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时空观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

2020-05-12

中国记者 2020年4期
关键词:抗疫公众新冠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时空是万物的标尺,任何事物都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属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发生的影响公众健康的重大事件,不仅涉及医疗卫生行业,而且影响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报道应从时空两个维度进行思考。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堪称史无前例。全国新闻媒体着眼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全周期、全方位参与这场战“疫”报道,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一、时间性:与时偕行把握节点

孔子在《易传·系辞》中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时间就像一条奔流的长河,昼夜不息,永不回头。但是,在每一个节点上,都会有不同的浪花。时间具有变化性、延续性、恒久性等特点,新闻报道应顺应规律,做到与时俱进、把握节点、着眼长远、延续思考,使新闻报道更有力度、厚度和深度。

在事件初期,媒体应重视宣传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凝聚全民抗疫的磅礴力量;事件中期,应着眼于最紧迫的重点问题,避免表面化、平庸化报道;事件后期,应着重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反思性报道。

(一)唤醒公众警觉

疫情初期,公众缺乏警觉性,媒体的责任是最大限度公开信息,让公众保持适度的警觉性。本次新冠疫情暴发初期,一些媒体为安抚人心、避免恐慌,反复强调“可防可控”。事实上,“可防可控”往往被理解为“无关紧要”,不仅没有起到警示作用,反而麻痹了公众、延误了战机。所谓“可防可控”是有前提条件的,是建立在科学防控基础之上的有备无患。媒体的报道需要释放一种“紧张感”,因为适度的恐惧可以避免更大的恐慌。

回顾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媒体的报警功能基本失灵。由于有关部门隐瞒事实,否认病毒“人传人”,即便在多名医生被感染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不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性”的口径,导致疫情被严重低估。时值春运高峰,人口大规模流动必然带来疫情的大规模传播。对此,公众却丝毫没有产生警觉。1月20日,钟南山院士首次透露武汉多名医生被感染的信息。央视新闻在1月20日晚上的《新闻1+1》节目,连线钟南山,传达疫情防控进展。自此,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拉响警报。

从1月21日起,公众的恐慌情绪蔓延,疫情报道成为最大热点。央视在新浪微博上架设直播,并实时剪辑推出短视频,推出《钟南山肯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很可能来自野味》《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与SARS如何比较》《钟南山表示不一定非戴N95口罩》《有医务人员被传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刚刚开始,正在爬坡》等报道,将戴口罩、禁野味、少出门等重点信息推送给公众。央视新闻根据本次节目制作的媒体产品(短视频、海报、图解),系列视频总播放量接近3亿人次。

(二)把握时间节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时、度、效,是做好新闻报道的核心和精髓。把握好“时”,就是要善于把握时机,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报道重点有所不同。根据事件的变化和公众的关切,主动设置议程,有效引导舆论,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

一般来说,疫情发展有一条时间轴——暴发期、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消退期、结束期。沿着这条时间轴,媒体可以运用数据,更好地呈现疫情的动态变化。

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从1月21日起发布全国范围内的疫情数据。根据每天公布的数据,在转发情况通报的同时,媒体制作了各类数据可视化产品。

1月下旬,疫情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暴发,央视新闻推出的数据图解,定时更新确诊病例数、疑似病例数、死亡病例数,用地图色块做标识。哪些省份已有确诊,哪些省份已有疑似,哪些省份尚无感染,一目了然。

进入2月,战“疫”进入最吃劲的胶着状态。其中,2月13日公布的疫情数据,因确诊方法变化,湖北的确诊病例单日新增15152例,符合上升期的特征,公众反映强烈。但在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9日下降。新华视点微博推出了九连降海报,为湖北加油鼓劲,号召大家坚持住。

2月下旬,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国际疫情逐渐升温。2月29日,全国累计治愈首次超过现有确诊病例数。针对这个“反超”节点,人民日报第一时间在微博平台推出数据海报,随后推出动态gif图,次日在要闻2版刊登。

