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问题设计策略

2020-05-18杨琴

家长·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角马撒哈拉案例

杨琴

摘要:本文从四个角度探索地理问题设计的策略,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问题设计;策略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关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四个方面的学科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途径很多,但课堂教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块。在地理教学中有机渗透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教师不懈的追求。在问题设计上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

一、问题设计要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设计有趣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激趣

新课标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在地理问题中引入生活元素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案例1:绘制校园平面图

问题设计:(1)这么大的校园如何缩小画在纸上?引出比例尺的内容。(2)教学楼、草场、图书馆怎么在纸上表示出来?引出图例的内容。(3)学校大门在教学楼的南侧,在地图上如何把它表示出来?引出方向的内容。

设计意图:由绘制校园平面图引发学生的兴趣,怎么绘制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从而完成地图三要素的教学内容。

(二)设计教学情境激趣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的场景,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

教学案例2:角马大迁徙

问题设计:角马大迁徙(视频)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这个景观发生在那个大洲?角马生活在什么样的地形上?角马生活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角马为什么要迁徙?

设计意图:利用角马大迁徙串联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利用社会热点激趣

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渗透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用地理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案例3:中东地区

材料及问题设计:2020年1月3日,美国武装力量按特朗普总统命令袭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特种部队“圣城旅”高级军官卡西姆·苏莱曼尼少将,当日对巴格达两个与伊朗有关的目标實施了空袭。巴格达在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和伊朗都位于哪个地区?这里为什么引起美国及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关注?

设计意图:由材料激起学生兴趣,引出中东地区,分析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的主要原因,串联中东地区的内容: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和巨大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设计要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重构知识体系

认知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矛盾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不能靠他人完成,必须由学生自己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地理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重构学生的知识体系。

(一)设置疑问,制造认知冲突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设置疑问,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发现,把新知识同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教学案例4:经纬网

问题设计:教室里,如何描述自己的座位位置呢?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船只发出求救信号,如何准确地表示自己的位置呢?经纬度。

设计意图:由生活实际问题激起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制造陷阱,激发认知冲突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模糊性制造知识陷阱,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探究,重构知识体系。

教学案例5: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

问题设计:(是真是假)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高,气温也达到最高值。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可以知晓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时,地面获得的光热是最多的,容易得出“气温也在此时最高”这个错误的结论,从而引发学生的争论,教师加以引导,重构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易于操作或回答

课堂上,教师的问题设计范围不能太大,内容要具体明确,学生看到问题就知道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去回答,如果是操作性问题,学生一看就知道如何操作。

教学案例6:聚落

问题设计:你能根据东南亚、西亚、北极圈附近的自然环境设计特色民居吗?说出你的设计理由?(给出东南亚、西亚、北极圈附近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建筑材料可选择:木头、草、冰、土、石头、毛毡、砖、竹子……)

设计意图:给出气候资料图,学生易于分析当地的气候特征,加上可选择的建筑材料,就比较能针对性地设计出相应的民居。问题设计让学生易于操作,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实践力。

四、问题设计要促进学生思考,提升思维能力

(一)问题设计有层次,提升学生的思维

地理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问题有梯度,学生垫垫脚就可以摘到果实,学生就会乐于思考,乐于参与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案例7: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问题设计: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短缺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该地区的人们通常采取什么方式?这种方式对生态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正确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短缺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不仅农牧业水平比较落后,而且整体经济也比较落后,为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哪些发展优势?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如何摆脱贫穷落后,试着提出解决方案。(要求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设计意图:以问题链的形式整合内容、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并初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二)问题设计有深度,提升学生的思维

地理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启发性、思维含量和思维深度,学生真正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案例8:水资源

问题设计: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

设计意图:以这两个问题串联水资源的内容。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可以依据材料分析,可以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分析,小组讨论后回答,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易桂芳.地理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创设[J].地理教学,2010(12).

(责编吴娟)

猜你喜欢

角马撒哈拉案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被“欺负”的小角马
“三不像”角马
撒哈拉的眼泪
骆驼图书馆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