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调查分析与提升策略

2020-05-19刘美琴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调查分析幼儿教师

[摘 要]文章对东莞市幼儿教师专业能力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不同职称、学历的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存在差异;适应期教师与其他阶段教师在专业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发展阶段教师所需提升的专业能力存在差异,适应期与探索期教师最渴望提升自身的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成熟期教师最渴望提升的能力为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学者期教师渴望提升自身的沟通与合作、激励与评价能力;公办园教师专业能力水平高于民办幼儿园教师。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经费支持,落实学历提升计划,为幼儿教师提供分层次的专业发展内容,重点扶持适应期教师、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能力;调查分析;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0)01-0073-05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以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一)对象与方法

文章的调查对象为东莞市幼儿教师,范围覆盖16个镇。采用幼儿教师专业能力调查问卷,将调查对象集中统一发放问卷,教师当场独立填写,当场回收。随机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6份,筛除无效问卷后,问卷有效率为96%。研究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处理。

研究还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分层抽样选择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共31名进行访谈,以了解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状况。

(二)调查内容

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编制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调查问卷,将教师的专业能力分为7个维度,分别为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激励与评价[1]。采用李克特氏五点量表,幼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估并填写。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现状

从上页表1看出,东莞市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总体水平属于中上。幼儿教师在专业能力各维度上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沟通合作、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反思与发展。激励与评价、反思与发展两个维度的得分较低;沟通合作、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得分较高。

(二)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专业能力的情况

彭兵将幼儿教师的发展阶段分为适应期(1~3年)、探索期(4~9年)、成熟期(10~15年)、学者期(15~25年)四个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3]。文章参考此分类方法,调查发现,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在专业能力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激励与评价这一维度除外,使用跟踪分析发现,这种差异主要是适应期教师与其他阶段教师在专业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阶段教师在专业能力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

经过进一步深入访谈发现,86%的适应期教师认为自己最需要提升的能力为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43%的教师认为是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28%的教师认为是沟通与合作能力。由于适应期教师刚从学校毕业走入教育工作岗位,处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尝试阶段,他们的主要挑战是缺乏实践经验,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幼儿园环境,熟悉幼儿的年龄特征、一日生活组织、开展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等,而教学活动及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是教师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因此也是新教师亟需提升的能力。适应期教师在走向工作岗位后,需要面临一个全新的人际环境,包括与同事、家长、幼儿的沟通。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由于工作经验欠缺而信心不足,再加上缺乏沟通经验与技巧,他们较难在教育理念与方法上取得家长的认同,这成为工作难点之一。此时他们关注的重点还未涉及幼儿教育本质及内在问题,因此,在教师专业能力的其他维度方面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需求与关注,但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其他能力的指导与培训。综上所说,适应期教师比其他任何发展阶段的教师都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与培训。

处于探索期、成熟期、学者期三个阶段的教师在专业能力上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访谈发现,他们认为自身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能力(见下页表3)。探索期教师最渴望提升自己的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他们在经过一轮幼儿园教学周期的锻炼后,希望全面掌握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技能,以成为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效明显的经验型教师;成熟期教师最渴望提升自己的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他们拥有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技巧,多数承担着班长、教研组组长的任务,能够抓住幼儿教育的核心问题,更加关注游戏的价值;学者期教师最渴望提升自己的沟通与合作、激励与评价能力,此阶段的教师将注意力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与实效上,部分走入管理岗位,因此,与同事的沟通与合作、对幼儿的激励与评价、对自身的反思与发展成为其关注的焦点能力。

(三)不同办园性质下教师专业能力的差异

表4顯示,不同办园性质下教师专业能力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这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余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使用跟踪分析发现,公办与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与集体办幼儿园教师不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公办幼儿园、集体办幼儿园的教师准入门槛较高,调查显示公办幼儿园教师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占40%,而民办幼儿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仅占7%,因此,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与公办幼儿园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公办幼儿园在政策支持下拥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与专业引领,支持教师培训的资源也更多,很多承担着对周围民办幼儿园的示范带领作用,因此,公办幼儿园的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相对较高。而民办幼儿园由于拥有的教师培训经费与资源较少,在访谈中很多民办幼儿园教师表示未参加过或只参加过一次专业培训,而且是一些教育机构开展的免费课程推广培训、幼儿园环境参观等“走马观花”式的培训,对专业发展的帮助较少。很多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培训经费不足,再加上幼儿园特殊的工作需求,导致一些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因此,应该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四)教师专业能力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方差分析

