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人从政的独特智慧

2020-05-13Flew

求学·理科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瞿秋白文人村民

Flew

在古代,许多读书人的理想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身份转变;在现当代,也有一些知识分子或为了国家危如累卵时的救亡图存,或为了新时代伟大复兴的中国盛世,选择从政。不同时代、不同性格与不同的理想信念,造就了他们的迥异人生,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用文人特有的智慧克服困难,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达到新的飞跃。

张居正:“守拙”的智慧

张居正可谓是明朝中后期最有名的政治家与改革家。张居正上任之初,朝廷内部斗争暗潮汹涌,并没有让他有做实事的机会。但他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蛰伏着,冷静地观察着朝廷和边防的问题。几年后,他写《论时政疏》,提出解决朝廷问题的办法,然而仍未得到重视。虽屡受挫败,但文人心中的清明正直与社会责任感让他继续坚持着。

他在苦闷中思索出“守拙”的智慧。在政治職场的风浪中,他模仿老师徐阶“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的做法,相机而动,终于为明穆宗所用。此后,他夙兴夜寐,全力进行改革,得以为明朝力挽狂澜。

当他官至内阁首辅,权倾一时之际,大概没有人会记得他曾经只是官场风浪中一条略显愚拙的小鱼。

瞿秋白:“柔韧”的智慧

瞿秋白出身书香门第,曾经想一生做个教员度日,偶然进了“俄文专修馆”,从此渐渐有机会阅读马克思主义专著,再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瞿秋白涉猎甚广,融贯中西,文学、艺术、哲学无一不精,对党的工作十分赤诚。在党建立初期,面对党内同志的意见分歧,他作为难得的书生气厚重的革命家,有着深刻的剖析与反思能力,以温和的方法解决矛盾,所以很少与人争执。后来,即使肺病深深摧残着他,他仍拖着虚弱多病的身体坚持翻译、评论以及政务工作。这使他最终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理论家和中国革命文学重要奠基者。

瞿秋白柔韧的性情不仅使他工作成绩斐然,也让他获得了很多人的尊重。他慷慨就义后,重病的鲁迅闻讯加急出版瞿秋白全集《海上述林》,以“诸夏怀霜社” 名义出版,“霜”为瞿秋白原名,“诸夏怀霜”即全国人民共同缅怀瞿秋白之意。

秦玥飞:“合群”的智慧

秦玥飞是耶鲁大学的高才生,毕业海归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却立志扎根农村,选择去到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做一名基层工作人员。

秦玥飞在城市成长,从小到大生活条件良好,与偏远的农村生活自然有隔阂。上岗之初,他保持着以往的习惯,比如早上洗澡,后来发现村民们私下议论,觉得他浪费水、嫌农村脏等,他意识到,想做好基层工作,就要和群众融为一体,适应他们的习惯。于是,他开始改变穿着方式和生活习惯,与村民多交谈,倾听村民的心声。最终,他以85%的得票率被村民选举为县人大代表。此外,他还充分研究农村基础设施教育现状,成立了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组织,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农村建设中去。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给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上,静待收获的时节。”

文人书生、知识分子常被冠以软弱与不切实际的刻板印象,然而无论古今,他们都在推动改革、促进社会进步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识与智慧在政治职场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唯有不断进修,同时克服自身的局限,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为国家与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猜你喜欢

瞿秋白文人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瞿秋白:两段深情,一生心系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民国一段出轨奇闻
瞿秋白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瞿秋白: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