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芹菜-番茄种植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2020-05-13赵龙王世通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芹菜番茄现状

赵龙 王世通

摘 要:近二十多年来,在天津市武清区委、区政府的政策引导下,黄花店镇芹菜-番茄种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根据黄花店镇芹菜-番茄产业的背景和特点,分析了产业的现状,提出了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黄花店镇;芹菜-番茄;种植产业;现状;对策

一、黄花店芹菜番茄种植模式基本情况

黄花店镇位于武清区的西南部,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无工业污染,农业生产以粮食、蔬菜、棉花几大作物为主。黄花店镇1997年以来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从最初的简易温室到现在的节能二代温室,设施面积不断增加,现在已拥有简易温室8800畝,节能二代温室2300亩,形成了早春茬番茄-秋冬茬芹菜固定的栽培模式,创建了“黄花店”蔬菜品牌,产品远销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据调研,黄花店番茄每年1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上旬定植,5月上旬开始上市,6月中旬拉秧,亩产4500kg,亩产值1万元;芹菜每年7月底播种育苗,9月底10月初定植,根据市场情况1月初至1月底上市,亩产7000kg,亩产值1~1.2万元。两茬共计亩产值2~2.2万元。温室芹菜、番茄生产已成为黄花店镇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黄花店镇芹菜-番茄产业发展较好,具备了一定规模和知名度,但以更高标准衡量,特别是与其他周边设施生产地区生产效益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当前农民工务工年纯收入大幅提高的大环境下,蔬菜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大幅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效益成为黄花店镇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设施化水平偏低,导致生产效益难以实现最大化。目前,黄花店镇10100亩芹菜番茄中,简易温室种植8800亩,占种植总面积的87%以上,受季节、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产量偏低,不易管理。受季节、气候影响小的节能二代温室较高水平设施种植面积才2300亩,造成春节等需求旺季芹菜的产量偏小,而春节每斤芹菜售价可以达到2.0元左右,比平时售价高30%左右。

2.芹菜番茄种植模式存在缺陷。由于受传统种植理念和农民种植习惯影响,芹菜种植时间普遍偏晚,每年7月底播种育苗,9月底10月初定植,春节前后才能上市。虽然春节期间的芹菜价格可观,农民种植芹菜的收入高,但影响到番茄的种植。番茄种植时间拖延,导致上市时间较晚,等到上市时,市场行情显示番茄供应量充足,与武清区其他地区如大良、河北屯等镇番茄上市时间较早相比,价格很难有优势,番茄种植效益偏低。

3.长期的种植模式导致土壤连作障碍。由于黄花店镇常年芹菜-番茄连续种植,在片面地追求高产的情况下,大量施入高含量的化学肥料和未经腐熟的有机肥等,导致土壤中盐分过量。因为这些盐分不能被充分淋溶,所以大量积聚在土壤耕层中,就产生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从而降低了pH值,影响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引发生理性病害。由于连作,形成了特殊的土壤环境,使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而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土壤的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菜地一年四季不歇地,病虫害源不断积累,导致土传病害发生较重,而且发现很多新的病源菌导致的病害发生,形成了近年来的“用药不治病”的现象。

4.黄花店镇芹菜番茄品牌创建不足。黄花店镇农民合作组织较少,“二品一标”申请认证少,还依然实行一家一户生产情况,种植大户集中连片生产种植少,绿色有机蔬菜认证少,蔬菜供应很难打入高端市场和客户中,品牌知名度低。

三、工作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目前芹菜和番茄属于需求量较高的品种,市场需求旺盛,做大做强黄花店镇芹菜-番茄的潜力和空间很大。下一步,关键是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扶持服务,提高黄花店芹菜番茄的发展规模、层次和水平。建议如下:

1.加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运作力度,持久保证黄花店芹菜-番茄的产品质量。重点是充分发挥现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作用,从芹菜和番茄种植、包装、销售的每个环节加强规范、统一运作,建立起产品质量可追溯机制,以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扩大。

2.下大力量做强做大黄花店芹菜-番茄品牌。一是加强黄花店芹菜-番茄的策划包装,并利用各类展销会和网络、媒体等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二是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提高农民“三品一标”认知度。积极指导和帮助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基础扎实、产品优质、市场前景较好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组织工作人员指导企业按照要求申报制订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范等申报材料。

3.加快推进设施化建设,改善芹菜-番茄生产种植条件。要在向农户宣传引导加强设施化建设的同时,把政策资金扶持摆在突出位置。结合标准化设施改造项目,对黄花店镇符合相关文件要求的村庄农户进行引导宣传,引导村委会积极申报,充分调动农户发展高水平设施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要规划引导设施棚室集中发展,健全设施片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整体提高芹菜-番茄生产种植的基础条件。

4.完善种植结构,推广无公害物化技术。适当将番茄的播种种植时间提早15天左右,建议在每年12月底到1月初。同时推广番茄集约化育苗,提高抗病能力;改善育苗温室保温性能,加装补光灯,增加冬季棚室温度;改善高温闷棚方式,减轻下茬病虫害的发生和连作障碍的产生,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提高产量;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推广高垄全地膜覆盖技术,提高地温,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机率。

在调研思考黄花店芹菜-番茄发展的同时,我们感到,武清区类似的区域性农业特色还有田水铺青萝卜、梅厂镇设施葡萄、大良镇后赶庄番茄等,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武清农业区域化、特色化发展的雏形。建议对于这些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应同样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设施化建设和组织化、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快创建出一批武清特色产业品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仲平.大棚芹菜、番茄一年二茬高效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2,(5):134-135.

[2]董汉国,丁桂英,邢兆光.大拱棚早春番茄-夏秋黄瓜-冬芹菜高效种植模式[J].中国农技推广,2006,22(12):25-26.

作者简介:赵龙(1988-)男,汉族,山东宁阳人,天津市武清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硕士学历,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芹菜番茄现状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芹菜也会“变脸”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亦食亦药话 芹菜
芹菜百合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