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夹式支撑明装避雷带施工技术

2020-05-20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0年2期
关键词:圆钢镀锌屋面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引言

建筑防雷工程是建筑电气安装的重要部分,避雷带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防雷工程的安全,现有的避雷带安装定位方式通常采用避雷带T型焊接、套筒紧定,安装不方便,定位和更换比较麻烦。为此结合多年施工经验及现场情况分析,决定采用T形对夹式避雷带连接定位装置作为避雷带支撑,可以上下水平微调,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420067328)。对夹式支撑明装避雷带施工工法突破了传统避雷带材料的限制,一举解决了传统施工中采用避雷带的施工难题。保证了良好的电气通路,将建筑安装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完美结合。此方法在今后施工安装过程中将加以推广和应用。

1 工艺特点

对夹式支撑明装避雷带施工工艺特点如下:

(1)操作简便、快速、质量可靠,外形美观统一,避免了支架焊接时咬伤避雷带,减小了避雷带断面尺寸,提高了避雷带的安全性能。

(2)对夹式支撑件由工厂定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3)与传统焊的接支架相比,T形对夹式支撑明装避雷带可以微调水平度,观感质量有明显提高。

2 组成及适用范围

T形对夹式支撑明装避雷带的组成是将由1.2 mm厚的镀锌钢板制作的对夹式支撑与避雷镀锌圆钢、引下线联结而成封闭避雷环状,支撑与避雷镀锌圆钢通过紧固螺栓固定。避雷带敷设时按引下线、T形对夹式支撑(图1)到避雷带顺序进行。T形对夹式避雷带连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1对可相互扣在一起的倒三角形扣盖,扣盖上部两侧各设有半圆形缺口A使两扣盖对扣后形成可夹住横置避雷带的圆形夹道,扣盖下端尖部各设有半圆形缺口B使两扣盖对扣后形成可夹住引下线的夹孔。该方法适用于民用建筑物明装避雷带的建筑工程。

图1 T形对夹式支撑

3 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施工工艺流程

对夹式支撑明装避雷带施工工艺流程为:支撑件放样定位→支撑件安装→牢固性试验→避雷带安装→避雷带的紧固与调整→防腐→接地电阻测试。

3.2 操作要点

3.2.1 支撑件放样定位

(1)引下线的预留与就位

在进行屋面构造柱或女儿墙栏板施工时,按照设计位置将引下线在构造柱或女儿墙栏板顶部以下500 mm处甩出,以利于后续更加精确地确定引下线位置。

(2)放样

现场施工人员对照图纸进行放样,安装坐标、标高的控制要求在转角处支架,其距转弯中点为300~500 mm,然后均分直线段距离,保证各支撑间距为500~1 500 mm,垂直部分为1 500~3 000 mm,采用粉线或墨线(或激光放线仪、红外线测试仪)在设计位置上弹出实线,用以确定避雷带的位置和长度。测量各直线段的长度。按式(1)、式(2)确定各直线段所需用的支持件数量和间距。

N=(L+0.5)/1(m)

(1)

h=(L-0.5)/(N-1)

(2)

式中:N——某一直线段设置支持件的数量,个。当N为小数时,应向上进入取整数;L——某一直线段避雷带的长度,m;h——支持件的距离,m

直线段两端支持件距端点为0.25 m,其余各支持件的间距应均匀分布,按h≤0.1 m值来确定。如在女儿墙上预制则一般安装在其宽度的中心;当女儿墙宽度>300 mm时,则接闪器安装在距女儿墙外侧的100~150 mm处。

3.2.2 支持件安装

使用冲击钻在已确定的位置钻孔,钻孔直径为14 mm,钻孔深度应≮80 mm。钻孔结束后,在退出钻头的同时,清除钻头周围的粉末,并用专用吹风机和毛刷将孔洞吹洗干净。将支撑的支脚粘锚固胶插入已经清理干净的孔中,利用激光放线仪、红外线定位仪控制水平度、垂直度,将溢出孔洞的锚固胶清理干净。应先固定直线段两端点的支持件,然后在两端拉通线,以通线高度为基准高度,依次插入支持件。

屋面避雷网在斜屋面或琉璃瓦屋面上敷设时,应在土建防水及保护层施工前,先固定焊接支撑杆,如图2所示。待琉璃瓦施工后,再焊接避雷带。焊接避雷带时应使用硬纸板或其他方式做好琉璃瓦的保护,防止破坏屋面。

图2 避雷网支撑杆

3.2.3 支撑牢固性测试

根据GB 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支撑的牢固性进行检测,测试时间为在支撑固定完成7 d后进行。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撑件应能承受>49 N(5 kg)的垂直拉力,可用10 kg的弹簧拉力计对每个支撑件进行测试。

3.2.4 避雷带安装

将避雷引下线、设备、金属构件预留出的联接钢筋按避雷带支撑中心线方向弯曲,预留出焊接连接位置,同时调整其水平度和垂直度,所有引下线弯曲方向应统一。

将预制好的避雷带水平段镀锌圆钢按照安装位置摆放,再将所有水平避雷带装入对夹支撑件内并进行初预装,而后进行垂直避雷带的就位工作。为了保证避雷带顶部保持平直,应使焊接部位在避雷带下部,使乙字型折弯朝下。

