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食中浸透着美育

2020-05-15王彩霞陶媛曾抗

职业·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美育美食

王彩霞?陶媛?曾抗

摘 要:“东风好借力,扬帆正当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开启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中职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同样成为值得教育者重新审视的问题。在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要加强美的教育。本文通过美食教育途径的探索,寻求如何使中职美育主动适应职业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增强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路径;通过完善审美内容、提高创美意识、创新立美形式,达到中职美育方式的多样性、内容的系统性、组织的灵活性。

关键词:美食 美育 中职美育新路径

一、问题提出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涉及职业教育从体系到标准、从培养到培训、从机制到经费等全链条的内容,确定了我国职业教育全方位的改革路径与目标,可以说是我国多年来职业教育改革性文件的集大成者。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的规模有了大幅上升。2019年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职业教育的地位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随着职业教育规模与地位的提升,职业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了值得教育者重新审视的问题。

1999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职业院校美育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也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领域。然而,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对文献进行检索,发现以“美育”为主题的文献共计202960篇;主题为“美育”并含“职业教育”的文献116篇;主题为“美育”并含“中职教育”的文献75篇;关键词为“美育”并含“中职”的文献仅有13篇。由此可见,虽然基于美育的研究比较广泛,但美育在职业教育尤其中职教育的研究领域中尚存欠缺。

笔者通过对上述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美育对培养中职学生的功能及其重要性。二是美育在中职学校中的现状分析。三是基于美育渗透,对中职学科教学或技能教学的教学策略或教学设计的探究。四是基于开展中职艺术教育或活动渗透美育的教育实践探究。

根据以上研究内容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学者认为课堂中渗透美育是最好的教育途径,而其中一部分学者将中职生的美育与艺术教育画等号。

笔者通过对中职生的观察,发现中职生普遍存在注意力难以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课堂中参与度不高、主观能动性较差等现象。这就可能导致将美育依托于课堂教育的效果不佳。因此,以中职生为教育对象的特色美育教育途径需要拓宽。

二、理论基础

1.卢梭的感官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为其“培育自然人”的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他在书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对孩子进行感官的培育能为后续其判断能力的培养做好准备。感官包括触觉、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并强调要从经验与感觉中获取知识。

2.陶行知的生活美育理论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将“生活即教育”贯穿于全部教育思想主线。他指出,教育可以给人以知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同时又丰富了人的情感。人的情感一旦上升为审美状态,就可以养成高尚的审美趣味和健康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他强调了美育应当以生活美育为核心。

三、研究意义

根据对中职生学习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以感官教育为基础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美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感受美、认知美、创造美的能力。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它可以让学生以最简单的方式感受生活的美。有学者提出,美育目标的达成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上的,美育的信息是通过感观(即触觉、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来获取的。

对美食的体验又离不开人的感官,切合了美的教育可以通过感官來进行的教育理论。因此基于美食的美育符合中职生特点和兴趣,且是能从生活出发,将触、视、味、嗅、听五感合一的有效美育途径。

美育在中职教育中的研究存在欠缺,而从生活美育出发基于美食的美育途径的探究更是史无前例,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为中职美育的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四、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以美食为途径对中职生生活渗透美育。先对笔者所在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其对美食的了解情况,进而以本文提出的美育途径策略为出发点进行活动设计。选取一个班级为实验班级,要求班级学生参与全部活动,通过调查法了解这些途径是否有效及可行。

五、美食教育途径的实施与评价

1.研究实施

找问题——通过“你眼中的美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食品安全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及购买外卖的情况,找出学生在健康饮食、食品安全等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授知识——通过讲座、新媒体等方式为学生宣讲食品安全与健康管理知识与常识,帮助学生提高辨别食品安全与饮食健康的能力。

亲体验——通过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后厨、参与美食制作、寻找美食,让学生从视、听、味、嗅、触五个层面体会食品之美。

2.实施过程和效果

(1)“你眼中的美食真的美吗?”专题讲座——讲座对“美”与“丑”的食物进行了对比,对地方饮食文化做了初步介绍。美食讲座采取互动式,帮助学生建立真正的美食观。活动结束后,对学生们进行了访谈,学生反映,这一系列的活动非常有意义,通过这些活动对“美食”有了全新的定义,并表示愿意多参加这类活动。

(2)“感受美食”大师教你做美食——活动邀请天津市金牌面点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现场美食制作。大师首先从食品自然生长、用心制作到美食上桌进行讲解,然后传授面点制作技巧,并向同学现场展示“和平鸽”“金猪宝贝”的制作流程。随后学生自主创作美食,让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美。孙莉美同学在总结中写道:“自己创作美食很有意思,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一些营养搭配,对今后选择食物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與食品操作零距离接触”后厨参观——随机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食堂后厨食品制作现场。由学生志愿者担任导游进行讲解,让学生们通过触、视、味、嗅、听,了解美食的制作流程。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表示,不仅在亲自制作美食的过程中,感觉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幸福,而且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寻找身边的美”摄影大赛——在此项活动中我们向全院学生征集美食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去寻找身边的美食。参赛学生的摄影作品在网上展出后,同学们都纷纷点赞。有些同学还“慕名而来”品尝美食。