2月26日,新华网推出视频《韩国确诊超千例!45秒看多国疫情数据变化!》,用动态折线图,配合惊心动魄的背景音乐,直观呈现国际疫情的严峻态势。

进入3月,人民日报连续推出抗疫数据新媒体产品。其中,3月1日发布的《9组数据回顾2月战“疫”,3月继续加油!》,以系列海报形式,回顾我国2月的抗疫情况,全网推送,取得良好舆论效果。3月9日推出短视频《中国战“疫”时间线》,疫情数据曲线动画叠加抗疫大事件,一一对应时间节点,系统梳理了抗疫全过程,被广泛转载。新华社微信还推出文字化的数字创意海报,以极具冲击力的大字,一图说一事。

□ 组图1

(三)寻求情感共鸣

本次疫情恰逢春节假期前后,春节是中国人情感寄托最强烈的文化象征。除了春节,疫情期间还涵盖了众多节日,在这些节点,媒体推出相应报道,可以有效调动公众的情感共鸣。

1月24日除夕夜,一则短视频“唯一没有彩排过的春晚节目”——《爱的桥梁》,在各平台刷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6位新闻主持人通过这份情景报告,以朗诵的形式,传递众志成城抗疫情的信心与决心。

除此之外,还有各类海报、MV、主题短视频。

一图胜千言。护士粗糙的双手、医生脸上的压痕、方舱医院的“读书哥”、共赏落日的医患情……这些照片的背后,都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组图1)

新媒体将照片与文字结合,进行二次创作,制成创意海报、短视频等产品,能够引燃第二轮传播,产生1+1大于2的叠加效应。(组图2)

在本次战“疫”中,Vlog这一新形态应运而生。个性化的表达,个体化的叙事,以较小切口,引发了网友的如潮好评。例如,自媒体人“摸鱼能手邓大头”的Vlog《河南宣传肺炎有多厉害呢?就是,我姥爷不要我了》,幽默地呈现了湖北武汉以外地区的疫情防控力度,一度被顶上热搜。央视新闻推出了记者张竣的武汉一线Vlog,从武汉人戴口罩、点外卖、买药、宅家的日常生活,到护士能不能吃上饭、一线医生怎么休息、防护服上写了啥,再到社区网格员的一天、工地工人们连夜施工、电力调度员的轮班……抗疫中的凡人小事令人感动。

(四)提振公众信心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盛极而衰的过程,阴极阳生,阳极阴生,这是不可颠覆的自然规律。如果站在历史的长河中观察一个公共卫生事件,就会看到对事物的整体和全局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树立打持久战的勇气和信心。

□ 组图2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人民日报记者深入一线,推出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为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作出了独特贡献。一场战“疫”报道,“重磅炸弹”必不可少。2月中旬,人民日报在头版推出“一线抗疫群英谱”专栏,分别刊登《火线上的中流砥柱——记无私奉献英勇奋战的医务人员》《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记英勇奋战在湖北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冲锋,这里就是战场——记抗疫一线的军队医护人员》《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献给疫情防控斗争中的武汉人民》等通讯,集中报道抗疫英雄事迹,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力量。

疫情如大考,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极易暴露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人人居家、疲劳厌战,社会情绪一触即发。此时,媒体应高度关注舆情热点,回应社会关切,释放情绪压力。

在疫情发展早期,由于物资不全、收治不畅,网友只能通过自己的微博求助,新媒体的技术特性使互动成为必然。

2 月5 日,人民日报推出全媒体行动,开启新型肺炎求助通道。微博一经发出,获得1505万次转发,助力“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与之类似的还有寻找染病交通工具乘客,公众表达担忧后,媒体逐渐完善信息集纳工作,随后央视、新华社等平台都推出了具有权威性的查询工具,如“疫情小区、公共交通疫情查询”系统、“密切接触者测量仪”APP。

