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的教育学思考

2020-05-19吴明华罗玲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

吴明华 罗玲

摘   要我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一直是社会各行业和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文章运用文献法、案例法、比较法及逻辑分析法,对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现实教育意义、理论基础及域外经验进行了梳理,认为要实现研学旅行活动常态化,中小学应以落实法规、规范课程、培训师资、建设基地、完善考评为着力点,合理设计研学旅行课程,增强研学导师教育修养,丰富研学旅行基地创新元素,完善研学旅行保障机制。

关键词 研学旅行 户外教育 体验式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立德树人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1]。游学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珍贵组成部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教育意义,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立德树人融入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形式。中小学应将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不断促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健康发展[2]。

一、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现实教育意义

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是青少年人格养成和未来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我国长期以来都十分重视中小学教育,为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行素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改革開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管理水平、教育规模、经费投入、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都取得了巨大的提升,然而,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未来竞争能力等方面反映出的问题却常常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着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压力,学校的教育模式还是以教师口头传授知识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时间被延长、假期及周末时间被课程补习所代替、术科课程被“重要的”学科课程所挤占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与“自然”和“现实社会”接触的机会不足,青少年儿童的“好奇”“探索”“贪玩”的天性被抑制,学生在长期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慢慢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求知”的欲望被弱化,“自我”认识的机会缺失,“情感体验”能力减弱,助长了注重个人考试结果的“畸形竞争”观念,忽视团队协作获得成功的体验,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认知与实践脱离的倾向,青少年发展性缺陷越来越明显,身心健康、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需要加强。与此同时,近几年社会组织提供的户外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针对青少年的各种夏令营、冬令营、体验营、国内国外游学活动如雨后春笋,参与人数急剧上升,客观上对目前学校教育的不足给予了有益的补充,但我们应该清醒看到,基层学校在户外教育中参与程度并不高,基于市场驱动的青少年户外教育乱象丛生,无法有效避免户外教育的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教育效果良莠不齐,影响到中小学实践教学活动的健康发展。要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中小学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应根据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中小学应主动承担起户外教育的责任,积极与专业旅游公司、青少年活动营地、户外教育机构和社会志愿组织合作,完善和发展中小学研学旅行。

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

众多教育理论都认为,青少年儿童必须不断接触自然和社会,积累经验,逐步丰富自己的认知,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形成健全的人格,仅有良好的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是远远不够的。

人本主义情意式教育认为,人的需要和动机具有层次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带来的“高峰体验”,导致“完美人格”形成[3]。建构主义经验式教育认为青少年的成长是长期与其周围世界积极互动的结果,青少年儿童在与外部世界接触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从而促进健全人格养成。

整体式教育观认为,个人、社会、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部分从整体中剥离出去,其本真将不复存在,整体远远大于部分之和,只有在人与其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动态关系中探究自身存在,才能把握主体的实质,才能回归主体的本质状态。教育是一种完善人性的复杂现象,具有混沌、突现、非线性及非还原性属性,整体式教育论者力图促进个人接触周围的多样领域,通过体验、充实,形成一种实感,进而培养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感,人类教育不仅追求真实和技术,而且追寻生命的意义。

体验式教育观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创设或选择一定的情境,组织青少年在其中进行生活体验,引导青少年感悟、体会、反思、实践,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修正、目标内化,从而提升青少年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范例式教育是克服教材内容的间接性和繁琐性,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富含本质的、基本的、基础的教育因素的典型范例,通过范例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注重学会解决问题,同时与系统学习统一,注意教育形式与内容、教育主体与客体相结合[4]。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教育观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三、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海外经验

童子军源于英国户外运动,19世纪徒步旅行、登山探险、狩猎钓鱼、滑冰滑雪在欧洲兴起,很多户外运动和游戏项目在英国得以诞生并在英国绅士中流行起来,贵族阶层广泛参与户外运动并开始重视借助户外运动训练贵族子弟的男子汉气概。在此潮流之下,19世纪70年代英国就开始探索青少年户外教育,爵士罗伯特·贝登堡20世纪初创建了童子军,1929年出版《童子军与青年运动》一书,提出他所倡导的户外教育是“为生活而准备的教育”,主要运用徒步旅行、野外露营、水上运动等户外运动手段训练青少年,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此后,童子军在全世界流行起来并渗透到各类学校,后来女孩和社会各阶层的青少年都能参与其中,使户外运动逐渐成为具有教育意义的世界潮流,直到今天,欧美国家青少年仍然乐于参加童子军的野外活动。

