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2020-05-12陈晓琳杨洋杨卓亚郑倩倩史灿灿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丘脑脑室针对性

陈晓琳,杨洋,杨卓亚,郑倩倩,史灿灿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9)

丘脑出血是脑出血常见类型之一,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出血区域及出血量多少。而对于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而言,出血部位波及范围较大,患者可出现重度意识障碍、中枢性高热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若同时伴出血量较大,则会引起三脑室堵塞、脑积水、颅内压增高、脑疝等[1-3]。钻孔引流手术是临床治疗丘脑破入脑室的常用方法,但易产生多种并发症,预后效果较差,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结局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5~75岁,平均(60.07±7.20)岁;病程0.5~37 h,平均(19.04±7.57)h。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45~74岁,平均(59.83±7.11)岁;病程0.5~37 h,平均(19.22±7.36)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具有高血压病史或明显脑外伤史,并伴突发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昏迷及意识障碍等症状;(2)经体格及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心脑血管疾病;(2)原发性凝血功能障碍;(3)严重精神病。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饮食控制及健康宣教等。

1.3.2观察组 接受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1)成立针对性护理干预小组,结合临床工作实际经验,确定护理目标,包括运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防治。(2)术前加强临床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及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向患者家属介绍病情变化、手术治疗方式及目的、相关注意事项等。(3)术中安排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程陪伴,针对紧张水平较高者进行语言及肢体安慰,协助医生完成手术。(4)术后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体位,适当抬高头部;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畅通,并注意观察引流液体;加强患者饮食护理,增加膳食纤维及维生素摄入量;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家属及时翻身、叩背,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5)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尽早开展坐位训练、肢体活动等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并随访1个月。

1.4 观察指标(1)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并于随访1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4]评价患者运动功能,该量表共涉及腱反射、分离运动及反射亢进等方面,每项均以0~2分计分,总分100分,得分与其运动功能呈正比。(2)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及应激性溃疡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注:FMA—Fugl-Meyer评定量表。

2.2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4.396,P=0.036。

3 讨论

丘脑出血是丘脑膝状体动脉及丘脑穿通动脉损伤所致,多数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有关。病情一般较重,变化复杂,且并发症多,临床伤残率、致死率均较高。手术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首选方法,但术后若护理不当,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不但影响预后效果,增加疾病复发率,还会加重患者自身精神压力和家庭经济负担[5]。因此,实施高效护理措施对改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预后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基于针对性护理模式发展并完善的护理工作模式,该模式主张总结临床工作经验设定明确护理目标,然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从而有效达成预设目标。其优势在于可使护理在目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更易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6-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FMA评分较对照组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围手术期具有积极作用。分析其原因可知: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注重明确护理目标及护理步骤,通过成立护理干预小组,可有效提升护理计划专业性,减少意外事件发生概率;术前加强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使医护人员准确掌握患者病情,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稳定其术中情绪,提高与医生的配合度,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术后体位护理利于纠正患者舌后坠情况,引流管护理可防止引流管脱落、阻塞等意外情况发生,呼吸道护理可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防止分泌物引起肺部感染;饮食护理有利于防止患者大便干结,同时辅助改善患者机体状态,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肢体按摩和运动功能训练可帮助激活肌肉,防止长时间卧床导致静脉血栓或肢体萎缩等不良事件发生,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受损神经修复,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改善其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丘脑脑室针对性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成人幕上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进入脑室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基于丘脑血供解剖学的丘脑出血新分型与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