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单舱地下综合管廊通风系统设计

2020-05-20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0年2期
关键词:散热量换气排风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设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1)

引言

地下综合管廊(以下简称“管廊”)属于地下密闭空间,几乎没有自然通风条件,为使管廊内管线安全运行,保障管廊巡检人员的安全,需对管廊进行通风,同时若管廊内发生火灾,气体灭火后通风系统需及时排除管廊内的烟气及气体灭火剂。现以山西省晋中市某县县城主干道下某单舱管廊为例,对管廊通风系统设计进行探讨。

1 工程概况

拟建的管廊位于县城主干道下,管廊全长约为2 717 m,管廊设置于北侧侧分带下,与道路中心线平行布置,管廊顶覆土厚度约为3.0 m。

管廊断面形式为单舱式,舱内设电力电缆、通信线缆、给水管道及预留再生水管道。给水管道位于舱室北侧上部,管顶距顶板800 mm,管外距外墙400 mm,预留再生水管位于给水管下,距离管底地面1 000 mm,电力通信排架位于管廊南侧。管廊内径尺寸为2 600 mm×2 900 mm(H),外径尺寸为3 400 mm×3 700 mm(H)。管廊断面及布置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管廊横断面图

2 通风方式确定及通风系统构成

管廊通风方式主要有机械排风与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机械进风。考虑到管廊需要在短时间内排除有毒有害气体,该工程采用机械排风+机械进风方式。管廊内每个防火分区为一个通风分区,防火分区内设独立的通风系统,各分区端部由防火墙、防火门隔开。防火分区按≤200 m进行划分。

图2 道路管线布置横断面图

通风系统由通风风口、风道、通风机、防火阀等构成。

3 通风量计算

通风量主要包括正常通风量和事故通风量,其中正常通风量计算方法主要有换气次数法和余热量计算法,事故通风量采用换气次数法,详细计算过程如下。防火分区长度均按200 m计算。

3.1 换气次数法计算通风量

根据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7.2.2条“正常通风换气次数不应<2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6次/h”,进行换气次数通风量计算,见表1。

表1 换气次数法通风量计算

3.2 余热量计算法计算的正常通风量

3.2.1 余热量计算

管廊内主要散热源为:电缆散热量Q1、送排风风机发热量Q2、排水泵发热量、照明配电等散热量,由于排水泵、照明、配电散热量较小,简化计算时不予考虑。此外再生水管道、给水管道传热热损失不稳定且不易计算,该工程未予以考虑。另需考虑折减通过管廊内壁的散热量Q3。以下均以夏季为最不利工况进行计算。

(1)电缆散热量

管廊内共有12根10 kV三芯电缆,截面面积为300 mm2,载流量为300 A,计算见式(1):

PR=nI2ρtL/S

(1)

式中,PR——电缆热损失功率,W;

n——电缆芯数;

I——计算负荷电流,A;

S——缆芯截面积,mm2;

L——电缆长度,m;

ρt——电缆运行平均温度下的芯电阻率,ρt=ρo(1+at)。

代入数值,则ρt=ρo(1+at)=0.016 5×(1+0.003 93×70)=0.021 04,PR=3×3002×0.021 04×200/300=3 787.2 W。

12根电缆电流参差系数取0.9,故总热损失功率为:Q1=12×0.9×3 787.2=40 901.76 W。

(2)风机发热量

进、排风机风机发热量Q2经试算后均取3 kW。

(3)管廊内壁散热量计算

管廊内壁散热量计算见式(2):

Q3=KFΔt

(2)

式中,K——管廊内壁向土壤的平均传热系数,可取K=0.22 W/(m2·K);F——管廊内壁传热面积,F=2 200 m2;Δt——管廊内空气平均温度与土壤平均温度的差值,Δt=38-18=20 ℃。

则Q3=KFΔt=0.22×2 200×20=9 680 W,

余热量为:ΔQ=Q1+Q2-Q3=40 901.76+3 000+3 000-9 680=37 221.76 W

3.2.2 通风量计算

管廊通风量计算见式(3):

L=ΔQ/0.337×(tmax-tf)

(3)

式中,ΔQ——舱室内余热量。

舱室内允许最高温度tmax为38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tf为26 ℃,带入数值得L为9 204.19 m3/h。

3.3 管廊通风计算量确定

两种计算方法比较后取大值可得,正常通风量为9 204.19 m3/h,事故通风量为9 048 m3/h。

4 风压损失计算

经计算,管道及电缆占管廊横断面面积比约为15%,故管廊通风净截面积为:7.54×(1-15%)=6.409 m2。

正常通风量为9 204.19 m3/h,比摩阻为0.004 Pa/m,200 m管廊内总阻力约为0.8 Pa,风亭及其他部分总阻力约为100 Pa。故正常通风工况下风压总损失为100.8 Pa。事故工况下风压损失与正常工况下风压损失基本相同。

5 风机选型

风机选型时风量富裕率取10%,风压富裕率取20%。

风机风量为:9 204.19×1.1=10 124.61 m3/h。

风机风压为:100.8×1.2=120.96 Pa。

进排风风机选用HTF(B)-ⅡNo5.5 A,Q=11 289/8 258 m3/h,H=548/213 Pa,N=3 kW/1.1 kW。

进排风风机及附属设备均选用先进高效节能设备。

为保证气体灭火后的排风,进、排风口处均设置电动防火阀,风机及电动阀门均能手动、电动启闭。

6 进排风亭的设计

管廊进排风亭均布置在绿化带内,每个风亭设置两个风口,尺寸均为1 000 mm×500 mm,风口均设置防水百叶、防鼠金属网,网孔净尺寸为10 mm,防雨百叶底距地面为0.5 m。

7 通风系统工艺控制

通风机及风口布置如图3所示。送排风机及附属设备采用现场手动及远程监控两级控制。正常状态下,管廊内空气平均温度<38 ℃,各防火分区两端防火门常闭,送排风机关闭;其他状况如图3所示。

图3 通风机及风口布置示意图

7.1 排除余热与余湿工况

当管廊某个防火分区温度≥38 ℃时,由监控中心自动启动该分区的送排风机通风,以消除管廊内余热;待该区温度≤35 ℃,自动关闭送排风机;当管廊内空气湿度>80%时,开启风机,<60%时,关闭风机。管廊内正常空气含氧量为20.9%,当管廊内空气的含氧量<19.5%时,开启风机,>20%时,关闭风机。

7.2 巡视检修工况

当巡检人员进入管廊时,在进入管廊前1 h先开启进入区段的送排风机,进行通风换气,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7.3 火灾工况

当某个防火分区发生火灾时,控制系统自动关闭该区及相邻防火分区的送排风机及电动风阀(平时常开),采取隔氧灭火。确认火灾结束0.5 h后,开启进排风口电动风阀及送排风机进行机械排烟(风),恢复正常后,转入正常通风工况。当管廊内温度>280 ℃,防火阀熔断关闭,信号传至监控中心,同时连锁关闭相应的送排风机。火灾发生时所有通风机停止运行。

8 结语

以某县城管廊通风系统为例,概述了管廊通风系统通风量和风压损失的计算方法,对管廊通风系统设计及控制与运行策略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猜你喜欢

散热量换气排风
建筑排风隔热外窗冬季结露机理与防治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中如何注意换气点的掌握
船舶机舱通风设计
基于STM32的室内有害气体自动检测与排风系统
平台冷冻冷藏系统改造
质调节对对流型散热器散热量影响的研究
基于CD4060 的室内换气系统延时关机电路设计
排风热回收对地铁空调机组性能提升的仿真分析
清晨别急着开窗
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散热器的选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