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数据分析显示(见下页表5),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教师在专业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教师的职称、收入水平也与其专业能力的高低有关联。由于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出教师自我学习的态度、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因此受教育水平高的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普遍更愿意主动学习,专业能力表现更好。职称能很好地反映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水平,而部分幼儿园对教师的职称评审重视不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对教师的个人发展、专业能力提升重视不够。教师的收入水平与其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有关联。调查发现,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的教师占比41%,3000-5000元占比47%,仍有3%的教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有9%的教师收入在5000元以上。据了解,2017年东莞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135元,部分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低于东莞市平均工资,幼儿教师的收入亟需提高。而专业能力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激励与评价这两个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并没有产生顯著的差异,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属于幼儿教师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教师普遍认为自己能够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但是幼儿一日生活的质量如何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激励与评价这一维度,教师普遍认为自己能够关注幼儿日常表现,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能够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并能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统筹,加大经费支持和学历提升力度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需要建立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保障专人专员负责学前教育工作[4]。调查显示,教师的职称与收入水平与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而当前幼儿教师收入亟待提高,因此,政府需要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应建立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各级财政的年度预算,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师资培训、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对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更应该加大工资补贴力度,保障幼儿教师工资收入能逐年提高。此外,政府还需加大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提升力度,从政策和经费上支持幼儿教师不断学习进取,提升自身学历层次。在职称评定方面,鼓励幼儿园教师积极参加职称评审,推行幼儿教师工资与职称挂钩,建立职称梯度工资制度,为幼儿教师的个人成长创设发展空间。提升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评选先进、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小学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

(二)按需供给,提供分层次的专业发展内容

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各有侧重、有针对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容。首先,宏观上政府组织的专业培训活动,应充分调研各阶段教师的专业能力需求,本调查发现,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激励与评价、反思与发展是教师目前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其次,在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微观层面,应充分了解幼儿教师实际情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内容,对于适应期、探索期的教师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夯实教学基本功,使其迅速成长为能够熟练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对于成熟期教师,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发展的重点应是承担教育教学改革任务,应鼓励其摸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经验体系。对于学者期的教师,幼儿园应为其创造机会,鼓励其向“专家型”教师转变,使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在家长群体、幼儿教师群体中发挥示范、引领、带头作用。

(三)突破难点,保障适应期教师顺利过渡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适应期教师培训是整个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东莞市的教师培训计划一直以“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民办、强化校本”的思路来落实教师培训任务,把握非常精准。但是,适应期教师培训却是薄弱环节,目前在东莞市开展的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中,只包含了有编制的见习幼儿教师,而大批的集体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新教师并没有纳入培训计划内。因此,政府应从宏观层面建立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计划,虽然新教师群体中存在流失率高、持证率低等一些问题,但是应克服这些困难,将新教师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关心、支持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从组织开展班额大、效率高的专家讲座入手,以构建新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组织开展“教坛新秀”“青苗计划”等教学比赛交流平台和培训计划,为新教师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使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规范、有序、有保障,提高适应期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新教师的流失率。各幼儿园应重视新教师的培养,鼓励新教师建立个人发展规划,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采用师徒结对、教师成长档案等方式,多开展听课评课、课例观摩等实践性强的专业发展活动,以帮助新教师快速、高效地度过适应期。

(四)解决弱点,扶持民办园稳步向前

民办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与幼儿教育的水平密切相关,针对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政府需要建立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经费投入,以确保民办幼儿园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此外,应加大对民办幼儿园园本培训的帮扶和支持力度,以督促民办幼儿园探索出较为有效的园本培训模式。其次,在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可以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的辐射引领作用,如利用园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吸纳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参与学习,开展到公办幼儿园的跟岗进修活动,学习公办幼儿园在园本教研、教师培养、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S].2012.

[2]彭兵.成就专业的幼儿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张景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4]东莞市教育局.2017年东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Z].2017.

[作者简介]刘美琴(1986-),女,山西运城人,东莞市商业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师教育。

[责任编辑 孔文静]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调查分析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于中教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