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以锦鲤祈愿为例

2020-05-21郑涵文李亚鑫马燕归

视听 2020年5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亚文化锦鲤

□ 郑涵文 李亚鑫 马燕归

随着网络的发展,代表青年群体的网络青年亚文化也不断发展。锦鲤祈愿作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颖的表现形式,在社会中形成一股热潮。“锦鲤大王”于2013年出现,其社交平台转发量多达上万人次。“杨超越”“信小呆”等锦鲤形象的出现再次掀起了锦鲤祈愿的热潮,至今参与人数仍呈上升趋势。而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是锦鲤祈愿的主要参与者和关注者,使锦鲤祈愿现象流行于当代大学校园。

锦鲤祈愿能给大学生带来一些积极效应,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精神压力,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等,同时也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学生的精神惰性,从而不利于构建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网络环境,也不利于主流文化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共同发展。本文分析以锦鲤祈愿为代表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尤其针对锦鲤祈愿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大学生自身、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提出建议。

一、锦鲤祈愿与网络青年亚文化

(一)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定义及特点

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对立,其追根溯源是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伯明翰学派学者对英国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做出研究开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出现。根据数据调查,在2005年,中国网民首次突破1 个亿,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性的一年,使青少年打开了网络的空间。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介,为青少年披上一层面纱。他们是时代的失语者,需要借助网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在这个虚拟平台上,他们可以自由发表言论,而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使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文化——网络青年亚文化。可见,网络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借助互联网创造的,带有青年个性的文化,其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网络。由于青年群体心存叛逆,带有抵抗情绪,因此网络青年亚文化不同于主流文化,呈现出阶级性、青春性、群体性、边缘性、颠覆性和兼容性的特点。

(二)锦鲤祈愿: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新颖表现形式

1.锦鲤的界定

锦鲤在古时被称为美好富足的象征,鲤鱼也衍生出来许多美好的寓意,如年年有余、如鱼得水等成语。在历史故事和民俗中,常可以看到鱼作为民族图腾的重要作用。古时人们用鱼传递重要信息,用鱼做兵符,做婚宴的主菜、祭祀的贡品以及装饰品等,从中可以看出锦鲤在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美好寓意。随着社会的发展,锦鲤的文化内涵不断被赋意。如今青年人对锦鲤的理解,不再仅是锦鲤本身美好的形象,他们认为凡是像“锦鲤”一样幸运的人或物都可以被称为锦鲤,如“国民锦鲤杨超越”“支付宝锦鲤信小呆”以及微博大V“锦鲤大王”等,都是大学生所认可的锦鲤形象。

2.锦鲤祈愿的内涵

锦鲤祈愿是指青年人在网络上通过向代表幸运的人或物(锦鲤)进行祈愿的行为,属于一种符号祈愿,人们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常带有“日常迷信”的文化色彩。当代的锦鲤祈愿是大学生创造的新型祈愿形式。从内容构成来看,现在的锦鲤祈愿不只是图像表达,还配有文字解释。年轻人不断进行创造,依托新媒体创造了锦鲤的表情包、新的锦鲤形象等,将古时锦鲤文化内涵再创造和再发展,表达当代年轻人的想法和追求,进行了新的文化赋意;从与主流文化碰撞来看,锦鲤祈愿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的表达形式,不仅是锦鲤祈愿,还有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等新现象,正在影响着年轻人。由青年人代表的网络青年亚文化与由父辈代表的主流文化不断碰撞。

二、具有代表性的锦鲤祈愿现象

(一)“杨超越”现象

杨超越,因参加《创造101》拿下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人称为锦鲤女孩,却实力不足被网友吐槽,但本人的心态似乎很好。好运总是能够眷顾于她,大家发现了杨超越的锦鲤体质,她也将自己的锦鲤体质带给了身边的人。有人用了与杨超越同款的财神屏保,当天股票就涨停。她到《明日之子》节目做嘉宾,与她合作的选手成了那期的最强厂牌。于是大家纷纷转发杨超越的表情包向她祈愿,祈祷自己愿望实现。

(二)“信小呆”现象

2018年国庆期间,支付宝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抽奖信息,将抽取一名锦鲤,并送出超一亿价值的奖品。2018年 10 月 7 日上午,中国锦鲤如期揭晓,300 万网友在经历了7天的白日梦之后,迎来了中国锦鲤——信小呆!“信小呆”是一名普通的女大学生,当时中奖的她感觉被神仙眷顾,之后便计划着她的兑奖之旅。网民便掀起了一场艾特信小呆祈求中奖接好运的浪潮。

