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舞在民间

2020-05-20幼吾

中华瑰宝 2020年4期
关键词:木卡姆龟兹乐舞

幼吾

乐舞是民间常见的娱乐活动与艺术形式。娱乐天天有,形式各不同,但跳来跳去,只有那些深得民心又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乐舞真正流传了下来

踏歌舞:中国“踢踏舞”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盛唐诗人李白的这首《赠汪伦》名传千古,耳熟能详。然而,又有几人知晓诗中的“踏歌声”之意?这可不是简单的歌声,它指的是唐宋时期民间极为盛行的一种大众娱乐性歌舞—踏歌舞。

什么是踏歌舞?据说这是一种与西方踢踏舞颇为类似的舞蹈。唐代诗人刘禹锡专门写了一首《杂曲歌辞·踏歌行》,对踏歌舞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描写: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看不见,红霞影树鹧鸪鸣。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至三春花尽时。

根据刘禹锡诗的描述,可知中国古代踏歌舞的概貌:舞者们多手拉着手或手肘相连,脚下合着音乐有规律地踏着舞步,一面歌舞,一面即兴编词,还相互应和传唱。这显然与只跳不唱的西方踢踏舞有所不同。不仅如此,中国踏歌舞的历史也比西方踢踏舞更为久远。

西方踢踏舞源于18世纪的爱尔兰舞蹈,而中国踏歌舞的历史则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舞蹈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代表,出土于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这只陶盆的内壁共饰有三组舞蹈图,每组图含五个线条简单的人物画像,呈手拉手、膝盖略有弯曲状。马家窑人所跳的舞可能是原始的踏歌舞。

踏歌舞初具规模是在汉代。据汉代刘歆、晋代葛洪辑《西京杂记》卷三之《戚夫人侍儿言宫中乐事》记述,西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善歌舞,“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在庙前歌舞,颇具民间娱乐特色。又农历十月十五日是中国古代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人们多在此日入庙观祈福。这是否意味着跳踏歌舞已成汉代节日风俗?

唐代时,别说是庆祝节日,就连送别友人这种私人活动,人们也多选择跳踏歌舞,故李白在离别之时才能看到好友汪伦发起的踏歌舞。唐代乐舞种类五花八门,踏歌舞只是其中之一,但唐代却是踏歌舞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踏歌舞还曾远渡重洋,传入日本。现今日本的歌垣、盆踊均是由踏歌舞演变而来。

遗憾的是,宋代以后,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人挨人”的踏歌舞愈加少见,后又逐渐消失在汉族民众之中。如今,人们也只能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如纳西族的阿哩哩、跳脚等舞蹈中窥见古代踏歌舞的影子。

秧歌:农民之乐

在踏歌舞兴盛的汉唐时期,民间也曾流行百戏。所谓百戏,是个统称,泛指杂技、角抵、幻术等民间表演艺术。百戏中的跷伎正是现代秧歌之高跷的前身。

秧歌是深受中国黄河以北民众喜爱的娱乐性歌舞。在陕西、甘肃、内蒙古、东北等地区,扭秧歌是必不可少的节日庆典活动,如春节“闹秧歌”之风由来已久。

秧歌是怎么形成的?清人王锡龄在《陕南巡视录》中解释为:“陕南西乡县沙河镇田间农民,有系彩于首扮戏装者,歌唱舞蹈,锣鼓喧闹,盖为插秧助兴,俗名秧歌本此。”简而言之,秧歌是为农耕助兴而生。现代秧歌有地秧歌和高跷之分,前者是直接在地上跳,后者是踩高跷表演。实际上,历史上地秧歌和高跷曾是两种独立的民间艺术。

地秧歌源于宋代,叫“村田乐”,本是表现农村生活之舞。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成。村田蓑笠野,街市管弦清”,说的正是村田乐。

清代时,村田乐变成了地秧歌。清人吴锡麒《新年杂咏抄》云:“(地)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可见,古时秧歌表演者多装扮成戏剧或故事人物的特点延续至今。

而高跷,即跷伎,原本只是一种杂技。《列子·说符》记载:“宋有兰子者……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起,五剑常在空中。”“兰子”指以杂耍技艺走江湖的人。这位兰子脚下踩着比人还高的木棍,手上同时耍弄七把剑,还能不时跃起,可谓技艺超群。

至汉唐时,战国兰子的踩高跷技艺有了固定名称,即跷伎,为百戏之一,宋代时又称“踏跷”,清时始称“高跷”。百戲流行之时,高跷也在流传。

那么,杂技高跷是何时,又是如何与地秧歌结合的呢?这些细节难以考证。不过,从清代《北京走会图》可以看出,在清代时,地秧歌与高跷已同时出现于当时的“走会”(民间各舞蹈技艺组成的表演队伍,前身为明代“社火”)之中。高跷与地秧歌结合后,成为一种在农田中表演的舞蹈,最终演变成今日之秧歌。