3.2.5 连接处焊接

两段接闪器圆钢连接需采用搭接方式,如图3所示。一端接闪器圆钢弯成马蹄型,另一端接闪器圆钢为直型,搭接后应保持上端平齐。

图3 搭接图

将要焊接处的钢筋调整平直,在保证避雷带顶部平整后,用大力钳沿竖直方向夹紧,而后进行点焊固定、焊接,待一个直线段焊接完成后,接着进行另一直线段的点焊、满焊等焊接工作。焊接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应>6倍的钢筋直径,不得出现咬肉、夹渣、毛刺等不良现象。

引下线的引出端宜在接闪器的正下方,如图4所示,注意控制好高度。

图4 引下线搭接图

接闪器圆钢通过伸缩缝时,应设收缩补偿装置,补偿装置作法如图5所示。安装时,弯曲的方向为建筑物的垂直方向。

图5 收缩补偿装置

3.2.6 避雷带的紧固与调整

在避雷带焊接完成后,用红外线定位仪对避雷钢筋进行避雷带整体水平度和垂直度的检查复核,调整至设计要求后进行避雷带的紧固工作。

利用对夹支撑件上的紧固螺栓对避雷带进行紧固,紧固操作时应注意拧紧力度适宜,操作人员不得一手抓扳手,一手利用避雷带或支撑作为受力点,以免造成避雷带的弯曲变形。

3.2.7 防腐处理

焊接完成后,将镀锌圆钢筋焊接处镀锌层被破坏部分的焊渣敲落干净,涂刷红丹防锈漆两道,再刷两道银粉漆(或按设计要求处理)。油漆应涂刷均匀、色泽一致,不得出现脱皮、露底现象。引下线应刷成黄绿相间的颜色,黄色与绿色之间间距以15 mm为宜。

3.2.8 引下线标识

引下线标识应按DBJl3—22—200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规程》中22.2.18的尺寸要求制作,底部采用100 mm×100 mm的钛金板或不锈钢板制作,同时标注避雷引下线。标识如图6所示。

图6 防雷引下线标识

在所有接地保护线由明设转向暗敷处、引下线、金属构件、设备接地保护处等部位均应在明显位置安装标识,并采用粘胶剂或螺丝固定。

3.2.9 接地电阻的测试

为了检查避雷带与接地体是否连通有效,用接地电阻测量表对避雷带部位进行接地电阻测试。

3.3 施工组织

施工过程中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应对电工进行焊接培训,安装工人不少于两人。

4 材料与设备

4.1 材料要求

避雷带安装涉及的热镀锌圆钢、对夹式支撑等部件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并具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应有生产许可证编号)、安装相关技术文件、试验报告等技术数据。严禁使用冷镀圆钢、改制材、再生材。焊条等辅件,应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4.2 机具配备

通用工具:电锤、大力钳、钢锯、吹风机、扳手、榔头、线垂、角尺、水平尺、安全带、墨斗、尼龙绳、游标卡尺等。

专用工具:电焊机、接地电阻测量表、红外线定位仪等。

5 质量控制

对夹式支撑明装避雷带施工质量控制如下:

(1)施工质量必须符合GB 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DBJl3—22—200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规程》相关要求。

(2)明装避雷带的规格及安装部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避雷带支撑预留孔洞的大小应保证支撑固定牢靠,位置应排列整齐,间距均匀。

(4)避雷带的支持件一律镀锌,支持件的固定应牢固,并与建筑表面相垂直,其高度宜为100~150 mm。避雷带的支持点间距应≯1 m,在同一直线段内支点间距应均匀,弯曲处到两端支点应为250 mm。接闪器安装高度应延着女儿墙走向高出顶面100~150 mm。当有节日灯时,避雷带应高出节日灯30 mm。

(5)避雷带支撑的强度及安装牢固性必须满足安全系数的要求。固定支撑安装应平整,成排安装的避雷带设置在同一水平上。

(6)避雷带及防雷引下线转弯处不应出现死角,避雷带焊接必须为双面焊。

(7)避雷带应平正、顺直、牢固,平直度允许偏差为3/1 000,全长不应>10 mm。

6 安全保护措施

对夹式支撑明装避雷带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如下:

(1)电工应持证上岗,工人上岗须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2)登高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固定在能承受冲击的地方,严禁上下抛物,特别注意禁止高空坠物,同时应有监护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取孔、固定支撑、避雷带安装时,应防止工具落下伤人。

(3)电焊机施工时应注意防火,确保无火灾隐患。带电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不得单人使用冲击钻。

(4)对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工作场所,必须先排除不安全因素才可施工。

(5)施工中,不得污染、损坏墙面和屋面。

(6)在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工程材料、设备的控制和治理,随时接受有关单位的监督与检查。

(7)及时回收施工过程中剩余的各种边角料,加以充分利用或回收,防止环境污染。

7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对夹式支撑明装避雷带施工工法施工避雷带时,大量组装及加工工作均集中进行,不受现场作业面的制约和传统材料带来的不利影响,危险作业时段大幅减少,确保了施工安全,施工效率也大大提高,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建筑物的防雷系统更加牢固,经久耐用。避雷带顺直,外观效果好。流程简便,容易操作。采用红外线定位仪及对夹式支撑支撑,使避雷带安装整齐统一,支撑与避雷带纵横在一条线上非常美观。

猜你喜欢

圆钢镀锌屋面
探讨老旧小区屋面防水修缮工程的质量控制
氯化钾镀锌层发雾故障原因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住宅屋面及相关设施修缮改造关键技术
坡屋面挂瓦施工技术的探讨
镀锌钝化工艺及配方(2)
变换视角解法多样
模拟酸雨大气环境中Cl-浓度对镀锌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40Mn2圆钢热顶锻裂纹产生原因分析
Q460C圆钢的研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