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芯”产业 打造“芯”专业

2020-05-15盛锡红

职业·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微电子集成电路绍兴

盛锡红

当下,随着区域经济不断加速,产业转移进程不断加快,而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就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职业学校紧跟形势,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深化专业对接产业的探索和实践。近年来,为助力绍兴市集成电路新兴产业园的发展,绍兴技师学院(筹)围绕产业办专业,筹建微电子学院,探索出了一条专业对接产业办学的发展之路。

对接产业,与“芯”结缘

绍兴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和浙江省省委的要求,围绕大湾区先进智造基地的战略定位,提出到2020年,在越城区高新区规划引进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电子信息企业10家,努力打造绍兴集成电路小镇,并争取到2025年形成1000亿元产值的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园示范区。目前,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已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等多个领域。现有企业25家,加上待招引和将开工的10家企业,用工总人数预计超过8000人,而绍兴市设有电子电工类专业的职业学校只有4所,每年毕业生不足700人。显然,随着集成电路小镇建设的推进,相关企业对电子电工类一线技术工人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填补不断加大的一线技术工人需求“缺口”,为相关企业培养输送微电子专业、设备维保、自动化控制、智能制造、专业管理等岗位的优秀人才,成为摆在绍兴技师学院(筹)面前的头等大事。

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省级校外实习实训示范学校的绍兴技师学院(筹),利用易地新建的校区,正好位于集成电路小镇规划建设的袍江马山镇的独特地理优势,秉承专业对接产业的办学思路,在绍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立足“芯”产业、打造“芯”专业,创建了与“芯”紧密相连的符合绍兴集成电路小镇发展需求的二级学院——绍兴微电子学院。

为使“芯”产业联系得更密、结合得更紧,学院开展了“六个一”活动。一是组织了一次参观活动。学院组织近300名机电专业的学生进入中芯国际合作企业参观,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了解该专业的学习内容和未来的微电子专业面对集成电路行业就业的工作状况;二是举办了多次专家讲座。学院邀请高校和企业代表从不同角度开展多场讲座,使学生们更好理解绍兴集成电路概况和发展前景,有助于学生做好未来职业规划;三是开办了一次“芯”展。学院举办微电子专业作品展览以及宣传活动,进一步向全校师生宣传微电子学院基本状况,了解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前景和绍兴相关企业情况及学生就业前景;四是举行了一次“芯”知识竞赛;五是结对了一批企业;六是选派了一批教师进行“芯”培训。

共融共建,随“芯”同行

绍兴微电子学院成立后,为了服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使与“芯”同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扎实,学院整合与政府、企业的资源,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四个维度,在校企合作共融共建方面狠下功夫。

为了抓好专业建设,微电子学院与企业共融共建,设立多个专业,包括微电子专业、电子技术应用、电气技术、数控技术等。其中微电子专业是新开设专业,主要培养掌握集成电路、微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工艺和设计软件系统,能在微电子及相關产业工作的技能型人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专业,将带动微电子学院的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共融共建方面,学院引进企业技能骨干教师,选送教师到企业实践技能,邀请企业骨干到学院授课。微电子学院共有专任教师30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浙江省技术能手6人,绍兴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2018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教研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校外兼职教师15人。2020年学院计划招聘4名微电子专业的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2名、企业专业骨干2名。

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物质条件,为此在校企合作共融共建上,学院引企入校,把企业搬进校园,校企共建共享人才培养基地。校内实训实习基地按照理实一体教学需要布置,建设了一流的校内实训基地。目前该专业群建有专业实训室26个,实训场地面积3292 平方米,设备资产总值1610万元。学院牵头组建了由政府推动、职业学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机械电子职业教育集团,截止到目前共开拓校外实习基地19家。此外,还依托基地创新了“1+1+N”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即组建一个机电职教联盟,以一个微电子专业群为基础,对接集成电路小镇N家企业为目标,建成微电子专业群产教融合平台,每年为企业培养输送约300名毕业生。今年2月,疫情防控期间,学院有序启动学生顶岗实习,支持企业复工复产,32名微电子学院电子专业学生率先到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的生产一线,开始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这些学生以认真的态度,突出的技能,赢得了企业的赞赏。

多措并举,为“芯”服务

职业教育提升、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为此,微电子学院成立后,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为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服务的能力。首先,确立了以微电子专业方向为主及微电子产业链相关配套专业为辅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采取东西部合作的办法,招收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初中和高中毕业学生,在学生技能教学、培训、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不仅为打造绍兴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集群源源不断提供绍兴地区、长三角地区微电子专业人才,也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专业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同时,学院在微电子专业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如,与BBW易北教育在招生、人才培养、课程、考证、实训基地、培训、就业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探索。并选派优秀教师和学生到国外实习、培训和提升,引进国外优秀专业教师到学院执教授课。此外,学院还根据企业在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学校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和浙江省职业训练院两个平台,开办长短学制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开展在职工程师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技工能力提升及取证培训、新员工培训,达到学院和企业在资源上的整合与双赢。

为更好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学院还苦练内功,建立和完善了为企业服务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在企业服务保障机制方面,主要是结合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将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承担技术服务、开展企业员工培训等服务工作制度化,把教师工作量的一部分纳入其正常业务管理和考核范畴,实行岗位量化管理,并作为绩效考核及专业职务评审推荐、聘任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参考指标。

与此同时,建立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长效沟通机制。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之间建立起专兼职信息员网络。专职信息员由学院指定,主要负责与兼职信息员的联系。兼职信息员则在政府、行业、企业聘任,主要负责收集、整理、汇总与分析政府、行业、企业的服务信息,并及时反馈到学院。兼职信息员的管理纳入学院兼职教师的管理范畴。在企业服务激励机制方面,制定和完善企业服务成果考核与奖励办法,设立为企业服务奖励基金,通过政策引导和调动广大教师为集成电路产业这个“芯”服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猜你喜欢

微电子集成电路绍兴
合肥云之微电子有限公司
先进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专题引言
首个原子级量子集成电路诞生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微电子封装器件热失效分析与优化研究
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的关系探讨
人文绍兴
基于CMOS集成电路闩锁效应理论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