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陕西民办本科高校科技扶贫工作的特点及成效

2020-05-18郝建军

商情 2020年19期

【摘要】社会主义社会是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的,是我党向全国人民提出的庄严承诺。为了实现这一承诺,中共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奔小康。本文主要分析陕西民办本科高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工作特点以及成效,特别是科技扶贫工作的工作特点及工作成效。

【关键词】民办本科  科技扶贫 特点成效

一、引言

近年来从各新闻媒体上了解最多的就是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社会主义社会是要消灭贫穷的,实现全民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向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为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的目标,各级党委、政府都在积极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这一政策。作为民办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尽自己的所能,担当起脱贫攻坚,服务社会的责任。高校在脱贫攻坚中担任的角色基本都是科技扶贫,技术培训,减免贫困生源的学费,勤工助学等。

二、科技扶贫工作的特点

陕西民办高校不管从数量还是规模上来讲,都走在全国民办高校的前列,为了积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省委省政府都将陕西所有高校对口帮扶一个贫困县,帮助该县实现脱贫工作。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也不例外,也有自己对口帮扶的县,与该县一起开展科技扶贫工作。陕西民办本科高校在“科技扶贫”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是比较显著,但是也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花费了时间,花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效果不怎么明显,比起公办高校力度不够大,工作做的还不够细,成效还不够显著,不能使老百姓满意,政府满意。分析发现陕西民办本科高校科技扶贫工作的特点基本如下:第一,学校领导重视度不够,自信息不够强。总认为民办高校科研实力比较薄弱,应付一下就行了,所以就出现一些高校,派几个领导到对口县照几张照片,挂几个条幅,转一圈,写个总结报告,报给主管部门就行了。第二,主管单位对民办本科高校和公办学校不能一视同仁,总认为民办高校综合实力不强,办学历史较短,照幾张照片,挂几条条幅,有个总结就不错了。其实民办本科高校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有其专业优势,完全可以根据办学特色及专业优势搞好科技扶贫工作的。第三,民办本科高校总体上来说受办学经费影响,在科技扶贫工作中不可能投入过多的资金和人力,因为民办高校教师配置往往是一个人身兼数职。第四,陕西民办本科高校大部分都是新建本科高校,属于应用型高校,科研实力普遍薄弱,基本属于教学型高校。第五,教师对科技扶贫工作了解程度不够深入,学校宣传不够到位,很多教师认为这是公办高校的事情,所以师生参与度不够高。第六,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科研意识不够,教师走出去的机会较少,很少有教师抽出时间去搞科技扶贫。总之受以上条件限制,民办本科高校科技扶贫工作总体上做的还不够好,不够到位,成效还不够明显。

三、科技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民办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公办本科高校一样,肩负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的重任。要说与公办高校的差异,只是生源质量稍微比公办高校差点,办学经费基本都来自学生的学费,办学历史都比较短,科研实例普遍没有公办学校强,但是在科技扶贫工作中,民办本科高校可以根据办学特点,专业优势结合扶贫地区的特点,做的不一定不如公办高校,有的甚至超过公办高校。比如一个民办服装学院,就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深入贫困县和当地扶贫办联系起来,搞服装裁剪培训,搞刺绣培训,为当地青壮年贫困人口培训技能,使他们脱贫,医学类的民办高校,派教师到基层医院做义诊活动,帮助农村基层医护人员掌握更高的医学技术,这也是科技扶贫;医药类的学校,可以帮助药农指导他们如何种植药材,每个民办本科高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完全可以根据专业优势做好科技扶贫工作。要做好科技扶贫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学校领导要高度认识到科技扶贫工作对学校是有好处的,是学校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做好了是对学校品牌的一种很好的宣传。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科学合理的对民办本科高校进行指导与培训,使每一学校都提高认识,要树立不管民办还是公办都是党办,必须牢记党的教育方针,履行高校社会责任。第三,学校科研处应该做好调研,做好科技扶贫工作方案,因地制宜,把工作做细做扎实;第四,学校成立领导小组,主管副校长任组长,完善各级考核机制,将参与科技扶贫工作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工作量计算。第五,与对口帮扶县紧密合作,指定目标,做到精准扶贫。总之,民办本科高校科技扶贫工作要做好必须解决领思想上的重视,做好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制度,从上到下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才能把科技扶贫工作做的更好。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处于关键阶段,全国很多贫困县已经实现了成功脱贫任务,但是高校的科技扶贫工作我想应该是长期的工作,也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一个体现,高校有服务社会的任务,科技扶贫工作就是服务社会的一个很好的表现。高校应该制定好科技扶贫政策,重视此项工作,真正将高校的科研力量和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贫困地方的人们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新技术、新产品等应用方面少走弯路,同时对高校来说,可以锻炼和培养教师,使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使教师能够更加接地气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陕西民办高校数量较多,科研工作总体情况还不够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服务社会的意识等方面还比较弱,领导在科研方面投入的精力比较少,对科研能力还不够自信,所以导致,科技扶贫往往是形式主义,不能很好的和贫困地区紧密结合,教师的科研水平往往停留在简单应用方面,在工业、农业等高水平的技术研发方面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民办高校应该制定一校一策,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办学定位等特点制定好科技扶贫计划,真正做到科研服务社会,办好应用型,技术型的教育。将科技扶贫工作组织好安排好,真正能够从科技扶贫工作中做到“双赢”,而不是把科技扶贫工作当成任务和一种负担。

四、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特点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占的比例接近一半,办学历史较短,发展速度较快,机制灵活,办学经费基本都是靠收取学生的学费,所以科研方面受经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等方面的影响,总体上民办高校的科研实力偏弱,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基本上停留在纵向课题,而且都是些厅局级的项目较多,省部级及以上项目数量偏少,国家级的项目更少。服务社会类的横向课题,一些学校才开始尝试去做,但是受学校知名度,专业特点等影响,一些企业往往更加认可公办高校,所以民办高校在横向课题方面因各种因素不占优势。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学校办学定位侧重教学型,科研重视度不够,学校还没有形成比较受社会认可的品牌,学校领导自身对科研重视度不够,在科研实力方面不够自信,另外一个方面是民办高校受办学经费的影响,往往在科研方面投入的资金比较少。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民办高校主管部门,对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看法不够公平,不能一视同仁,往往认为民办高校本来就应该在科研方面差点。总之,民办高校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科学研究是高校一项重要的任务,必须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做好科研工作,尤其是服务社会类研究工作,这才能把学校办好,才能走产学研协同发展的道路。科技扶贫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服务社会类工作,必须重视。

五、结束语

总之,陕西民办高校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都积极的从事科技扶贫工作,也都干出一些成效,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民办高校做的较好,有的可能还做的不够,还不到位。要充分认识到科技扶贫工作对学校的重要性,它不但是上级下达的一项重要任务,更重要的是民办高校服务社会的一个很好的机遇,同时对学校品牌的推广也有一定的价值,应该尽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胡兴东, 温亚昌,崔茂乔.高校产业扶贫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J].社会主义论坛,2018(3).

[2]王自坤.高校精准扶贫实践路径探析[J].青春岁月,2018(15).

[3]陈磊,庞洪涛,黄振国.我国科技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J].科协论坛,2017(4):41-42.

[4]周小韵.精准扶贫中高校主体参与优势及作用提升路径——以南京邮电大学定点帮扶村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75-83.

基金项目:本文受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校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陕西民办高校科技扶贫工作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KYR25)。

作者简介:郝建军(1981-),男,汉族,陕西省洛南县人,硕士,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据挖掘、网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