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竞赛创新拔尖人才团队的建设探究

2020-05-11叶敏红

考试周刊 2020年29期

摘 要:我国普通高中专职教师作为我国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主要发现者和主要践行者,不仅仅需要传授基本教学理论、基本教学方法,需要更加注重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型人才思维能力,促进广大学生树立求实、严谨、探索、创新的学术道德品格。

关键词: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学科竞赛;学术道德品格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等观点多次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也指出我国到2020年基本进入创新型产业国家建设行列,到2030年基本跻身世界创新型产业国家建设前列,到2050年基本建成世界主要科技技术创新发展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研究中心和科技创新发展高地。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人民教育代表大会决议精神,服务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教育部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陆续开展基础学科计划招生制度改革创新试点(简称强基计划)。

为切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对接高效强基教育计划,普通高中学校应及时组建或更新创新人才竞赛团队,加大推进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体系建设改革研究。对于高中创新专业教师来说,发现和教育培养优秀创新技术人才无疑是重要职责所在。

一、 创新拔尖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

创新拔尖人才一般意指能走创新道路理念、思维突出、创新能力显著,能够通过自主创新获取重要创新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需要具备:(1)学有余力,较强的科学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2)拥有很强的独立自主学习、实践能力与不断探索的创新能力。(3)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具有团队合作创新精神。(4)能独力承担艰苦的科研工作,对学科竞赛人才培养问题见解持有一定高度。创新拔尖人才的人格塑造与能力培养不仅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战略性的发展,也是当今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发展任务。

二、 创新拔尖人才竞赛团队的涵义和特征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单枪匹马的个人研究逐步被协同作战的团队研究所取代,团队研究模式所产生的效度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在普通高中建设创新实践基地,组建拔尖人才团队,利用中学平台和科技部门的资源优势,尽早在孩子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将来为国家培养更多更顶尖的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普通高中拔尖人才教师团队培养是以学校基础学科研究与学校科学技术创新、人工智能研究为主要内容,以学校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专业骨干教师队伍为培养主体,由若干专业技能优势互补、乐于奉献付出又同时具有共同的科技创新性和人才培养发展目标,并且能够共同承担责任的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的群体。这个社会群体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需要有一个团队核心技术领军的总教师(包括学科组的主教练),只有他,才能充分产生团队号召力与社会凝聚力,团结和谐地组织大家共同前进。(2)团队有明确的科学研究课题方向和发展目标,并且与现行国家社会发展科学战略相一致。(3)整个团队成员结构合理、成员基本知识技能互补,团队成员在年龄、性别、职称、数量等各个方面配置合理,有利于整个团队进行梯队化的建设。(4)团队责任明确、分工协作,能够提升整个团队战斗力,多出新的成果。(5)团队成员应该始终具有一种民主自由、和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只有宽松和谐的团队氛围,工作才能充分激发整个团队的自主创新意识思维。

三、 创新拔尖人才团队建设实践举措

(一)以学科竞赛为指引,完善团队管理模式

在逐步强调教师团队学术带头人主体(中学普遍是主教练负责制)的基础上,也应该要逐步加强教师学术团队带头人的主体责任制和连带制,加大教师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学术资源合理配置权,在充分尊重教师团队学术带头者个人权威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培养激发教学团队全体成员的研究积极性和学术创造性。

建立良好的拔尖技術人才培养团队,教练员的选聘、培训工作是竞赛团队建设的核心,需要年级组、教研组重点推荐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科技技术创新等)竞赛教练员,每科、每年级至少推荐一名竞赛教练员,由学校统一组织发放竞选聘书,建议每届竞选聘期三年,一届一次选聘。主教练须师德高尚,无私奉献,学术研究造诣精深,有良好的团队人际关系和专业团队精神。主教练员的人选由学校创新教育指导中心、教务处、年级组共同进行协商、选聘。

