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火灸辅助治疗胃脘痛的效果观察

2020-05-12吴红霞

关键词:雷火嗳气胃脘

吴红霞, 孙 梅

(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1. 护理部; 2. 脾胃病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胃脘痛是中医内科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上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均可出现胃脘痛症状,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1],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日常生活。雷火灸是一种明火悬灸疗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力、红外线辐射力、药化因子等通过脉络及穴位传导至患病部位,达到温通经脉、治愈患处的作用[2-3]。本研究观察雷火灸辅助治疗胃脘痛的效果,为中医内科胃脘痛康复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岁;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伴有上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症状。排除标准:胃癌、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肺炎、心肌梗死等疾病引起的上腹部疼痛。

60例患者分为2组。 观察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38~83岁,平均(52.42±5.35)岁;病型分类:慢性胃炎25例、胃溃疡3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病程4个月~11年,平均(6.89±0.67)年。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35~80岁,平均(52.10±3.00)岁;病型分类:慢性胃炎24例、胃溃疡4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病程3个月~11年,平均(6.75±0.56)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型分类、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抑酸护胃、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配合药物管理、饮食管理以及作息管理等常规护理干预,其中溃疡患者给予抗Hp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雷火灸干预。

1.2.1 常规护理: ①饮食护理:针对日常饮食习惯进行干预和指导,确保患者每日按时进食,避免摄入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品。注意饮食卫生,建议进食易消化的食物,采用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的原则。同时提示患者应注意腹部保温。饮食干预期间,系统记录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程度及相关症状。②情志护理:病房应保持通风、洁净且温湿度适宜,并适当摆放绿植进行点缀。值班护士评估患者心理状况,耐心回答患者对病情的疑问,给予充分的康复信心。如患者出现抑郁等消极情绪,应及时开导患者,同时鼓励家属与患者加强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1.2.2 雷火灸治疗: 首先对患者腹部相关穴位进行按摩以及经络疏通,之后将点燃的雷火灸药条置于灸盒中并盖上盖子(注意通气孔应全部处于打开状态),用大毛巾包裹后置于患者上腹部,使灸盒固定在距离患者腹部皮肤3~5 cm处,以患者感觉温热而不灼痛为宜。根据子午注流论于辰时(7:00~9:00)胃经最旺时进行施灸[4],30 min/次,连续14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中医症状评分: 参考201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5],对胃脘疼痛、泛酸、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按照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无症状、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记0、3、5、7分。

1.3.2 临床疗效: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制定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明显改善,95%>疗效指数≥70%;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70%>疗效指数≥30%;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胃脘疼痛、泛酸、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胃脘疼痛、泛酸、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s) 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2 2组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论

胃脘痛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诱发[7]。“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8-9]。随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胃脘痛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且患病群体日益年轻化。胃脘痛起病缓慢,病程一般长达数年,较难彻底治愈,严重影响患病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在患者康复治疗阶段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中中医特色技术针灸在胃脘痛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0]。雷火灸是在古代雷火针灸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使用方法和配方创新发展而成的疗法,具有渗透力强、灸疗面广的特点,且使用方便、无需经人体代谢、不会造成针刺疼痛等优点[11],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中西医护理得到有机结合,产生协同效应[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胃脘疼痛、泛酸、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的中医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0.01),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提示运用雷火灸辅助治疗胃脘痛,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分析原因,雷火灸在灸疗时,利用药物燃烧的热量刺激相关穴位,激发经气,促进局部皮肤腠理疏通,药物迅速而集中到达相应穴位,从而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加快胃脘部溃疡面的康复进程。雷火灸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量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能使人体相应部位药物浓集,渗透过程中能强有力地调节人体各项机能。此外,通过饮食干预确保患者按时进食,对维持肠胃功能、确保生物节律性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胃脘部保暖可减少寒气入侵,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药效;及时给予患者情志护理,舒缓患者紧张的清秀,有助于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综上所述,在胃脘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特色技术雷火灸作为辅助治疗方法能进一步轻疼痛等不适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雷火嗳气胃脘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钦丹萍辨治嗳气验案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