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

2020-05-19李素君

贵州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脑神经达拉氯吡

李素君

(宝鸡市千阳县中医医院,陕西 宝鸡 721100)

脑梗死是指脑部由于缺血继而缺氧导致脑组织及神经细胞部分坏死或软化导致脑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1]。急性期治疗以对症治疗及溶栓、抗凝、抗血小板、神经营养治疗等为主[2],对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神经保护方案临床研究较多,本方案在对脑梗死患者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神经保护剂治疗,观察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以期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治疗时的神经营养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6.37±7.64)岁;脑梗死类型:脑血栓形成13例,腔隙性梗死17例,脑栓塞10例。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6.42±7.65)岁;脑梗死类型:脑血栓形成14例,腔隙性梗死18例,脑栓塞8例。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3]中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经CT明确脑梗死部位、面积等参数;年龄18~65岁;符合药物保守治疗指征;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无多种药物过敏及对本方案所用药物过敏者;患者及家属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它脑神经功能障碍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精神系统、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者;既往有颅脑手术史者;既往有脑卒中急性发作史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随访资料不完整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血氧情况予以氧疗,对于呕吐者应禁食,呕吐不止者可酌情进行鼻饲,积极预防及处理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高烧者予以降温,根据患者实验室指标,酌情采用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对于符合溶栓治疗指征者即行静脉溶栓治疗,再予以抗凝、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4]。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83,2片/次,1次/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280, 30 mg/次,2次/d,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每周检测患者血常规指标、肝肾功能指标,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判断其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对症处理至停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ADL评分,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疗效判断[5]:根据患者NIHSS评分变化及脑梗死病灶缩小幅度判断临床疗效,痊愈:治疗后NIHSS较治疗前减分率>90%,梗死灶明显缩小;显著进步:治疗后NIHSS减分率46%~90% 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进步:NIHSS减分率18%~45%,梗死灶有缩小或无变化;稳定:NIHSS减分率≤18%,梗死灶面积无变化或有轻微扩大;恶化:NIHSS减分率≤0。临床有效率=(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及ADL评分比较 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4.318,P<0.05);两组患者AD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5.31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及ADL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完成一个疗程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痊愈4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16例、稳定7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患者痊愈6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18例、稳定3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90.00%。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640,P<0.05)。

2.3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脑出血2例,不良反应率为5.00%;研究组患者出现脑出血1例、皮疹1例、肝损伤1例,不良反应率为7.50%。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收集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2,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脑梗死发病率亦不断上升。脑梗死急性期应行超早期溶栓、控制血压及颅内压及、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等治疗,短期不能改善临床症状者及时予以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主要行康复治疗以运动、语言、吞咽功能锻炼康复为主。急性脑梗死的高致残率主要是脑神经功能缺损导致的肢体、语言、思维等功能障碍,使患者丧失生活能力。急性期不仅要关注患者血小板聚集导致脑梗塞病情加重,同时还应关注患者脑神经的保护[6]。

本方案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作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和脑神经保护治疗方案。结果显示,较之于常规治疗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氯吡格雷及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在完整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更为明显,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升幅度更大,完成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效果更好,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两种治疗方案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吡格雷为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其通过竞争性结合二磷酸腺苷而抑制血小板与其结合,中断纤维蛋白原和糖蛋白Ⅱb的结合,从而降低血小板聚集程度[7]。依达拉奉属新型神经保护剂,其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脑梗死后脑水肿,达到保护脑神经的作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改善患者脑血液流变学,快速恢复患者脑循环,增强对脑神经的供血供氧,增强依达拉奉保护脑神经的作用[8],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患者临床疗效,且并未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脑神经达拉氯吡
动起来,让十二对脑神经一起跳舞
动起来,让十二对脑神经一起跳舞
Nurr1基因修饰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microRNAs在脑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