教练员由创新实践中心和学科主教练协商选派,报主管教务副校长审核批准,经审核通过的教练员由学校统一发放聘书,每届聘期三年。

加强培训,转变教练员专业能力和模式创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普通高中学科教师教育作为我国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主要学术发现者和主要践行者,不仅仅需要传授基本教学理论、基本教学方法,更是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型人才思维能力,努力教育培养广大学生树立求实、严谨、探索、创新的良好学术道德品格。

主教练作为三个年级学科辅导竞赛的重要灵魂代表人物,需承担学科更多的辅导工作,具体表现在:(1)主教练在学科创新发展中心、教务处等学科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协调下,合理组织制定所属本学科的三年整体学科竞赛工作辅导活动计划。(2)主教练按照学校确立的学科总体竞赛规则,在创新中心、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的大力支持下,主持对学科竞赛优秀人员选拔。(3)主教练可根据学校竞赛工作进展的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竞赛实施方案。(4)主教练要发挥传、帮、带作用,要主动引导发现年轻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教练,带领年轻优秀教练积极做好初、高中衔接训练教学。(5)主动学习了解相关学科学术竞赛前沿专业知识,保持与知名高校信息对接,及时解读了解高校招生相关政策。

(二)以学科竞赛为平台,规范团队工作管理和考评

为进一步加快实现学校学科拔尖人才竞赛团队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科竞赛团队建设工作过程管理。如:尽快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各级各类竞赛工作处室(如创新实践中心),规范竞赛组织管理机构,加大竞赛宣传教育力度,组建稳定的竞赛教练员队伍。明确落实教学竞赛基金保障项目经费、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以及积极探索制定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教学考核、成绩奖励管理等办法,以充分激发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科学创新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理论主动性与实践能动性。具体工作举措:(1)学校创新教学中心、教务处具体部门负责创新教学管理和创新竞赛成果奖励。(2)各学科竞赛专题辅导,原则上每周3~4次,一次2~3小时,如有需要变动的则需及时报学校创新实践指导中心和上级部门报备。为了给竞赛教练留足更多的竞赛备课时间,适当减少日常坐班答疑次数,原则上教练员不用再安排课时坐班。(3)主教练、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的费用,由创新中心按照学校规定标准统一造表发放,外请专家辅导的费用,由创新中心、教务处统一核算,由学校承担。(4)创新中心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学科竞赛成绩,参考学生评议结果对主教练、教练的工作成绩进行考评,学科将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

(三)以强基计划为抓手,加大团队与高校全方位对接

整合各类课程教学资源,建好创新教育实践基础。进一步建设优化校本课程,强化学科活动课程,开发新型校本实践课程,充分利用学科探究性和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如微处理器研发设计、航天航空、新能源电动汽车研究基地),初步规划建立一个整体教学优化的“必修加校本,学科加活动”的学科课程知识结构教学体系。

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构建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管理团队建设培养教育体系。通过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高校创新实验室和科技夏令营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学校应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教育基地、五大重点学科創新竞赛等项目为活动载体,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竞赛实践活动,激发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广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确立的研究。着眼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和学校品牌打造。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努力培养“多元优质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打造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

(四)融合校园文化,凝聚团队合力,夯实创新人才成才基础

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的学生,具有团队合作和竞争创新意识强,有着良好的专业学习生活氛围。各学科的竞赛活动内容多,难度大,学生需要增加课外大量课余时间的投入,对学生的综合自主学习能力也要有很高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创新意识等要求就相对更高了。创新拔尖人才学科教学和基地课程建设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需要竞赛教练在平时特别注重,根据在校学生的综合学习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名学生一组,既充分合作又互相竞争,同时增强了竞争合作氛围。

校园文化是创新教育建设的重要基础,普通高中学校要积极探索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以利于学校创新拔尖人才的持续健康成长。为不断提升在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需持续不断致力于加强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创新拔尖技术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作为推动我国当前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核心战略任务,需要各类高中、高校教育科研机构、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携手共同努力。基础学科的竞赛工作作为我国培养创新型高等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发挥着不可比拟的教育功能,在我国普通高中学科人才培养发展过程中愈加明显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已发展成为我国创新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与教育效果上的衔接体现。

作者简介:

叶敏红,浙江省衢州市,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