“唐主任一问三不知”“大理扣押口罩”“刑满释放人员黄某英违规离汉抵京”“吹哨人走了”……这些舆情引爆公众情绪,引起舆论哗然。如果媒体不及时报道公众关切,必然引发“次生灾害”。在本次战“疫”中,各类媒体有力回应公众质疑,击破谣言,维护政府公信力。

“口罩怎么选”“居家隔离还要多久”“诊疗方案如何解读”“疫情中高考咋备战”“复工复产啥进度”“看到什么数据可以放心”,这些疑问折射出公众的知识盲区。媒体解答疑问,可以纾解公众焦虑。央视在《新闻1+1》中以“岩松帮你问”的形式,收集疑问,邀请抗疫一线官员、学者、专家等予以解答,效果良好。

(五)延续理性反思

记者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及时回顾事件历程,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廓清事实真相、解答公众疑问、总结经验教训具有重要意义。2月初,财新周刊就推出了一系列深度报道,来自37位记者的全景调查《新冠病毒何以至此》,包括《现场篇:武汉围城》《疑似病人难题:谁来关心“移动的传染源”》《解毒篇:溯源新冠病毒》《国际篇:全球共济》四个部分,挖掘分析疫情前期的各类信息。

评论是媒体理性反思的凝练表达。对于疫情发生过程中的模糊认识,媒体第一时间作出短小精悍的评论,对于引导人们认识疫情、对抗疾病,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本轮新冠疫情中,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都更加注重以微评、热评等形式,在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平台聚焦热点,反思得失。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古语道:“流光容易把人抛。”一个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无论曾经何等悲壮,人们很快便会选择性遗忘。因为关闭不愉快的记忆大门,是人的本能反应。然而,作为理性的媒体,有责任回溯事件全过程,进行深刻反思,让悲剧不再重演。同时,每一个事件中都会有一部分人受到伤害,留下心理创伤,媒体应该关注这一群体。例如,一段时期之后,曾经抗击疫情的医务工作者也会被时间遗忘,他们心理上会存在价值失落感。为此,媒体应特别关注重大时间节点,纪念牺牲的烈士,关注幸存的英雄,肯定他们的精神价值。

二、空间性:山川异域患难与共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疫情期间,类似的诗句令人动情。

一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必定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具有地域性特点。但是,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人口流动加剧,任何疫情都具有跨越空间的可能性。一个局部性事件可能演变成全局性事件,一个地域性事件可能演变成全球性事件。因此,媒体报道应摒弃狭隘的地域思维,注重全局性、平衡性、共享性。

新冠肺炎疫情很快发展成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因此,媒体报道必须有更广阔的全球视野,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人类健康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一)讲好不同人群故事

灾难面前,生命具有同等价值,不分贫富贵贱。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关注度。在本次疫情中,抗疫的主力军是医务人员,还有警察、公交司机、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民间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媒体在关注主流人群的同时,还应关注非主流人群,体现人文关怀的力量。例如,被疫情意外卷入的困难群体,如武汉街头的外地流浪者、受到疫情冲击的儿童老人等。

人物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如何避免脸谱化、偶像化,是媒体同台竞技的共同价值追求。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开设“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专栏,反映各类人群的工作状态。例如,通讯《这座城,有爱有温暖》把触角伸向普通市民,通过4个守望相助的暖心故事,让读者认识到,只有人人各尽所能,才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通讯《为了千家万户平安,值!》记录了5位社区党委书记的抗疫故事,他们心系百姓,任劳任怨,让社区工作者受到极大鼓舞。央视“面对面”聚焦与渐冻症抢时间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逆行英雄令人落泪;新华社追踪报道“读书哥”,传递乐观向上的生命态度;梨视频记录在河北承德被淋成“雪人”的门卫大爷孙贵,表达了对坚守岗位者的敬意;央视根据交警执法记录仪中的影像,报道了一名湖北司机肖红兵在高速上“流浪”的经过,体现了对边缘人群的关注。此外,各类媒体还对供电系统、快递系统、餐饮系统、环卫清洁等领域进行报道。

