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诉世界中国的战“疫”故事

2020-05-12陈怡

中国记者 2020年4期
关键词:受众疫情

内容提要 总体来看,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在这场战“疫”报道中得到充分展现,在“硬”实力持续增强的同时,“软”实力也有明显提升,在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故事、怎么让世界听见中国故事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探索和表现。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那么,中国媒体有没有能力向世界客观、及时、全面、生动地展示中国的战“疫”故事,展现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有没有能力回应世界关切,纠正外界的误读,驳斥外界的抹黑?疫情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是话语的争夺,中国媒体与国外媒体在疫情报道“对垒”中的成绩如何?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有没有经受住考验?

一、讲什么战“疫”故事?

“疫情”对外报道涉及方方面面,题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只有那些国外受众关注的、乐见的,或是能够解除他们内心疑惑的故事才能更好地到达国外受众,并激发国际社会的共情。

小人物的“暖”故事。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人的命运和故事往往是最受关注的部分。挖掘普通人身上能够激发海外受众共情的新闻元素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中国媒体在选题时纷纷将关注点放到了小人物的大情怀上。例如,新华社报道《隔离点里的“临时妈妈”》讲述了“隔离点里六位护士照看被隔离母亲的婴儿”的故事,视频没有过多的编辑和渲染,只是以白描的手法展示了护士照料婴儿的细节,仅仅抓住“爱”这一人类的共性,展现疫情下的分离与不舍,很容易引发共鸣。《催泪!疫情一线,她与女儿隔空拥抱》则抓拍了护士刘海燕与9岁女儿隔空拥抱的一幕,成为海媒报道的爆款,总浏览量达5800万,互动量810万。中国的快递小哥登上《时代》周刊也证明了外国媒体和受众对于“小人物”的关注。利用小人物的“暖”故事进行“共情式”传播显然能更好地引发受众共鸣。

世界聚焦的“热”故事。除了疫情防控本身,国外受众对疫情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等也有较高的关注度。中国媒体注意到了这些关切,及时进行“热策划”,组织相关报道。新华社结合工业利润数据、金融市场动态消息等切口做好分析解读,播发了一系列涉及金融系统稳定、宏观政策、财税政策、冻猪肉投放、企业复工复产等议题的对外稿件。相关报道既客观介绍疫情对一些企业生产造成一定短期影响,同时展示出中国经济中长期的良好发展态势,外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等,充分显示了中国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中国媒体还聚焦各种新兴技术在抗击疫情战役中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着重展示中国科学防控疫情的举措和形象,相关报道梳理了大数据在追踪潜在患者行踪、分析疫情发展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及时向民众提供真实准确信息、防止信谣传谣等方面的作用,展现了中国对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抗击疫情的重视。这些报道在回应关切的同时也向海外受众展示了中国科技的“肌肉”。

驳斥谣言的“真”故事。在疫情信息铺天盖地的情形下,一批不负责任、未经核实的谣言和刻意抹黑也四处传播,不明真相的受众被谣言裹挟,排华、辱华现象不时出现,真相的缺失或者说真相传递的不充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针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生态,国内媒体纷纷主动出击,用好“真相放大镜”,力争让真相“跑”赢谣言。新华社海媒平台就主动出击,通过“FightVirus(抗击病毒)”“FightRumor(反击谣言)”“FactCheck(事实核查)”等标签主动设置议题,推出“疫情流言辟谣”系列报道。例如,针对海媒平台上“武汉人民大喊加油”被境外人员恶意配发“武汉封城,人们粮食短缺大声呼救”的错误字幕,及时发布配有正确字幕的视频,阻断谣言的传播。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故事。反映在华外国人群体对我国防控举措的认可和对战“疫”必胜的信心,运用“他者”视角“借嘴说话”,这对于有效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回击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有重要作用。外文局“第三只眼看中国”韩文版《高恩带你看中国》推出主题节目《凝心聚力共同战疫》,由韩籍主持人朴高恩讲述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第三只眼看中国”英文版也推出Vlog特别节目《听英国小哥聊战“疫”生活》,英籍主持人Josh去到北京多个标志性地点,讲述疫情下的百姓生活。除了外籍的专业媒体人士,在华留学生群体,在华国际志愿者群体,外企及其员工群体都有国外受众更易接受的“他者”视角。新华社就组织了这样一批报道:《在华外国学生现身说法:谎言和操控比病毒更有害》通过在华留学生的亲身经历亲口驳斥西方的抹黑言论,报道通过新华社西文脸谱账号播发后,浏览量近4万,互动量近2500,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怎么讲战“疫”故事?

