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塞米松磷酸钠、糜蛋白酶灌注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

2020-05-12邵寒俏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磷酸钠中耳鼓膜

邵寒俏

(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口腔颌面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3)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以听力下降、中耳积液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轻微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等。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病程迁延,超过8周属于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常行鼓膜切开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可平衡耳内外气压,减轻中耳积液,但无法快速减轻炎症反应,治疗效果较差。药物灌注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方法,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听力恢复。本研究以85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糜蛋白酶灌注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探讨其短期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85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22~55岁,平均(38.64±6.92)岁;病程9~18周,平均(13.59±1.89)周。观察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23~54岁,平均(38.29±6.76)岁;病程9~17周,平均(13.14±1.76)周。两组性别、病程、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耳闷胀感、耳内水动感;(2)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中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1];(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所致听力下降;(2)先天性内耳、中耳畸形;(3)耳毒药物使用史;(4)存在研究药物使用禁忌。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鼓膜切开置管治疗,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常规消毒外耳道,鼓膜表面用10 g·L-1的丁卡因(西安利君精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61022993)麻醉5 min,放置耳内镜,弧形切开鼓膜紧张部前下象限,2.5~3 mm,吸除鼓室内分泌物。术后口服强的松7 d。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地塞米松磷酸钠(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091)、注射用糜蛋白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351)灌注治疗,术中在耳内镜下自鼓膜通气管灌注注射用糜蛋白酶4 000 U+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生理盐水2 mL至鼓室,反复按压耳屏5 min。术后第2天开始灌注注射用糜蛋白酶4 000 U+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生理盐水2 mL,同术中,每日2次,治疗7 d。两组术后6个月拔除鼓室通气管。

1.4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2)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耳峰压值、气导平均听阈、静态声顺值。

1.5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耳鸣、耳闷胀感消失,听力恢复正常,骨气导差<10 dB,声导抗测试鼓室图为A型。好转:耳鸣、耳闷胀感减轻,听力提高>15 dB,未恢复至正常,声导抗测试鼓室图为AS型。无效:耳鸣、耳闷胀感未改变,听力无改善[2]。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1.43%(30/42)。观察组治愈33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70%(39/4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3,P=0.023)。

2.2 耳峰压值、气导平均听阈、静态声顺值治疗前,两组耳峰压值、气导平均听阈、静态声顺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耳峰压值、静态声顺值均高于对照组,气导平均听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耳峰压值、气导平均听阈、静态声顺值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比较,bP<0.05。

3 讨论

咽鼓管是外界与中耳连通的唯一管道,咽鼓管阻塞会造成中耳负压,导致中耳黏膜静脉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血清渗出,并在中耳聚积,形成中耳积液,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因此,疏通咽鼓管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则。

鼓膜切开置管可直接疏通咽鼓管,保持大气与鼓室压力平衡,恢复咽鼓管功能,促进中耳分泌物引流[3]。但仅行鼓膜切开置管不能有效减轻鼓室内炎症,需结合药物治疗。地塞米松磷酸钠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抑制炎症细胞聚集,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注射用糜蛋白酶为蛋白分解酶类药物,可切断蛋白质大分子肽链,促进脓性分泌物消化清除,并具有脂酶作用,可消化脓液、坏死组织[4]。地塞米松磷酸钠、糜蛋白酶灌注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产生快速抗炎作用,有利于清除分泌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地塞米松磷酸钠、糜蛋白酶灌注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增强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耳峰压值、静态声顺值均高于对照组,气导平均听阈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地塞米松磷酸钠、糜蛋白酶灌注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能提高耳峰压值、静态声顺值,降低气导平均听阈,改善听力。

综上所述,地塞米松磷酸钠、糜蛋白酶灌注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可增强治疗效果,提高耳峰压值、静态声顺值,降低气导平均听阈,改善患者听力。

猜你喜欢

磷酸钠中耳鼓膜
混合有机配位剂对DTSPAM去除水中Cd2+性能的影响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六偏磷酸钠对制备超细生石膏粉体的助磨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中耳压力调节机制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六偏磷酸钠对低品位硫化铜镍矿浮选降镁的影响
晋祠金人台铁人保护修复研究
间接性鼓膜裂伤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