(三)“锦鲤大王”平台

锦鲤大王作为一个粉丝量高达两千万的博主,其微博更新的内容是锦鲤图片并附带着激励文字,如“下周大吉,一定会有好事发生的”“19年最后一个月的好运气已提前加持完毕,请加紧转发确认!”等。此类内容都会获得上万的转发量。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锦鲤大王有2091万粉丝,每条“微博”有上万人次点赞,其中置顶“微博”名为“愿望和运气交给锦鲤,你只管努力就好”,它的转发量高达21.3 万。网民希望通过转发锦鲤接好运,保佑自己工作顺利、学业有成。

三、锦鲤祈愿流行的原因

(一)新媒体为锦鲤祈愿提供了媒介

在当今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网络为锦鲤祈愿提供了稳定的媒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8.02%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接触到锦鲤祈愿。“微博”是大学生社交的一个重要媒介,为信息的发展传播提供渠道,而锦鲤大王——一个现有2276 万粉丝的博主,通过在“微博”客户端上发布锦鲤的图片以及转好运的激励语,能吸引上万的人群去转发祈求好运、实现自己的愿望。正因网络的兴起,锦鲤祈愿拥有更多施展的空间,得以发展。

(二)环境成为锦鲤祈愿现象的助推剂

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环境影响和推动了锦鲤祈愿现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0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环境是其参与锦鲤祈愿现象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因此压力偏向于学习方面,尤其在期末考试期间,害怕考试挂科,参加锦鲤祈愿,希望能顺利通过考试。32.53%的大学生认为家庭环境也是锦鲤祈愿现象出现的原因。他们表示当自己压力大时,父母不能及时给予慰藉,自身渴望寻求心灵上的安慰。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锦鲤祈愿的方式,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并得到心灵的满足。63.27%的大学生认为社会环境也是锦鲤祈愿现象流行的重要原因。这部分大学生群体主要偏向于高年级的同学,他们提前步入社会,面对工作晋升、薪资待遇等现实问题,压力大,内心焦虑,所以借助锦鲤祈求工作顺利。可见,多种环境因素助推了锦鲤祈愿现象。

(三)大学生群体情感需求驱动锦鲤祈愿现象

以“杨超越”的锦鲤形象为例,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女孩,因参加一档选秀节目,改变了命运。实力不足但很幸运的她被大家炒为噱头,人们将她称为锦鲤女孩,每次遇到困难纷纷转发与她相关的表情包祈愿,此类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发生。经调查发现,这类现象在大型考试前出现频率较高,而其他时段比如缺钱的时候、情绪低落的时候也会出现。他们自身的情感无处寄托,想要寻求身边人的帮助,但是又觉得自己应该独立,所以就把情感寄托于锦鲤祈愿身上,从而获得些许慰藉。转发锦鲤,看似是希望可以圆自己的梦,但实际上更是对自己的精神安慰,使情感获得满足。

(四)商家的促销手段促进了锦鲤形象的出现

2018年 10 月,“支付宝”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上发布抽奖信息,奖品是价值超1亿元的免费商品。除此之外,“支付宝”没有在其他平台进行推广与宣传。七日开奖后,许多人才发现这次抽奖,许多媒体开始大肆宣传中国锦鲤,将“信小呆”和锦鲤形象挂钩。网民看到报道后,纷纷在“微博”上艾特并转发“信小呆”,这又将锦鲤形象进行了二次传播。许多商家也纷纷增加礼品,和支付宝合作免费赠送给锦鲤“信小呆”。媒体和支付宝将商品及价值都公示到网络上,增加了支付宝和相关商家的曝光率。许多消费者和网民祈祷自己像“信小呆”一样幸运,从而关注这些商家,相关产品得到了二次宣传。这种营销手段借助锦鲤的噱头吸引到了更多消费者,而“信小呆”也成为了国民锦鲤,锦鲤形象在中国开始掀起热潮。

四、锦鲤祈愿对大学生的影响

锦鲤祈愿是把双刃剑。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辅以锦鲤祈愿,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固然再好不过;若从另一角度来思考其效果,可能部分大学生过度依赖锦鲤祈愿,以至于滋生懒惰、不求上进的思想。因而,锦鲤祈愿具有两面性。

(一)锦鲤祈愿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

1.锦鲤祈愿可以缓解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使其内心获得安全感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要进入社会的阶段,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况,情绪需要调节,压力需要释放。在我们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65.27%的同学表示通过转发锦鲤表达自己的愿望后,缓解了精神压力,获得了内心的安全感,对自己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暗示。尤其在期末考试前,大学生精神压力大,复习任务重,他们通过转发锦鲤可以缓解焦虑的心情,增强精神信念。由此可见,锦鲤祈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大学生带来心灵的慰藉,缓解精神压力。