(二)跨越不同空间局限

在本次抗疫报道中,5G技术展示了独特作用。新媒体通过长时间无间断的视频直播,真实地还原了“云”现场,极大方便了公众实时了解情况。

从1月27日开始,央视开辟长镜头直播,邀请网友们一起看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1月28日,有1440万网友一起在线“云监工”。网友们还给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设备都起了昵称,在弹幕中热情交流。

此后,多家新媒体平台推出“云守护”,关注父母都感染新冠肺炎的儿童、推出沉浸式云赏花看春天等节目。这些直播跨越了空间的局限,让观众有了实实在在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新技术赋予了媒体新的报道角度。在本次疫情报道中,卫星新闻大显身手。例如,人民日报新媒体在2月初推出《50万米高空看武汉》,聚焦机场、火车站、火神山医院等地标建筑,通过卫星图看武汉今昔对比。3月中旬,新华社发布《武汉奋战,卫星可鉴》,总结了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武汉夜间灯光的明暗变化,借助清晰的卫星图片,生动地展现了城市的生命力。

(三)重视不同地域平衡

每一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既有“风暴眼”,也有“边缘带”。通常来说,媒体的关注度往往集中在“风暴眼”,忽视了地域的均衡性。媒体应树立抗疫“一盘棋”的观念,不能过度集中在一个地区、几家医院,而应放眼全局,顾及不同地域的战“疫”进程。

对于“风暴眼”武汉来说,最早接收患者的金银潭医院、收治重症患者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以及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等,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区域。与此同时,方舱医院作为接收轻症患者的场所,也成为媒体聚焦的地方,广场舞、太极拳、八段锦、小品表演等令人印象深刻。

除武汉之外,湖北乃至全国各地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疫情态势,各大主流媒体同样浓墨重彩,给予了全方位、全周期的报道。例如,新华社对浙江温州小区、郑州版“小汤山”、江苏互联网医院、广州南站返工潮等开展了直播。2月下旬以后,各地复工复产的脚步加快,人民日报推出“统筹转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专栏,报道各地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的经验;新华视点微博编发《春天里复苏的力量》,选取各地组织复工复产的场景,催人奋进。

在疫情初期,新华社刊发评论《疫情防控别把农村漏了》,指出在医疗、社会保障远不如城市的农村,也要做好防疫。在疫情发展的全过程,都保持了对农村的持续关注。这篇评论关注到了空间的地域平衡,为疫情防控发挥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重视全球经验分享

疫情没有国界,科技也没有国界。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闭关锁国。病毒、疫苗、药物、信息、经验,需要全球共享。因此,媒体必须有全球化思维,秉持“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视全球疫情报道和经验分享。

从疫情开始,中国就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疫情。1月3日,中方首次向美方通报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1月12日中国科研团队就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序列。2月22日,由世卫牵头组成、总计有约20多名中方和外方专家参与的联合专家考察组,进入湖北。

3月后,国际疫情动态占报道比重逐渐增大。备受国内公众关注的境外输入防控,中国医疗队支援国外抗疫、世界各国疫情数据更新等内容逐渐升温。中国不仅已向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家提供了检测试剂,也向国际社会分享了诊疗方案,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

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抱团取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没有一个国家是“孤岛”,人类都是命运共同体。因此,媒体不可随意攻击别国,不使用歧视性语言,避免冷嘲热讽、幸灾乐祸等狭隘心态,从而展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气度。例如,央视连线身处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记者或留学生,客观讲述全球抗疫一线情况,新华社推出全媒体产品《众志所趋心手相牵——抗击疫情“全球观”》。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无论是流动在空间中的时间,还是凝固在时间中的空间,一个个现场,一篇篇作品,都是历史时空中的一个点。而这一个个看似平淡的点,组成了一幅真实完整的画卷,永载于人类与病毒抗争的公共卫生史册。

猜你喜欢

抗疫公众新冠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新冠疫苗怎么打?
公众号3月热榜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