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过其实”与“言副其实”

2020-05-19左艳新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辞格燕山程度

左艳新

有一次上课讲到夸张这种辞格时,有学生问我:“老师,夸张究竟夸饰到什么程度最好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索。细想,学生提的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研究。

下面我想试着从夸张形成的心理过程进行解释。

同样的客观物理世界,在不同的人心中,在不同的心境下,就产生了与客观世界不同的心理反应,当二者之间的距离达到一定程度(相差很远,不至于让人产生混淆)时,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夸张辞格。

比如,当一个人正为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苦恼时,你给了他一个可行的办法,这个办法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他却会觉得“这个办法再好不过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不是有意夸大事实,只是把内心的真实感受说了出来。而事实上,他显然把事实夸大了。这样的夸张既远远超过了物理世界的事实,又符合心理世界的真实,所以能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并不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再比如,一个人在沙漠里走了三天三夜,正当饥渴难耐时,给他一杯白开水,他可能会说:“真是比蜜还甜!”白水怎么会比蜜甜呢,这句话显然是夸大了事实,但我们并不觉得他是在说谎。因为这句话出自他内心的真实感受,与心理世界的“事实”是相符的。而打动读者的正是这种远远超出物理世界的“事实”。相反,如果故意夸大事实以哗众取宠,只能给人以造作、无病呻吟之感。因此夸张并不是可以随便运用的一个辞格,只有内心触动非常大,“情感深切”到“以一当十”的程度才行。在运用夸张这种修辞时要特别注意既要“言过其实”而又要“言符其实”。前一个“实”是指物理世界的真实,后一个“实”是指心理世界的真实。

虽然在“情感深切”时,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距离可以拉得很大,但并不是说可以脱离现实。夸张夸饰的程度再大也必须“含着一点真实在里面”。例如,李白《北风行》中“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一句,确实是夸张,显然这是诗人对燕山雪花强烈的主观感受的产物,而非客观真实。在物理世界里,雪花虽有大有小,但总有一定限度。而作为情感的产物,雪花的大小则视作者当时的主观感受程度而定。但夸大的程度再大,总有它的现实基础。正如鲁迅在《漫谈“漫画”》中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

明白了以上道理,我们运用夸张这种修辞就很容易了。作者只要从一定的物理世界的真实出发,再加上强烈的情感体验(达到“以一当十”的程度)就可以馳骋于夸张的天地之中了,不必刻意去考虑夸张的“适度”问题。正如胡应麟在《诗薮》中所说的“诗人遇兴遣词,大则须弥,小则芥子。”这就是说,诗人只要是出于真实情感的表达,在表现对象时可以把它写的如须弥山那样大,也可以写的如芥菜籽那样小。正所谓“小则入乎微罅,大则腾乎天宇。”夸张夸饰的程度完全依赖于作者创作时情感达到的程度,说雪花“大如席”,可以,有人说雪花“大如掌”,也无可厚非,仅仅是由于作者的情感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猜你喜欢

辞格燕山程度
Stabbing Pain with Words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燕山大学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二语教学中的辞格教学
京津冀的山
漫谈修辞研究的起源
燕山—太行山片区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碳排放EKC曲线研究
试论对修辞主体建构夸张文本的心理分析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