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效果研究

2020-05-14袁丰乾

健康大视野 2020年8期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

袁丰乾

【摘 要】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肌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给予常规组患儿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心肌炎患儿进行治疗时,采取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要显著高于果糖二磷酸钠,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果糖二磷酸钠;小儿心肌炎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8--01

小儿心肌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后所引发的,较为常见的致病病菌包括腺病毒和流感病毒等,该疾病对患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患儿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对患儿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1]。本文就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效果做出相关研究,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肌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其中常规组患儿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为3-14岁,平均年龄为(7.25±2.57)岁;观察组患儿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为3-12岁,平均年龄为(7.29±2.51)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能够进行比较。上述60例患儿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均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相关诊断。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2)临床研究资料不全;(3)患儿依从性差者;(4)精神障碍患儿;(5)对本次研究药物有过敏反应者。

1.2 治疗药物

磷酸肌酸钠:吉林英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621。

果糖二磷酸钠:广东宏远集团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34。

1.3 治疗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儿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通过静脉滴注方式进行给药,每天一次,每次150mg/kg[2]。

给予观察组患儿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通过静脉滴注方式进行给药,每天一次,每次1000mg。

60例患儿均接受20天的治疗。

1.4 对比方法

将60例患儿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总有效率:根据患儿治疗后的改善情况,将其评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加有效之和。

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皮疹、嗜睡以及胃肠道反应。

1.5 数据处理方法

对60例患儿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分析

将60例患儿相关数据进统计,常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24/3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2.2 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分析

将60例患儿相关数据进汇总,常规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二。

3 讨论

在儿科疾病中,心肌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多发于病毒感染,如果不给予患儿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深入,会对患者的心脏以及心内膜造成严重影响。心肌炎患儿免疫力较低,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采取抗氧化和抗病毒治疗,为患儿提供足够的维生素来提升患儿免疫功能[3]。果糖二磷酸钠能够抑制氧自由基的释放来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但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还会加重患儿心肌缺血情况,而磷酸肌酸钠能够在水解过程中将大量的磷酸键释放出来,不仅能够对患儿的心肌细胞进行修复,同时还能够增强患儿的能量储备功能[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异于常规组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結果足以充分体现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对心肌炎患儿进行治疗时,采取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要显著高于果糖二磷酸钠,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胡春艳.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4):26.

李桂芳.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9,25(18):71-73.

穆卫东.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7):62+69.

刘玉梅.对比分析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1):173+175.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钠
红景天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观察
磷酸肌酸钠与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效果比较
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观察
磷酸肌酸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加量心宝丸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