仰,只有在她面前最谦卑虔诚,愿意全身心地奉献出自己的人,才能成为音乐最好的传道者,最终人琴合一,达到忘我的境界。然而在这过程中,艺术家是孤独的,也是“脆弱”的。张昊辰说:“只愿我们在今后都能成为更坚定的‘弱者,在这个时代,为了传播那些值得毕生热爱和坚信的东西,渺小却不动摇。”

衷心地祝愿这位青年钢琴演奏家能够继续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和探索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渺小而坚定地一起守护古典音乐这片“乐”土。

猜你喜欢

奏鸣曲音乐会钢琴
搞砸的音乐会
手机上的奏鸣曲
春天的奏鸣曲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