五、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策略

合理设计研学旅行课程。学校应明确研学旅行课程是旨在提高学生的社會责任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户外教育、德育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要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确定研学旅行的课程目标,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设计完善课程方案[7],根据课程目标、时间节点、活动区域、学生兴趣设计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将“研”“学”“趣”贯穿于研学旅行全过程。

增强研学老师教育修养。研学旅行前期需要研学老师进行精心准备,研学旅行过程中需要研学老师引导和辅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提高,研学旅行结束后需要研学老师总结评价、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研学旅行课程目标和任务要求研学老师具有较高的德行素养、知识素养和技能素养。研学老师首先要具有爱心,爱孩子是一切教育的起点[8]。老师应立足于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而组织实施研学旅行,老师应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尊重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学校应加强研学老师的专业培训,丰富研学老师的研究型学习知识、科普知识、旅游知识和安全知识,掌握相应的课程设计技能、导游导学技能、组织管理技能、安全防范技能及野外急救技能。

丰富研学旅行基地创新元素。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是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主要内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目的地主要包括成熟的旅游景区、有特殊意义的野外环境及精心设计的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基地是最主要的目的地,建设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尤为重要。研学旅行基地应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处处都有启发孩子创新思维的元素,同时又富含教育意义,寓教于乐、寓教于研、寓教于游。学校应积极和优质旅游资源、青少年活动营地及户外教育机构加强合作,形成相对稳定的校内外研学旅行基地,积极指导和参与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创新主题、创新场景、创新故事,不断提高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完善研学旅行保障机制。为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各级教育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应保障机制。一是制度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地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意见,明确学校在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中的领导地位,明确研学旅行的课程性质,明确研学旅行的安全、经费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协调机制。二是安全落实。学校是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第一安全责任单位,学校要明确安全责任人,落实行前和全程安全教育,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实避免安全事故,确保全体师生安全。三是经费到位。研学旅行的经费原则上由学生家长负担,对于部分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开支实践课程专项经费,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减免部分旅行费用,减轻学生家长负担,探索建立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加强经费阳光管理,杜绝腐败滋生。四是社会协调。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国家11部委共同出台的研学旅行《意见》,需要社会各个机构和组织积极支持配合,在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学校应积极协调各级社会力量,丰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课程资源,加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组织力量,提高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保障能力。

实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教育回归常识的举措之一,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儿童走进自然和社会,探究问题,发展个性,促进教育回归生活本质。以学校为主体组织实施研学旅行,能更好地保证青少年儿童户外教育活动的安全,提高青少年儿童户外教育活动的效果。中外游学思想和体验式教育理论、国外现代户外教育经验为我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中小学应以落实法规、规范课程、培训师资、建设基地、完善考评为着力点,合理设计研学旅行课程,增强研学老师教育修养,丰富研学旅行基地创新元素,完善研学旅行保障机制,逐步实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常态化。

参考文献

[1] 彭无情.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新理念的当代价值[J].新疆社科论坛,2018(05).

[2] 教育部等.http://www.gov.cn/xinwen/2016-12/19/content_51499

47.htm

[3] 孙锦涛.教育组织行为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4] 王欢.南京市青少年户外体育教育发展特点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3(09).

[5] 王喧立.拓展训练在武汉市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07).

[6] 于书娟,王媛,毋慧君.我国研学旅行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19).

[7] 郭继东.课堂观察的前期准备与后续工作[J].教学与管理,2017(16).

[8] 宋晔,刘清东.研学旅行的教育学审视[J].教育发现研究,2018(10).

[作者:吴明华(1968-),男,湖南慈利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罗玲(1961-),女,贵州贵定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
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
构建“阅历课程”: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在大地上行走
中小学研学旅行主题课程教学设计示例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