六、基于美食教育的中职美育路径探究

美育的目标应当是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能够认知和运用美的规律的人,因此美育应包括:审美教育、创美教育和立美教育三个层次。

1.审美教育的培育途径

“审美”要求主体具备审美的知识、审美的能力和审美的观念,从而能够在体验美的过程中享受生活。中职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对学习兴趣不高,这就直接影响能力与观念的形成与提高。因此对于审美知识的传递,应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生活。

(1)通过美食文化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美食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一种感觉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根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美食通过感觉的传递可以刺激人体某些神经递质的分泌,能够在使机体产生愉悦感的同时,提升个体的兴奋性。而美食文化可以通过美食反映出当地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背景、民俗习惯等,因此可以借助美食文化,渗透出健康美、文化美、环境美、生活美。

一是通过美食文化渗透健康饮食生活美。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通过饮食文化,往往能反映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作为美食美育的切入点:①从中华美食是具有季节性的这一点切入。中华美食通常是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如在冬天多以炖、焖、煨等烹饪手段制作美食,凸显食材本味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暖胃、暖身等功效。夏天则以清淡凉爽为宜,降热降燥。②从食材的选择是有考究的这一点切入。如夏天多食绿豆,降暑;冬天多食羊肉,温补;秋天多食萝卜,排湿。③从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提倡医食同源,注重药膳同功的这一点切入。如肠胃不适,通常以羊肉、当归同食;如气血两虚,通常用白术、黄芪、茯苓等煨鸡汤。通过这些美食美育策略,旨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对健康饮食方式的思考。

二是通过美食文化渗透工艺美。当今职业教育强调工匠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在对学生进行美食美育的过程中,可以融入美食的创作、雕刻、摆盘、烹调火候等内容,强调美食制作者的工匠精神,可以渗透学生对自己职业技能态度的思考,这也是在培养学生对美的一种体验和追求。

三是通过美食文化渗透民俗美。美食还能体现地域性、民族性。如蒙古奶茶、手撕羊肉,可以体现蒙古人民“马背民族”的豪迈;竹筒鸡可以体现哈尼族人民的细腻;酸汤鱼可以体现苗族人民的热情;酥油茶可以体现藏族人民的淳朴等等。在对学生进行美食美育的过程中,渗透美食背后的民族文化,可以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认知,增强学生促进民族团结的决心。

(2)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观念。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绝不是教育师的“独角戏”,美育更不例外。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多种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我效能感。笔者对活动形式提出以下策略:一是“翻转课堂”,分配给学生寻找美食的任务,要求学生从美食文化、制作工艺、现代化理念等多种途径入手,自主分享、自主制作。二是美食美育过程中,注重正向反馈,通过美丑事物对比,增强学生对美的认同,追踪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观念,对符合美的标准的,给予及时的正向反馈。

2.创美教育的培育途径

中职生的美育不应停留在观念美、行为美上,更应该培养他们的创美意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美育目的。

通过美食对学生进行创美教育,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美食、创造美食等途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观念。这就需要前期做足铺垫工作,例如开设雕刻课程、美术课程、食品工艺课程等。在学生具备这些雕刻、美术、食品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后,在美育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制作美食,并给学生提供讲述自己设计理念的平台与途径。

3.立美教育的培育途径

立美是指建立美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形式及频率越多,则对学生内部构建美的评价体系越有利。因此这就需要师者抓住一切机会,整合一切有利因素,为学生构建立美的培育途径。

(1)教师的立美引导。教育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美育教育中的立美引导尤为重要。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教师立美引导的途径供参考:

一是对比引导。对比的手段往往能带来更强有力的冲击。在进行美食立美教育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先揭露小作坊及不法商家的罪行,对不透明的“丑”的食品进行曝光,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冲击。然后再展现给学生安全的美食、营养的美食,从食品原料到成品销售,对多环节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建立更为全面的对美的判断及评价标准。

二是建立“美”的标准的引导。中职生尤其群体性的心理及能力特点,往往对事物的评价标准模糊,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辅助及指导。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建立评价美的标准化体系,设计评价量表,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帮助学生先构建“美”的认识标准。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完善评价体系。前期先用量化的手段引导学生辨别美,后期可用量化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美、创造美。

(2)学生的立美学习。美育的教育效果,最终一定要落实在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上。学生在美食美育中的立美学习主要表现为,通过立美实践的演练使学生在学习和接受过程中,获得表达食物美、生活美的能力。

人的青少年时期,最乐于也最易于通过审美体验去感知真和善。学生正是在对美的探求和创造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忽视了美的眼睛是昏暗的,遗忘了美的心灵是残损的,丢失了美的人生是不幸的。作为教育中的一个环节,中职教育的美育要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体会、情感和思维,审美化地表达对美的饮食的理解、对美的行为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从而真正地影响他们的思维及行为。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国家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中等职业教育要在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加强系统性的美育培育,完善审美内容、提高创美意识、创新立美形式,达到中职美育方式的多样性、内容的系统性、组织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8.

[2]黄梦甜.“生活美学”在当代中国的三种理论探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8.

[3]张成涛.职业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初论[D].天津:天津大学,2011.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

猜你喜欢

美育美食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食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食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美食都被玩坏了
亲手用美食告白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