2.锦鲤祈愿会给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增添其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认为锦鲤祈愿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在问卷中用数字1-5 来表示通过转发锦鲤收到心理暗示的程度,其中,1 级是收到积极心理暗示程度为无,以此类推,5 级是收到强烈的积极心理暗示。数据表明,有接近90%的同学表示在转发锦鲤后能够收到积极的心理暗示。其中,有44.04%的同学收到积极的心理暗示程度为3 级;8.87%的同学表示收到了强烈的积极心理暗示;只有11.93%的同学认为转发锦鲤后没有给自己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这说明锦鲤祈愿给大部分同学带来了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通过转发锦鲤,给自己以“我可以通过考试”“我能完成任务”等的心理暗示,增强了信心。

(二)锦鲤祈愿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1.锦鲤祈愿消磨了大学生的斗志,增加了其精神惰性和迷信思想

针对锦鲤祈愿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设计调查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通过matlab程序展现在图1中。

图1 消极影响的空间分布

图1为空间分布图,X轴、Y轴和Z轴分别代表锦鲤祈愿给大学生带来的三种消极影响。平面来看,从左到右依次为 X 轴、Z 轴、Y 轴。其中,X 轴为消极影响 A,自我催眠,消磨自身斗志;Y 轴为消极影响B,增加大学生的精神惰性;Z轴为消极影响C,增加大学生的迷信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在区域中,西北角和东南角位置比较密集,中间部分稀疏,且集中在下方,靠近X 轴和Y轴,消极影响A 和消极影响B 所占比重较大。具体来看,在我们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有39.66%的同学选择了消极影响A,41.1%的同学选择了消极影响B,17.24%的同学选择了消极影响C。也就是说,转发锦鲤祈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中,以自我催眠、消磨自身斗志和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加剧惰性为主。两者结论一致,通过转发锦鲤祈愿,会使得大部分群体自我催眠、消磨斗志和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并加剧自身惰性。

2.锦鲤祈愿现象不利于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是青年群体社交的重要载体,青年群体通常在看到新事物时会产生兴趣,去了解新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追随新现象。对于自制力强的大学生,会理性分辨锦鲤祈愿对自己的意义,而自制力弱的同学会企图利用锦鲤祈愿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新媒体传播新事物的速度快,如果不加以管理和引导,会不利于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每当大型考试前,许多大学生会在社交平台转发锦鲤,祈求自己考试通过,从而导致锦鲤祈愿在网络上出现刷屏现象。这种现象影响了大学生的网络社交。据调查,有26.44%的大学生反馈说自己网络社交生活受到干扰,同时有51.72%的同学在看到别人转发锦鲤的内容后,产生了临时抱佛脚以及不思进取的心态。由此可以看出,大量锦鲤祈愿的现象会使大学生产生盲目从众的现象,长此以往会使更多的大学生依赖锦鲤祈愿而不付出努力,这样不利于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

五、如何对锦鲤祈愿进行正确引导

(一)大学生自身:树立正确的三观

大学生要正确看待锦鲤祈愿的行为,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过度的锦鲤祈愿现象会消磨大学生的精神斗志。对于锦鲤祈愿,大学生应增强自主意识,努力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发挥其积极作用,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勇于面对压力。大学生不应过度依赖锦鲤祈愿行为,要学会正确分析网络信息,主动抵制消极信息,合理宣泄情绪,积极面对学习的压力,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网络活动。大学生要努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努力付出,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学校:营造正确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教育和培养青年的摇篮,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情感疏解,向学生们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学生过于依赖网络祈愿从而精神懈怠,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应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与语言,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学生干部多与同学们进行思想交流,当发现同学具有消极的思想时,主动向老师说明情况,帮助同学缓解消极情绪;加强对学校网站的宣传和建设,构建网络安全交流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

(三)政府:净化社会环境,健全法律体系

网络是锦鲤祈愿的重要媒介,政府作为网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可忽视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管理和引导。然而目前网络监管方面的相关法规还不够完善,因此我们建议: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防止迷信思想腐蚀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信念;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和指导,仅靠社会群体自觉规范网络行为还不够,应监管对社会有影响力的相关网络用户,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主流文化:包容网络青年亚文化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辈对锦鲤祈愿还是持支持态度的。因此,应发挥主流文化的作用,正确引导和发展网络青年亚文化。网络青年亚文化虽然是非主流文化,但主流文化也要对其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它,求同存异,保留其中值得借鉴的方面,并用大学生网民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感召他们。要让主流意识深入大学生的心中,让大学生受到社会的感召,自觉树立正确的三观。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亚文化锦鲤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90后、00后行为观察大赏
亚文化,不可怕
有趣的锦鲤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小编,来条“锦鲤”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