虽然现今秧歌以北方地区为主,但古代秧歌遍布大江南北,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如安徽的花鼓灯,湖南的地花鼓、采茶灯,云南、贵州等地花灯之类的歌舞表演,均是秧歌。这些秧歌,早已成为各地的民俗风尚。

龙狮舞:节日之庆

若要说如今民间流布最广、最常见的乐舞类娱乐活动,除了秧歌,那就非舞龙、舞狮(狮子舞)莫属了。

舞龙与舞狮的起源、历史乃至文化内涵皆不相同,但自近代以来,两者多同时出现,俨然一体,春节期间尤其如此,以至于在现代人眼中,舞龙、舞狮已成春节的代名词,在外国人眼中,二者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形成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图腾崇拜。古人认为,龙是灵物,能呼风唤雨,于是便以舞龙的形式求雨祈福、驱虫避害,故在唐代以前,舞龙主要以求雨祭礼的形式而存在。

南宋时,舞龙已具有民间娱乐性质,并出现于传统节日之中。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录了当时元宵节舞龙灯之场景:“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元宵节舞龙的传统至今犹存。

明代时,元宵节中的娱乐活动又多了一项舞狮。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提到,浙江灯节(元宵节)时,街市上人们纷纷围簇观看舞狮子。舞龙和舞狮终于在元宵节“相会”了。

真要论起来,中国舞狮的历史远没有舞龙长,因为狮子是外来之物,狮子舞亦然。狮子舞是自汉时从波斯(今伊朗)经西北丝绸之路传入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再由龟兹传入中原的,于唐代风靡一时,故在那时长安舞狮的艺人多为龟兹人。

狮子舞虽是舶来品,但传入中原后又渐趋本土化。一方面,在唐代宫廷大受欢迎的龟兹狮子舞,为了迎合帝王口味作了改变:多由五只狮子(每只狮子由两人装扮)组成,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故又称五方狮子舞,五只狮子颜色不一,黄狮子位列中央,象征皇权。另一方面,自唐代以后,热闹喜庆的狮子舞因具有助兴作用而在民间广为流传,并逐渐形成了如今北派“武狮”和南派“文狮”狮子舞。

总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舞龙和舞狮已成为中华民族主要的节日喜庆活动,遍布全国及海外,派别丛生,异彩纷呈。

木卡姆:维吾尔族歌舞

将西域狮子舞带入中国的古代龟兹人是值得敬佩的。虽然龟兹国不复存在,但龟兹人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并没有消失,而是流传了下来,成为今天新疆人民的文化遗产,如维吾尔族古典乐舞木卡姆中的很多音乐元素都能在古龟兹乐中找到源头。

木卡姆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一种集民歌、歌舞和器乐为一体的大型艺术套曲,产生于15世纪以前。据说“木卡姆”这个词源于阿拉伯语,意指“最高的形式”。木卡姆不仅存在于中国新疆,北非、伊朗、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地也有其踪迹。

现今的新疆木卡姆风格大体有四种,各分布于南疆、北疆、东疆和塔里木盆地一带。不同地区的木卡姆风格和音乐结构略有不同。其中,南疆木卡姆最古老,其音乐结构相当庞大,包含四个部分,分别是木卡姆(散板序唱)、穷拉克曼(歌曲和舞曲)、达斯坦(叙事歌曲)、麦西热普(歌舞),四个部分全部演奏一遍需要20多个小时。在现今维吾尔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达斯坦和穷拉克曼多出现于喜庆婚礼,如展示风俗、宗教节庆集会等场合则多表演穷拉克曼和麦西热普。

值得注意的是,木卡姆的歌词内容多侧重于表现爱情,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这种大胆奔放的音乐风格也是新疆其他民乐所具有的重要特点。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正是由现代著名音乐家王洛宾根据南疆乡村民谣改编而成。多少年来,这首歌已与以“扭脖子”为特色的新疆维吾尔族舞蹈一道留在了人民心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其实,除了维吾尔族,中国其他的少数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的乐舞,如藏族的囊玛、侗族的蘆笙舞、黎族的竹竿舞、傣族的花环舞……这些乐舞依然活跃,与传统汉族舞蹈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华乐舞文化之花。如今,不论是少数民族歌舞,还是汉族乐舞,在很多节日庆典、舞台歌舞表演或戏剧活动中,人们都能一览其风采。

猜你喜欢

木卡姆龟兹乐舞
韩邦奇《苑洛志乐》的思想来源与乐学诉求
龟兹石窟寺院中的连通建筑
唐代丝绸之路乐舞文化的当代传承考释
龟兹壁画“杀犊取皮”
龟兹弥陀净土信仰流播初探
从乐律学特征谈维吾尔木卡姆的文化属性
抒海本生及其在吐峪沟壁画中的呈现
沅水流域傩仪式活动中的乐舞研究
学前教育音乐学科融合的教学改革研究
乐舞之魂木卡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