此次疫情报道中,除了传统的报道形态,一些新的故事讲述样态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和喜爱。其中,慢直播、卫星新闻、Vlog等成功“吸粉”,拥有超高人气。不难发现,相对于单纯的文字报道,更加直观的现场类视频报道以及可视化的数据新闻报道更能引发国外受众的关注。

慢直播——现场新闻。慢直播是一种全程式直播某一事件的视频节目类型。其特点是节奏慢、时间长,没有快速剪辑的镜头,没有精美的后期制作,没有任何加工,没有主持人的主观引导,只用固定机位进行现场拍摄,原生态、真实直接地展现事物发展的场景。虽然慢直播并非新鲜的报道形态,但在此次疫情报道中却焕发了耀眼的光彩。央视频《全景直击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吸引1.27亿人次在线观看,评论区日均高达7万条的评论也显示其超高人气。在海外,两家医院的建设过程也同样引起网民关注。相关报道被BBC、FOX等众多国际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大量转播转载,“中国组织力”“只有中国可以”成为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高频留言。显然,慢直播给观众以强烈的代入感,并激发他们对于事件发展的高度关注,这是“单向传播”和“选择性传播”所难以企及的。

除了对重点工程进行直播外,各家媒体还利用国内直播信号加同声传译的方式,对外直播了多场中央和湖北省相关部门疫情通报的发布会,通过直播实现了内外传播时效的无差别化。

卫星新闻——大数据分析式新闻。中央提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后,各地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推动复工复产,而此时,海外对于中国经济走向异常关注,“唱衰”之声不绝于耳。新华社适时推出卫星新闻报道《疫情防控中,中国正在“热”起来》《卫星发现一个新信号:中国正在“亮”起来》。这组报道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画面和数据可视化,从太空视角全景介绍中国复工复产的进展,直观、生动、详实、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的成效,展现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进展,传递出“中国正在‘热’起来”的重要信号。做到了用科学数据说话,让抹黑谣言闭嘴。

Vlog——体验式新闻。第一现场、第一视角、非专业的拍摄手法,日志体的表现方式使得Vlog深受年轻受众的喜爱,而对于这一报道形式的重视与投入也深刻体现了主流媒体语态的积极转变。各家媒体推出的Vlog报道中,报道主体既有媒体人,也有非媒体人(包括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也有二者的结合。从2月6日开始,新华社派记者深入武汉一家医院、超市和方舱医院,推出Vlog栏目#WuhanToday,在第一现场向世界讲述武汉和中国人民坚定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动故事。《探访武汉超市》《走进方舱医院》等Vlog报道由于代入感强,真实生动,不仅收获了数千万的阅读量,还受到外媒关注。美国CNBC高级制片人和BBC记者纷纷提出连线采访出镜记者的需求。

纪录片——跨越国界的艺术式表达。纪录片在真实性、客观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先天特征和优势,使其成为一个国家、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像志。正是基于纪录片这样的特点,它在国际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魅力。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通过回顾武汉封城以来发生的真实故事,聚焦感人的个体和细节,运用西方受众习惯的表达方式推出的英文纪录片《武汉战疫纪》就受到国外观众的高度关注。截至3月9日,这部纪录片在海外的观看量高达500万人次,被2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家境外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平台采用,成功实现了中国战“疫”工作的全景式展现。

三、怎么传播战“疫”故事?

