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境提高中学日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0-05-12何洪平

考试周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有效性课堂教学

摘 要:情境教学是日语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教師在课堂上创设与实际教学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本文就日语教学法中情境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实际授课过程中语言情境的创设,让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创设情境;中学日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日语”是日语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创设情境”是日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能激发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日语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在日语课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努力创造宽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要营造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教学内容和练习自然、地道,贴近学生生活。日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创设情境来提高日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 课堂情境创设的定义

课堂情境创设,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打破靠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在情境中,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学生在情境中做出相应的思考和判断,并付诸行动。能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开启智慧的教学目的,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手段。

二、 创设日语教学中的情境

(一)利用实物教具来创设情境

“五十音图”是学好日语的基础,说是50个音,但每个音都有对应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实际上,学生必须记忆100个左右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对于初学日语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掌握好这些平假名和片假名,就相当于没有掌握好英语的26个英文字母,再进一步学习下去相当困难。在教日语“五十音图”时,笔者首先利用“五十音图”挂图,向学生说明“行”与“段”的概念,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日语的语音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在教学“五十音图”过程中,笔者每节课都利用自制的“五十音图”卡片,交替出示每个平、片假名的卡片,让学生认读,速度可由慢变快,先个别认读,再进行集体认读,由于形象、直观,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进而积极参与。通过在课堂上利用实物教具来创设情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视听说能力,同时也使所学内容印象更深刻,不易遗忘。

(二)利用课本中的图片来创设情境

随着国际化、多文化共存趋势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日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而在我国进行的日语教育,绝大多数学生是无法身临其境地接触日本社会的,利用教科书中大量的插图创设情境,就给教师进行文化教学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例如,七年级第1课的会话「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中安排了金英珠和王文分别与他们的同学青木健太、中村美月的母亲打招呼。教师可通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到用日语与长辈打招呼时,要伴随微微鞠躬的体态语等非言语行为。利用八年级第4课的会话「箸とスプーン」中的插图,教师可提出以下的问题:“通过插图,你能看出日本人就餐时,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吗?”除了饭前饭后的寒暄语之外,学生还可以发现,日本人也用筷子,但筷子是横放着。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发现中日两国在餐具摆放以及用餐方式上的不同,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只要教师善于挖掘课本,并运用中日对比的教学手法,从对比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意识到中日的异同,还可以通过理解异文化、认同异文化,逐步培养他们的初步的跨文化理解意识。

(三)使用肢体语言创设情境

肢体语言包括表情、动作等,使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还可以充分、准确、明了地表达教师的意图,便于学生准确无误地理解。在教学日语动词时,动作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当然,教师要选择符合语言节奏、能表达语言意义的动作。只有找准了动作,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日语的动词“Vて”形以及其延伸的句型“Vてください”

是日语初学者的难点。教学中就可利用动作模拟创设情境,教师发出指令:“立ってください、座ってください、本を開けてください、歌ってください、踊ってください”等,学生做相应动作,也可将学生分组,一人发出指令一人做动作,之后交换进行。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做动作,从直接的动作中切身体会到每个动词的意义、变形及用法,有效地解决了难点。

(四)利用游戏、竞赛创设情境

课堂上适当有意识地添加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创设丰富的游戏情景,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形容词的否定形式时,我设计了一个猜词游戏:将全班分成几组,其中一组选择一个教室里的实物,将其写在纸上。另一组用“(形容词)ですか。”、“(名词)ですか。”提问,直至猜中。交换角色,轮流进行,在规定时间内猜中最多的小组获胜。

A:新しいですか。

B:いいえ、新しくないです。

A:高いですか。

B:いいえ、高くないです。

A:重いですか。

B:はい、重いです。

A:机ですか。

B:はい、机です。

这样,学生们积极投入,思维敏捷,极大程度地训练了学生的口语,真正做到了“学中玩,玩中学”,同时在愉快的教学中学生也掌握了形容词的否定形式这个重要的语法知识点。

通过竞赛,创设一种积极的、竞争的学习氛围,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强化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写作针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赞成或反对意见的文章,是近年高考日语作文的热点之一。写作此类文章不能只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要充分表达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同时还要想到对方可能还会提出反对意见,那时自己应该怎样应对。总之是需要逻辑性思考的、难度较大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将全班分成赞成观点和反对观点两组,教师同时将黑板分成两部分,一半用于写赞成的理由,一半用于写反对的理由,并且要求同学们不论站在赞成还是反对的立场,都要提出支持自己立场的论据。最后,教师归纳总结,作文可作为作业第二天提交。比如“学校で制服を着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か。”(在校必须穿校服吗?)、“学校で携帯電話が使えるか使えないか。”(在校能不能使用手机?)、”“インターネットでチャットはよいか悪いか。”(上网聊天好还是不好?)等,这些和同学们切身相关而又困扰他们的话题,在激烈争辩中获得提炼,提高了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五)角色扮演創设情境

角色扮演目的是鼓励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熟练运用日语进行口语练习,用更加有趣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笔者在日语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不但要发音准确,还要声情并茂,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表现出语气、声调上的差别。如果是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会布置学生课前以小组形式精心准备服装、道具,分配好角色、背好台词等,课上进行表演,再现课文情境,教师、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将他们的表演录成视频,分享到班群。七年级第16课「ねずみの相談」(老鼠开会)是一篇同学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同学们在表演中把老鼠的胆小和愚蠢表演得惟妙惟肖,课上气氛热烈、生动活泼,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口语表达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增强了同学们学习日语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六)运用日语歌曲来设置情景

运用日语歌曲设置情景,不仅能渲染和烘托教学气氛,而且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从感性上了解日本国情和日语。在教学日语语音阶段时,可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儿歌,如:「赤とんぼ」、「ジングルベル」、「春がきた」、「かえるの合唱」等在课堂上播放,在教唱歌曲的同时,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拗音、拨音、促音、长音等,进行发音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日语的语音和声调。在学习「一休さんの知恵」这篇文章时,播放动漫《聪明的一休》主题曲「とんちんかんちん一休さん」,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学生在感到松弛、愉快、满足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投入课文学习中去。

(七)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于一体,动态地展现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感知量,还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简单化、直观化,缩短了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容易接受。不少用语言难以表达的问题或知识点,可通过包含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的多媒体课件加以呈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比如,在教学「中日の地図と行政区画」这一知识性的专栏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中国和日本地图以及介绍的音频呈现出来,形象直观,简单而有效地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三、 总结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创设课堂情境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选择不同的方式。教师要将新知识有机地融合在情境创设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变“苦学”为“乐学”,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周爱兵.运用情景教学,提高日语课堂教学质量[J].现代企业教育,2010(4).

[3]刘粉丽.浅析课标日语教科书异文化的呈现特点[Z].人教网,2007.

作者简介:何洪平,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有效性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