有感人的故事,吸引人的报道形态,要有效到达国外受众,渠道和平台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中国媒体不仅有效利用多年来建立的多语种平台,还积极对接国外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多管齐下,尽可能广泛而又精准地到达目标受众。

展现多语种国别传播能力,实现精准落地。自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来,中国主要国际传播媒体的“硬”实力得以明显提升,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建立并完善了多语种的内容生产和发布平台。在本次疫情报道中,多语种传播能力的作用凸显,使得国别传播、精准落地得以实现。

以新华社为例,通过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进行疫情报道的对外传播,各语文种专线针对目标受众,有的放矢。例如,俄文专线稿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制成功》被包括俄罗斯塔斯社、今日俄罗斯通讯社、俄罗斯报、俄罗斯观点报、俄罗斯独立报等100家国际和地区主流媒体采用。中国外文局则遴选一线优质图文内容与视频产品,通过中、英、法、德、俄、西、阿、日、韩、葡等14个语种对外编译播发稿件。短视频《武汉莫慌,我们等你!》由外文局译制成12个语种后,通过73个海外平台账号和国内各平台发布,总阅读量达2777万。人民日报则利用“海聚”平台,实现其大量主题稿件在境外落地,其中7篇原创文章被海外主流媒体转载引用3370次。建立于2017年的“海聚”平台,是由人民日报海外网研发的“海外华文新媒体技术支撑和内容共享平台”,其目的就是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创新海外传播渠道。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属的国际视频通讯社也通过多语种对外发布总台重点稿件和直播信号。这些新闻素材和新闻发布会直播信号被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千家媒体使用,数量多,范围广,让中国声音到达尽可能多的国际受众。

善用外媒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声,有效借船出海。本次疫情对外报道中的一大突破就是中国的媒体人更多地直接出现在海外主流媒体的节目中,以访谈嘉宾或是连线记者的身份,直接面向当地观众介绍中国防控疫情的最新进展。以中国广播电视总台为例,总台驻西班牙记者先后接受西班牙国家电视台高收视率栏目《24小时》以及西班牙国家广播电台《今日亚洲》栏目的采访,介绍中国政府防控疫情的努力及留在中国的西班牙人的情况等。在非洲,总台非洲区域制作中心外籍员工接受了埃塞俄比亚广播电视公司的采访,介绍中国在短时间内建起新的医院等高效防控工作。在美洲,总台记者参加了阿根廷美洲电视台访谈类节目直播,向当地观众介绍了雷神山医院建设情况。总台记者还先后与英国广播公司、美国福克斯新闻台、半岛电视台、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等29家海外知名主流媒体连线。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媒体的报道能力和专业能力,告诉世界当下真实的中国。

除了记者直接发声,合作传播也是利用外媒平台发声的一种有效方式。新华网通过9个语种,向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家知名媒体网站实时推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融媒体专题和重点外文原创报道,成功落地《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国外主流媒体,实现了专题报道规模化落地。

不仅积极利用海外主流媒体平台,中国媒体也着力海媒平台,打造对外传播新“阵地”。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NewChina”账号集群发挥矩阵传播优势,通过脸书、推特、优兔等19个语种的55个账号,及时发布中国疫情防控的举措和进展,积极回应海外关切。中国广播电视总台英语环球节目中心则利用其海外粉丝数高达1.27亿的主账号播发了大量报道,点击量和互动数都创下了新高。这些都成为直接面向海外受众讲好中国战“疫”故事的重要渠道和阵地。

中国媒体在此次战“疫”报道国际传播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并非易事,特别是在新的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传统大国特别是霸权国家必然对新兴大国和新型国际体系的上升趋势设置障碍,在国际传播领域则表现为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他国国际传播活动的阻挠和压制。2月18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五家新闻机构在美国的分支机构列为外国外交使团,这是比之前实施的外国代理人制度更加严苛的制度,这对于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工作影响也是显著的。基于复杂的国际背景和舆论生态,中国媒体要想更好地到达并影响国际受众,就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淡化报道主体的官方背景,突出中国故事本身的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道阻且长,但只要不懈努力,必有回响。

猜你喜欢

受众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